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教育的“经济—再生产理论”
主要观点: 第一、经济不平等的普遍程度和个人发展的各种形式 首先是由界定资本主义体制的市场关系、财产关系和权利 关系决定的; 第二、教育系统并不增加或减少不平等和压抑性的个 人发展的总体程度,教育系统是一种使经济生活的各种关 系得以永恒化的机构; 第三、教育系统的运行不是依赖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 的意图来进行,而是通过劳动场所个人关系的社会关系与 教育系统之间的紧密“对应”进行的; 第四、美国的教育改革运动拒绝对经济生活中财产和 权利的基本结构的考察而不能达到目的。
构;
6、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拉动内需。
三、当代我国的经济改革与教育
1、当代我国经济改革的基本趋势: 第一、大力改造传统产业;
第二、迅速发展和规范第三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第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当代我国经济改革对教育提出的任务
第一、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非 正规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 化素质,使他们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工人、农民 和各种类型的第三产业人员;
第二、进一步转变教育职能,突出教育为 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3、当代我国经济改革对教育提出的任务
第三、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 增加符合当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内容; 第四、在国家教育经费总量不足的情况下, 制定相应政策,积极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引导 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五、打破传统办学模式,提倡各种形式 的联合办学,固守与扩展教育市场,提高国际 范围内教育市场的竞争力。
1、教育的“经济—再生产理论”
评价:教育的“经济—再生产”理论深刻地
揭示了资本主义美国经济关系与教育活动的内在
关系,以总体性的眼光批判了其所标榜的“教育
机会均等”,阐述了教育体制的保守性。其不足
在于过分地强调了经济体制与经济关系对教育的
支配作用。
2、人力资本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兹在20世纪60年代所提 出,主要观点为: 第一、“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 念,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 能力; 第二、人力资本投资包括个人在教育、卫生、医疗、 为了获得就业机会进行迁移所付出的费用以及为了接受教 育所放弃的费用,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部分; 第三、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 用,人力资本的形成是当代经济中最突出的特征。 第四、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比物力资本的增长速度 快得多; 第五、当代经济生活中资本积累的重点从物力资本 转移到人力资本。
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 2、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
训;
3、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全体 劳动 经济功能)
4、教育通过人文环境的创设和人文精神的 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
5、高等教育是知识、技术和工艺创新的机
2、“三个增长”:
(1)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
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2)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3)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有
所增长。
四、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1、教育的“经济—再生产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流派,其代 表人物为美国学者鲍尔斯(H.Bowles)与金 蒂斯(S.Gintis),其代表性著作为《资本主义美 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 盾》(1976)。
1978-1998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三个转变” 和“三个增长”
1、“三个转变”: (1)在对教育经费投入的认识上,实现了由 一般到重点的转变; (2)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思路方面,实现 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3)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实践方面,走出 了一条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路子。
1978-1998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三个转变” 和“三个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