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专家组集体鉴定意见表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专家组集体鉴定意见表
4、规范性强。研究体系完整、全面,逻辑严谨,概念清晰,论证合理、有力。坚持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实践研究三者紧密结合,研究的组织、管理规范,专家、行政管理人员、教师三结合,建立健全了研究网络(总课题组实验区、实验校),指导具体、管理严密、研究和实验扎实、有序。
5、应用性强。该成果对解决重大的德育工作决策起了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注重将理论形态的德育体系向实践形态的德育体系转化,其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验成果对指导学校德育工作都有重要的价值,并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专家一致同意课题通过鉴定,同意结题。
专家建议课题组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进一步加强对研究成果的科学理论概括,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德性的培养研究。
鉴定组组长签字:班华
鉴定组成员签字:朱全俊安云凤陈瑛魏英敏
2006年7月28日
能否通过鉴定通过∨不通过
注:
1、鉴定意见不少于800字。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鉴定:
魏英敏
教授
伦理学
北京大学
朱小蔓
研究员
德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瑛
教授
伦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
陶西平
副会长
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会
王殿卿
教授
德育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蓝宏生
副主任
德育
北京市教委
朱全俊
研究员
德育
北京市教科院
鉴定意见
2006年7月28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在中央教科所组织专家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成果进行了鉴定。
1.整体性特点明确。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原则,将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性研究,“十五”期间深化了校本德育和分学段的研究,并将研究与实验紧密结合,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不同学段,从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六个素,
进行具体研究,并深化到学校、年级。从理论成果的研究报告、导论、导引到实验成果的《德育》丛书、《成长册》丛书、《当代家长》丛书等等,体现了该成果有较强的完整性、综合性、系统性。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专家组集体鉴定意见表
课题名称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
成果名称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研究报告等
课题承担人
詹万生
成果形式
专著、研究报告、论文等
课题类别
国家重点
学科分类
德育
鉴定组专家名单
姓名
职务(称)
研究专长
所在单位
班华
教授
德育
南京师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安云凤
教授
德育
首都师范大学
2.有创新价值。既是德育基础性建设研究,又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发展性研究,提出并论述了一系列有积极意义的理论观点和新的理念,诸如:德育五要素论、双主体论、新三中心论、四环节论、四原则论等等,以及提出“和谐的德育应成为德育理论与实践继续发展的一种基本理念”的观点;德育文化建设的观点;“着力解决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观点等。课题在对研究方法的运用和操作要点上有不少创新之处。
专家组在认真审读课题成果,听取课题组成果报告和陈述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讨论,专家组形成如下鉴定意见: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是一项在学校德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意义的系统研究。课题研究历时近五年,涉及28个省、市、自治区,数万名教师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课题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为推动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为培养适应现代化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课题以“九五”研究为基础,在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德育理论,是一项学术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具有时代性,取得实效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有严重政治问题;有剽窃或作假行为;等级评定出现D。
3、根据不同的学科分类,将鉴定意见同时发至下列邮箱:
3、科学性较强。坚持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出发,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学校进行精细化研究是本课题的一个特点,遵循具体化、个性化、特色化、可操作的原则,并不断扩大实验区和实验校。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丰富、扎实,研究问题真实,结论可靠、可信,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德育工作规律,坚持分层递进,螺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