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PS 印刷品的阶调与色彩复制

2. PS 印刷品的阶调与色彩复制


§B-1
阶调复制原理
一、有关图像复制的基本概念 1、密度 密度是物体吸收光线的特性量度,即入射光量与 反射光量或透射光量之比,分反射密度和透射密 度。
D=lg(R入/R出)
§B-1
阶调复制原理
2、网点百分比 网点的大小和网点空间位置的比例。
§B-1
阶调复制原理
§B-1
阶调复制原理
§B-1
1、色彩的分解
阶调复制原理
§B-2
阶调复制原理
§B-2
阶调复制原理
§B-2 阶调复制原理
原稿 滤色片 M C
Y阴片
Y阳片
Y印版着墨
印刷品
§B-2
2、色彩的合成 (1)网点的叠合
阶调复制原理
§B-2
(2)网点的并列
W
阶调复制原理
W
W
§B-2
阶调复制原理
(3)彩色油墨的混合 用不同比例的三原色油墨,调配出自然界中的一 切色调。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底色去除工艺不仅有利于改善油墨叠印效果,提 高印刷速度,而且能稳定中性灰,增加暗调图像 的细节层次,同时节约了较贵的彩色油墨,降低 了生产成本,加快了油墨的干燥速度,减少了印 刷粘脏。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2、非彩色结构(灰色成分替代GCR)——做长阶调 黑版 是指在彩色印刷中,对图像中的中性灰颜色或含 有灰色成分的彩色中的部分灰色用黑色油墨来印 刷,而不是用三原色C、M、Y来表现的工艺方法。 即印刷图像中的中性灰颜色或含有灰色成分的彩 色是用黑色油墨和彩色油墨来构成的。 (1)原理
§B-3
灰平衡


② 纸张特性 纸张的不同类型(如铜版纸、胶版纸对三原色油 墨的灰平衡参数是不一样的)、纸张的白度、平 滑度、吸收特性、光泽度、不透明度和酸碱度 等。 ③ 晒版条件 印版版材的品种、感光材料的成分与特性、砂 目的粗细、光源特性以及曝光和显影的条件等。
§B-3
灰平衡
④ 印刷条件 主要有两方面: a.印刷机——与其有关的还有橡皮布类型和厚度、 包衬种类、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印刷机种类和 精度等; b.润版液——主要有润版液的配方、用水量、润 版液的表面张力和PH值、水温、润版液与油墨的 乳化程度等。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底色去除(UCR):在彩色图像的暗部非彩色成分 处,减少三原色油墨的用量,同时以黑墨加强。 即可以概括为“黄、品红、青、黑+UCR”。 定义:指在印刷品复合色区域适当减少黄、品红、 青色的油墨量而代之以黑色油墨的一种工艺。即 在四色复制中(Y、M、C、BK),用三原色去还原 中性灰和黑色时,降低三原色的比例,相应地增 加黑色比例的工艺。 做短调黑版
K50%
C50%M50%Y50%
§B-3

灰平衡
上述两组用于灰平衡的数据检测。预设数据为C50 %M40%Y40%,然后改变M37~44%和Y37~44%,分别 跟K50%的色块对比,找出视觉效果最接近和一个, 即为所选油墨纸张的灰平衡数据。 在彩色印刷复制中,由于印刷工艺的特殊性,以 及所用原材料(油墨、纸张)与彩色摄影中的染 料不同,除了使用三原色(Y、M、C)油墨之外, 还引入了黑色作为彩色复制中的第四种颜色,形 成了三色加黑的四色印刷工艺。
§B-3
3、灰平衡曲线 在实际印刷操作中, 用灰梯尺(网点由 10%、20%„90%到1 00%)来检验灰平 衡的,如果在印品 上梯尺颜色是灰色, 则说明印刷的灰平 衡控制得好。
灰平衡
§B-3
灰平衡
§B-3
灰平衡
三、灰平衡数据 经验值非常重要!表3-5 四、灰平衡数据的具体应用
C50%M40%Y40%
表示为纯色
C
40%
100%Βιβλιοθήκη 40% 70%100%
非彩色成分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二、灰色成分替代原理 是指在彩色印刷中,对图像中的中性灰颜色或含 有灰色成分的彩色中的部分灰色用黑色油墨来印 刷,而不是用三原色C、M、Y来表现的工艺方法。 即印刷图像中的中性灰颜色或含有灰色成分的彩 色是用黑色油墨和彩色油墨来构成的。 (1)原理
§B-3

灰平衡
在PhotoShop中,设置分色参数时考虑了油墨和纸 张的组合等条件来确定灰平衡。 【关于油墨和纸张组合】 PhotoShop中,虽然将油墨和纸张组合简称为油墨 颜色(Ink Colors),实际上指的是油墨种类以 及印刷时将要使用的纸张。 不同的油墨和纸张组合有不同的灰平衡关系,将 产生不同的分色结果。PhotoShop中“Ink Colors” 设置项通常采用SWOP(Coated)作为分色的默认 值,它指的是在铜版纸上用符合轮转胶印出版规 格的油墨印刷。在大多数情况下用这一方法可得 到很好的分色结果。
§B-1
阶调复制原理
§B-1
阶调复制原理
二、阶调复制的必然压缩性
§B-1
三、阶调再现曲线
阶调复制原理
§B-2
阶调复制原理

色彩复制是指从原稿颜色演变成印刷品颜色的过 程。 要求:色彩还原、达到饱和度高、色彩明快、稳 重协调、真实自然的目的。
§B-2

阶调复制原理
一、色彩的分解与合成
§B-2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一、彩色中的非彩色成分 彩色、非彩色 非彩色成分——可根据灰平衡与等效中性密度原理, 用一定比例的Y、M、C三原色混合产生。 如何判断一个颜色是否有非彩色成分? 根据颜色合成原理:
原色(一次色)不含有非彩色成分,Y、M、C
纯彩色 间色(二次色)不含有非彩色成分,R、G、B
彩色部分
最弱色部分
灰色部分
C C C
M
Y
M
Y
M
Y BK
GCR原理图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所有复色均有一定量的第三原色。在理想情况下, 复色中的非彩色成分值,总是与较弱的第三原色 含量相等。这种由于第三原色的加入,促成的非 彩色成分效应,用单纯的黑色也可以达到。例如, 棕色不必给红色加50%的青,只需要将黄和品红各 减去50%,同时加入50%的黑色,便会有同样的效 果。因此,灰色色成分替代,是指在彩色图像复 制中,凡是用三原色油墨叠印或混合而构成的复 色区的非彩色值,可采用与三原色中最弱色相等 的黑色油墨来替代,并获得相同的视觉效果。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对于理想的油墨、纸张和印刷条件,黑墨可等量 替代三种彩色油墨,但实际得不到这种理想效果。 原因:(课本P84) 在实施灰色成分替代时,对灰色成分并没有完全 用黑墨替代,而只是部分替代。即,灰色成分替 代实施时在暗调区域加入或保留部分彩色,这种 方法就是底色增益(UCA)。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3)底色去除的计算方法 UCR=S-1/k(L-S)=S-1/k· △ 式中k应区别于黑版计算中k值,这里k通常取5。 UCR——表示底色去除量 L——表示Y、M、C三色中的最大值 S——表示Y、M、C三色中的最小值 △=L-S,即复合色的饱和度 k——比例系数,通常取5 k值反映了饱和度对黑版的影响程度,k越大,表 示饱和度对黑版的影响程度越小。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1)原理
C 彩色 部分 C
M
M
Y 灰成分
BK
=
(a) (b)
+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C Y M
BK
C
BK
Y
M
88% 88% 95% 75%
=
68% 68% 75% 95%
即:
Y88% M88% C95% BK75%
Y68% M68% C75% BK95%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复色(三次色)中,含有非彩色成分,如棕色、 橄榄色、咖啡色等。如下图
Y M Y M 黄红色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Y
M
棕色
Y
M
黑色
1
1
图中,1——非彩色成分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实际彩色 Y M
结论:在彩色印刷中,凡 是三原色叠印,二个含 量较多的主色,决定叠 印后颜色的色相,叠印 量较少的三色,决定叠 印后颜色中非彩色成分 的多少。即含量较少的 第三原色影响叠印后颜 色的饱和度与明度。
阶调复制原理
§B-1
阶调复制原理
3、阶调 是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调均匀的面积的光学 表现。通常用密度表示。 分高光调(0-30%)、中间调(30-70%)、暗调 (70-100%)
§B-1
阶调复制原理
中间 调
暗调
高调
§B-1
阶调复制原理
4、层次 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用灰梯 尺量度。 5、层次曲线 原稿密度和复制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是反映 印刷品与原稿密度的关系或印刷品与菲林网点大 小的关系。
彩色部分
灰色部分
C
M
Y
C
M
Y
C
M
Y BK
GCR原理图
§B-4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
在实施灰色成分替代(GCR)时,对灰色成分并没
有完全用黑墨替代,而只是部分替代。即,灰色
成分替代实施时在暗调区域加入或保留部分彩色, 这种方法就是底色增益(UCA)。

底色增益(UCA),
是指在暗调复合色区域利
阶调与色彩复制——PS分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