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油画色彩的情感表达

浅析油画色彩的情感表达

浅析油画色彩的情感表达
摘要:色彩一直与人类的产生和文明的发展相伴随,对人类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色彩是一种最基本的要素,它是油画艺术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

色彩就是油画的生命和灵魂,油画就是色彩的艺术, 一幅画的墓调, 整体的色彩关系往往是这幅画的第一语言,油画色彩的丰富表现力和它所产生的情感力量, 可以直接在艺术家和观众的心灵之间架起一道互相沟通的桥梁。

通过研究油画色彩的继承和演变过程,分析了油画色彩具有表现不同情绪变化的特质,是表现内在精神的媒介语言,阐述了学习油画色彩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油画色彩情感表达精神媒介重要意义
油画就是色彩的艺术, 一幅画的墓调, 整体的色彩关系往往是这幅画的第一语言,油画色彩的丰富表现力和它所产生的情感力量, 可以直接在艺术家和观众的心灵之间架起一道互相沟通的桥梁。

因此, 如何在语言方式上进入色彩, 体会自然, 就成了研究的重心所在。

色彩赋予绘画生命全部的灵性与情感是很多绘画大师的钟爱,特别对于油画而言,传情达意更是为历代画家所倾力追捧。

色彩的充分表达将绘画境界提到一个很高的层面,艺术家们因无限钟爱色彩而尽情表达,情感得到最佳释怀。

(一)体会大师对情感色彩的运用
纵观油画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绘画作品,主要是再现物象的固有色,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人的绘画色彩观念变了,画家关照色彩的方式也变了,艺术作品中色彩的情感因素得到了加强,因而色彩的发展也影响到现代人类的审美方式和深层次心理需求。

在油画艺术中,色彩是极具表现力的工具。

色彩,一种能提升魅力、彰显个性、引导时尚潮流的重要元素。

作为绘画的重要表现语言,成功运用与否直接影响作品的价值与生命力。

现代色彩画家的艺术创作过程,不单是运用表面的色彩感觉与经验,而是在丰富的色彩感觉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和揭示出感情色彩和想象色彩的广阔空间。

借助自然界中光的作用,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皆由明度、色相以及纯度三个基本的性质构成。

世间万物与主观的臆想,都能在绚丽多姿的色彩交织中赋予情感与生命理性存在。

诸如中国绘画侧重于色彩的主观性渲染与寄情于物,西方更强调真实性再现。

无论是古典绘画中的罩染法,还是印象派对光色的运用,在表现语言上都以色彩为核心,力求通过色彩表达情感彰显艺术之魅力与生命。

尽管东西方在审美观念上对色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通过色彩表达画者激情与臆想等方面存在着高度的同一,并有异曲同工之处。

自然与社会中不同现象引起色彩变化,使人们产生不同观感,因而对色彩逐渐形成某些特定的含义、感受和心理反映。

随着时代变迁,对色彩的认知也在改变。

对色彩识别亦从传统的嬗变中吐故纳新,以独特的文化符码传承并赋予新的内涵。

色彩作为生活与生命本真状态的显象,在绘画艺术中得到了高度的表
达与张扬。

赋予情感表达的色彩,不仅升华绘画主题,而且超越色彩的本质内涵。

通过凡·高的油画色彩表现,透视其执着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并对生命存在进行了诠释。

在艺术大师凡·高的油画中,色彩将全部生命激情表露无遗;由于不满足在调色板上调色作画,他甚至直接用颜料锡管对准画布挤出颜料表达情感,后人能强烈地感受到大师绘画时的无限冲动与激情。

绘画即色彩,色彩再现情感。

在众多视觉艺术中,以色传情,色彩表达情感最具分量。

在高更的绘画作品中, 几乎都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而且颜色很单纯。

比如在《呼声》这幅作品中他画的大片的红色前景和后面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人物色彩的运用也很单纯基本没有色彩的变化。

他的这种对比手法在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如在《塔希提妇女》这幅作品中高更描绘了在强烈阳光下土著居民晒成棕储的肤色与果物的鲜红、腰裙的苹果绿及深黑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在这幅绘画作品里, 色彩也很单纯。

其中单纯的黄色与红色组合成的画面给人一种极强的装饰性效果。

这些颜色虽然经过作者主观意识的改变,但还是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的色彩。

他抓住了大自然的颜色对它们进行了主观的改变和创造从形式美感的要求出发使色彩之间的关系简化使用较多纯的色彩追求一种跳跃性的或对比性的谐和呈现出一种色彩表现的鲜明性。

(二) 寻找油画色彩创作的灵感
绘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能超越生活。

把具体的细节描写与虚构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表现梦境和幻觉的景象。

综合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的特点,强调画家行动的自由性和自动性。

但是这种综合性不同于传统美术,总是各种形式在互相协调中构成统一性,也不同于后印象主义,更多的是各执一端,突出某些形式因素的表现力。

后印象主义者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

物色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

他还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复制现实。

他所关注的,是在画中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以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

凡高和高更则专注于精神性与情感的表现,其作品渗透着某种内在的表现力和引人深思的象征内涵。

后印象主义绘画偏离了西方客观再现的艺术传统,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即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艺术与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

所以,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在其创作过程中以色彩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像凡高、高更等都特别重视色彩的表现力和象征性。

他们把自然对象看作是表达思想与感情的媒介,是启发艺术家表现内在精神的视觉动因。

因此像这一类的感情色彩,单靠肉眼观察自然再现色彩的画家是感觉不到的。

画家个人感情所反应的绘画色彩,其它画家往往感觉不到,那也是必然的。

总之,色彩情感表现的绘画形式在现代许多画家那里体现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向我们暗示着这样一种现实,以后的绘画色彩形式
再也不能满足于仅仅具有打动人的色彩感觉,而是应当表达出艺术家强烈的主观的色彩情感,从而大大拓宽油画色彩的表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李广元.绘画色彩系统.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3]陈洛加. 编著.外国美术史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行远.印象派画传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