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
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方法去满足或超出项目利害关系者对某个工程项目的要求。
应该说,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技能、手段和方法很多,但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
控制工程费用、进度和质量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内容贯穿项目的全过程,与一般意义上的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相比,有以下特点。
1、管理幅度更宽。
不限于从工程动工开始,而是从项目构思、可行性研究、营销策划、规划设计、报批报建、招投标前期工作就开始介入,直至工程施工完成、竣工交楼、办理竣工结算以及资产交接等管理工作。
(1)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项目所处的位置,结合区域规划、产业政策,人口、收入、供应、需求、配套设施、交通、以及原材料的供应等要素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分析的综合论证,对项目投资定位。
根据项目的定位,确定项目的各种规划指标,为项目投资估算、经济分析、评价建立基础数据。
该阶段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是项目投资成败的关键。
(2)营销策划阶段:根据项目市场定位,需要策划项目的市场形象
包装、开发节奏、市场推广的节奏与术。
使之与工程施工相配合,施工组织、进度安排如何满足营销策划的需要。
(3)勘察、规划设计阶段:审查由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的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书及其成果的质量;为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提高适用性、经济性,增强其与环境的协调性及具有的时代性,是工程设计审查的基本任务。
2、对管理要素的控制更严。
工程项目本身就是商品,是一种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的不可移动的耐用品,需要进入市场流通,接受市场检验;面对的可能不仅是投资人这个大业主,还有更多是消费者个体,可以说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业主都很挑剔,维权意识均很强,容不得开发企业或项目管理企业有丝毫马虎。
3、管理的内容更广。
消费者对使用、居住理念的提升,消费者需求增加与变化,要求对设计细化,体现人文关怀,使消费者感受到尊贵与关怀。
4、管理的跨度更大。
项目管理涉及的单位多,需要项目管理者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既有远外围关系的协调管理,又有近围关系,只有人际关系的和谐,工作环境愉快,项目建设参与各方才能高效完成既定的任务,使项目目标得到完成。
二、项目管理重点内容
项目管理尤以工程管理为主,工程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整个过
程,从项目策划、可研中的技术研究到设计、施工、直至保养维修。
工程管理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1、成本(工程建造成本)管理。
建立动态预警系统,在项目发展之初,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项目的策划定位、历史数据和市场行情,编制投资估算,建立项目成本控制总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估和预警。
(1)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设计阶段,根据投资估算,编制设计概算。
政府规划部门不要求工程设计作初步设计,但从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特别是设计优化、成本控制的角度考虑,施工图设计前应增加初步设计,采用限额设计,防止设计概算超估算。
组织设计、监理、工程管理、造价、施工及工程顾问等专业工程师参加设计评审和图纸会审工作。
(2)完善并严格招投标管理,强化工程分包控制成本意识。
招标前进行市场调查,建立信息数据库,对招标项目进行造价分析和市场行情摸底,选择合适的招标策略,选择有实力、重信誉的承包商参加投标,严格审查、规范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跟踪分析合同执行情况,及时为合同补漏,注意合同索赔和反索赔,及时补充预算。
完善合同管理,做好索赔与反索赔管理,及时准确做好违约事件的调查分析及裁定工作,并将有关资料收集整理。
(3)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材料设备费在工程的建安造价中占的比重较高,约占70%,因此材料设备费应是建安成本控制中的重点。
不论是采用甲供、还是甲方指定,均应做到货比三家,做好市场调研,了
解供应商的实力。
严格规范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防止串标,抬高价格,严格合同管理一做好验货工作,确保供货进度和质量。
(4)加强技术管理:熟悉设计图纸、重视图纸会审,紧扣规范,但又不能唯规范是从。
(5)严格审查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签证与进度款支付,建立风险控制管理机制。
(6)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质量管理。
由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控制的重点阶段。
遵照质量管理条例、设计图纸及规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及施工验收三个控制系统。
(1)选择重信誉、有实力的好队伍。
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和检查出来的,队伍的素质很重要,技术、质量意识很关键,组织、培训、管理不可缺少。
(2)对于施工复杂,质量难以保证的项目,实行样板先行,满足要求后,再按照样板大面积施工。
(3)加强工序验收,自检、复检以及监控检查要落实,重点部位实行旁站式管理;按照规范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及合约要求组织验收。
(4)对入场的材料、设备应进行验收控制。
3、进度管理。
(1)建立计划管理体系,首先由项目管理公司与投资人编制总体开发计划(即为一级计划)、二级计划为分阶段控制计划,参与项目开发
建设的各专业公司(咨询、策划、设计、广告推广、施工等单位)根据一级计划分解编制,三级计划由总承包商根据一级计划结合各专业分包单位编制的计划综合调整。
还应编制年度、季、月、周计划,资金运用计划也应同步编制,否则资金不到位也将影响工程进度。
(2)编制计划网络图,对计划进行跟踪预测和动态控制;预控找出关键点,动态解决问题;随时检查,出现问题立即召开协调会,讨论找出解决办法、修正调整。
(3)与质量成本关系的处理,发生矛盾的时候找出平衡点。
4、安全管理。
(1)制定安全规程,抓落实。
(2)促进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安全文明施工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并可促进质量的提高。
(3)一定的资金投入和奖惩措施可以使之得到更好地落实。
5、环境管理
(1)制订环境管理目标。
(2)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去分解目标,任务落到人头。
(3)奖惩措施要详细,执行要有可操作性。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支持体系
1、组织架构。
所谓组织架构,也就是通过界定组织的资源和信息流动的程序,明确组织内部成员个人相互之间关系的性质,使每个成员在这个组织中,具有什么地位、拥有什么权力、承担什么责任、发挥什么作用,
提供一个共同约定的框架。
其作用和目的,是通过这种共同约定的框架,保证资源和信息流通的有序的分解,落实到部门及具体人,以保证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事务工作项项有人承担,事性。
并通过这种有序性,稳定和提升公司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在实现公司发展目标上的效率。
(1)公司层面:公司是项目的战略组织。
公司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组织,必须有特定的组织架构,为其资源、信息的流动提供程序约束,并在此基础上,把贯彻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事务工作进行合理事有人去做。
(2)项目部层面:项目部需要根据公司对项目的发展战略、项目定位,项目目标,对项目的实施与执行进行管理。
根据公司的制度、管理手册、作业程序,编制适合项目部的管理制度和项目实施的作业程序手册,项目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团队协同作战。
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对一些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反应,所以要求项目部内部要有良好的顺畅的沟通机制,同时需要公司(或业主)给予一定的授权,使项目部有一定的决策权。
2、建立监管、约束及激励机制。
项目目标任务的实现,有了组织架构,还需建立管理制度。
除了制度的约束与监管,还需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并且要求项目管理者具有良好的品德。
公司(或业主)与项目部(或项目管理者)签订管理合同或责任书,明确项目实现的目标,如进度、质量、成本以及利润,实行过程监控、阶段考核与项目最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