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

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


摩尔定律:单个芯片中的晶体管数目每年能够翻一番。 摩尔定律的影响: 1) 在芯片集成度快速增长的期间,单个芯片的成本几乎没
有变化,这意味着计算机逻辑电路和存储器电路的成本显 著下降。
2) 因为在集成度更高的芯片中逻辑和存储器单元的位置更 靠近,电路长度更短,所以提高了工作速度。
3) 计算机变得更小,更容易放置在各种环境中。 4) 减少了电能消耗及对冷却的要求。 5) 集成电路内部的连接比芯片间的连接更可靠,由干芯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
1.1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早期的计算工具
问题:怎么通过齿轮完成计算?怎 么完成加法的进位?结果怎么保
存?…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电子计算机
ENIAC由18000个电子管和1500个继电器组 成,重30吨,耗电140KW,占地170平方米, 每秒钟能计算5 000次加法。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1.5.2 性能评价程序的选择
(1)真实的程序—尽管购买机器的人并不知道他将花多 少时间运行这些程序,但他 可以确信有一些用户用这 些程序完成真实的工作。这些真实的程序包括C编译器、 文字处理软件(如Tex)、CAD软件(如Spice)。真实的 程序有输入、输出以及运行时用户可以控制等选项。
(2)核心测试程序—人们曾尝试从真实的程序中提取出 一些小而关键的程序片段 来评价程序的性能。 Livermore和Linpack是最著名的例子。与真实程序不同的是, 用户运行它们只是为了评测机器的性能。核心测试程序最 大的用途就是将机器中各项特性的性能分离出来,以解释 运行真实程序时性能有差异的原因。
世界相互关联;
(3)网络基础设施尤其是无线网络技术的 发展为普适计算提供了物质基础;
(4)设备实现小尺寸、微功耗和低成本。 人们周围将有大量功能多样和形态各异的 计算设备。
1.2 计算机的分类
1、大型机 2、巨型机 3、小型机 4、微型机 5、工程工作站 6、嵌入式计算机(目前应用非常广泛) 7、移动终端
主要器件逐步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因而缩 小了体积,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和可 靠性,而且价格也不断下降。后来又采用 了磁心存储器,使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
集成电路可分成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 Scale Integration,SSI),中规模集成电路 (Medium Scale Integration,MSI),大规模 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和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
固件(Firmware)从功能来说,是软件;但从 形态来说,又是硬件。
微程序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重要 形式。
1.3.2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 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即概念性的结 构与功能特性,通常是指用机器语言的程 序员(也包括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者和汇编 程序设计者)所看到的传统机器的属性, 包括指令集、数据类型、存储器寻址技术 和I/O处理机等,大都属于抽象的属性。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巨型机)
嵌入式计算机在缩微智能车中的应用
1.3 计算机系统简介
1.3.1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用符号代替机器指令产生的语言就称为汇 编语言,也称为符号语言。将汇编程序代 码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被机器接 受并运行。
软件与硬件的等价性原理
任何操作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 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 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
(3)小型基准测试程序—它们通常只有10到100行代码, 用户在测试前已经知道运行结果。像Eratosthenes的Sieve、 Puzzle、快速排序之类的程序,它们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 的应用,就是因为它们都很小,容易输出结果,而且几乎 能在所有的计算机上运行。这些程序最适宜作为初学编程 时的课外练习。
SPEC(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operative)是由IBM, AT&T, BULL, Compag ,CDC等几十家世界知名计算机大厂商所 支持的非盈利的合作组织,旨在开发且共 同认可的标准基准程序。详情参见
/
Super-pi测试结果
1.6 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准则
1、大概率事件优先原则 大概率事件优先原则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设
计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原则。这个原则的 基本思想是:对于大概率事件,赋予它优 先的处理权和资源使用权,以获得全局的 最优结果。
2、Amdahl定律
部件改进后,系统的总执行时间等于不可改进 部分的执行时间和可改进部分的执行时间,即
谢谢!
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 所体现的属性,它包含了许多对程序员来 说是透明的硬件细节。指令系统体现机器 的属性,这些属于计算机结构的范畴。只 要两台机器的指令系统相同时,就可以认 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体系结构。
1.4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4.1 冯·诺伊曼计算机(普林斯顿结构)的特点 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
5)输出设备是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 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
1.5 计算机性能的评价
1.5.1 性能评价的时间因素 CPU时间表示CPU工作的时间,不包括I/O
等待的时间和运行其他程序的时间。CPU时 间还可以细分为用户CPU时间和系统CPU时 间,前者表示进程在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而后者则表明进程在内核态运行的时间。
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重视
第五代计算机—普适计算机 信息空间和信息空间的入口的矛盾严重限制 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是这一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
普适计算特殊性主要有:
(1)硬件和软件经常是协同设计的; (2)一种重要目标就是将物理世界和信息
装置五大部件组成; 2)指令与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
访问; 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码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
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所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
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 变执行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的数据 传送通过运算器。
1.4.2 计算机的硬件框图
图中各部分的功能是:
1)运算器是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功能部件。 2)控制器是按照人们预先确定的操作步骤,控制
计算机各部件步调一致协同工作的功能部件。
3)存储器是用来存储信息的功能部件。 4)输入设备是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
序,并把它们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存放到 内存中。
(4)合成基准测试程序—与核心测试程序的想法相似, 合成基准测试程序取大量程 序的指令和操作数出现频 率的平均值。Whetstone和Dhrystone是最著名的合成基准 测试程序。不会有用户运行合成基准测试程序,因为它们 不会产生任何用户需要的结果。合成基准测试程序的结果 与真实情况的差距更远,因为核心测试程序是从真实程序 中抽取出来的,而合成基准测试程序是为了模拟其他程序 的平均执行情况而人工拼凑出来的,它甚至不如核心程序, 因为至少后者是真实程vard architecture)是一种将 程序指令存储和数据存储分开的存储器结 构,源于Howard Aiken在美国哈佛建造了名 为Mark I的电子机械计算机。哈佛结构是一 种并行体系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将程序 和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空间中,即程序 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两个独立的存储器 ,每个存储器独立编址、独立访问。
中的电路增加,芯片间的连接变得更少。
系列机具有以下特性: 1) 相同的或相似的指令集:多数情况下,系列中的所有成
员都其有完全相同的指令集。这样,能够在一台机器上执 行的指令同样也能在另一台机器上执行。某些情况下,系 列中低端产品的指令集是高端产品的一个子集。这意味着 程序可以向上而不能向下移植。 2) 相似或相同的操作系统:产品家族中的所有成员都有相 同的基本操作系统。有些情况下,高端成员会增添一些新 特性。 3) 更高的速度:成员机器从低端到高端,指令执行速度从 低到高。 4) 更多的I/O端口数:成员机器从低端到高端,I/O端口 数越来越多。 5) 更大的内存容量:成员机器从低端到高端,内存容量越 来越大。 6) 成本增加:成员机器从低端到高端,成本越来越高。
[例2]假定采用以下的改进方式,我们能把原机器的40%时 间里的速度加速到10倍快,那么,改进性能后的总的加速 比是多少?
[解]
可改进比例是0.4
部件加速比是10
系统加速比=1/(0.6+0.4/10)=1/0.64=1.56
3、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包括时间局部性原理和 空间局部性原理。时间局部性是指程序即 将用到的信息很可能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 信息,而空间局部性原理则是指程序即将 用到的信息很可能与目前正在使用的信息 在空间上相邻。设计Cache和指令流水线 等的基础就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