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黔西南布依族文化要素总结-图文

黔西南布依族文化要素总结-图文

黔西南布依族文化要素总结-图文
布依族97%分布在贵州省,贵州省布依族分布情况如下: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州面积16804平方千米,人口292万)
册亨县面积2596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其中布依族人口占74.5%(约15.6万人)
望谟县面积3006平方千米,总人口27万,其中布依族人口占65%(约17.5万人)
贞丰县面积1512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其中布依族人口占40%(约13.6万人)
晴隆县面积1327平方千米,总人口27万,其中布依、苗等少数民族占54%
安龙县面积2238平方千米,总人口41万,其中苗、侗(应为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占43% 兴仁县面积1785平方千米,总人口44万,其中布依、苗等少数民族占20%
兴义市面积2911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有汉、布依、苗、回、黎等族,以汉族为主普安县面积1429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有汉、布依、苗等族
其中,册亨县、望谟县、罗甸县的布依族人口比重超过50%。

布依族人口比重在30%-49%的贵州县市则可能有贞丰县、晴隆县、安龙县;
贵州布依族人口较多(5万以上)或比重较大(20%)的县市,从行政区划上看,主要分布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地区(现为安顺市)以及相邻的六盘水市、贵阳市和黔东南东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县市;从流域上看,主要分布于北盘江流域、南盘江北岸、蒙江(涟江)流域、曹渡河流域、金城江上游等(这些江河大多流入广西),从地形上看则多分布于云贵高原到广西盆地的过渡地带上。

自新石器时代起,布依族先民就在贵州生息繁衍,创造灿烂的石钺文化和青铜文化。

稻作文化,是古越人文化的重要标志,至今仍是布依族突出的生产生活文化特征。

一、居住文化
多选择在溪流两岸田坝旁边。

同姓聚族而居,房屋多建于坡脚。

寨子后面是树木茂密的山林,前面和左右普遍栽有竹林,种有芭蕉。

各家各户也有竹树围绕,自成院落。

一眼望去,整个村寨翠绿浓郁,风景秀丽。

布依寨一般几十户上百户,少有单家独户的。

其他杂居的民族也不多。

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普遍低于男子。

由于儿子长大成亲后多与父母分居另盖新屋,年老父母通常都随幼子一起生活。

按照不同的分布地区,布依族的住房形式有好几种。

一般以两层的楼房居多,但也有双斜面顶的草房或瓦房,半楼房和平房。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平县八达柯今天的少数村寨仍保留了过去布
依族三层楼房的建筑形式,即底层饲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存放东西。

半楼房多是依山势的斜坡修建,有的后半部为平房,前半部则是楼居;有的则是右半部系平房,左半部为楼房。

有的地区还保留了在住房南面或前后侧面用当地特产的风尾竹铺建供凉晒作物或衣服的阳台,与傣族地区很相似。

建筑材料各地均就近取材,普遍多利用当地所产的茅草、竹子、杉木和松木建盖。

牛街公社以洪、以德大队的布依住宅,则又多取用河边的天然砂石削切为长方形的大块石砖垒墙,既省工节料又美观适用。

这一带布依族住房的正堂屋内,普遍都设有“挂壁式”或“香案形”的神龛,也喜欢仿照汉族供奉“天地君亲师”神位和祖家牌位。

房屋两厢分隔成灶房、寝室或客房等。

不论是平房成楼房均喜欢在室内设火塘,主要作烤火之用。

从形制上看,有杆栏式楼房(贞丰县纳蝉布依村。

)、吊脚楼,也有平房;若论材质,有木结构的,有木石结构、土木结构的,还有用石头砌造的??
安顺、镇宁、关岭、普定、六枝一带,用当地盛产的石料建房,从房屋基础到墙壁,全用石块垒砌,屋顶也用薄石板当瓦盖,俗称“石板房”。

房屋有独立的三五长间,有带天井的三合小院。

整个村寨多为石板房,则人称“石板寨”,天然去雕饰,别具民族风情。

风水讲究: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

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
面朝碧峰。

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座骑”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

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

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

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

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

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

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
火)到新居。

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二、饮食文化
布依人闲时每日两餐,忙时三餐。

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小麦、高粱、薯芋
和豆类为辅。

有木罐、鼎罐炊饭,有焖饭、二合饭(大米掺玉米)、苞谷粑、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花色品种。

其中,糯米制的汤圆、花饭和芝麻油团粑最为知名,多用于祭祖或宴客。

他们的肉食主要来自家畜和家禽,还爱捕食松鼠、竹鼠和竹虫。

烹调方法多为烧、煮、爆、炸、腌、冻,一般不吃生食。

布依人酷嗜狗肉,有\肥羊抵不上瘦狗\之说。

贵宾来家做客,杀狗款待是一种很高的礼遇。

他们挑狗的标准是\头黄二黑三
花班,白狗肉味最平淡\。

烤炖狗肉、狗灌肠、花江狗肉都驰誉一方。

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作菜。

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

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

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

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

还善于调制糟辣、面辣和泡菜,以香鲜酸辣为美。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

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

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地区有一种茶不仅味道别具一格,名字也十分好听,这就是姑娘茶。

清明(中国传统祭祀、扫墓节日)前夕,姑娘上山采回茶尖嫩味,热炒后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把茶叶一片一片叠成圆锥体,晒干,然后再经过加工,就做成一卷一卷圆锥体的姑娘茶了。

姑娘茶不仅形状优美,而且质量精良,是茶叶中的精品。

这种茶叶只赠亲朋好友。

在谈恋爱或订亲时,由姑娘赠送给情人。

姑娘茶,姑娘采,姑娘做,这就是姑娘茶茶名的来历。

年节食俗
有的节日与汉族相类似,有些则为本民族所专有,如\了年\(正月最后一天)、
三月三(地蚕会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盘古)、吃新节等。

其中,正月初九\煮生食\,正月三十吃\芝麻油团耙\,三月三吃\苞谷花\,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六月六吃\煮鸡\等,大都与民族传说和乡风教育有关。

宴客食俗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必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

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

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唱出,表现出他们的心智和才华。

腌菜
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

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

(部分布依族的分支族人不食狗肉,因狗曾经救过其祖先)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较多的食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防止猪血凝固,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待汤冷却至室温,与猪血一起搅拌稀释,存放至凝固,即可食用,称为“生血”或“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

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欢用黄牛做菜。

迎客酒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每年秋收之后,家家户户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 便当酒) 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
用。

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游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

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中秋等都隆重过节,四月八”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黄饭花、染箪花等各种植物枝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姑娘茶”
布依人都是自己采制茶叶,其成分还包括金银花等其他植物。

布依人制作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