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暖施工图识读课件
光管式、串片式散热器
(5)主要设备或管件(如膨胀水箱、集气罐、阀门、固定支架等)在平
面上的位置。 (6) 对于多层建筑,各层散热器布置基本相同时,也可采用标准层画
法。在标准层平面图上,散热器要注明层数和各层的数量。
(7) 平面图中散热器与供水(供汽)、回水(凝结水)管道的连接如下图1 所示方式绘制。
(2)竖向布置的垂直管道系统,应标注立管号,如图二所示。为避免引
起误解,可只标注序号,但应与建筑轴线编号有明显区别。 (3) 按规定对系统图进行编号,并标注散热器的数量。柱型、圆翼型
散热器的数量应注在散热器内,如图三所示;光管式、串片式散热器的
规格及数量应注在散热器的上方,如图四所示。
图一
系统代号、编号的画法
此,对同样热负荷,蒸汽供热要比热水供热节省散热设备的面积,初投
资低。
4、但蒸汽供暖系统散热器表面温度高,散热器上的灰尘,产生异
味,卫生条件较差。
5、蒸汽供暖系统中的蒸汽比容,较热水比容大得多。因此,蒸汽 管道中的流速,通常可采用比热水流速高得多的速度,管径小,投资
低。
6、由于蒸汽具有比容大,密度小的特点,在高层建筑供暖时,不 会像热水供暖那样,产生很大的水静压力。 7、蒸汽供热系统的热情性小,供汽时热得快,停汽时冷得也快, 适宜用于间歇供热的用户。
图二
立管号标注法
图三
柱型、圆翼型散热器
图四
光管式、串片式散热器
图例
续表
续表
六、室内采暖施工图
4、详图
1、设计说明和主要设备材料表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筑物的采暖面积、热源的种类、热媒参数、系统总热负荷。
(2) 采用散热器的型号及安装方式、系统形式。
建筑采暖施工图识读
第二章 采暖施工图
一、采暖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二、采暖施工图有关制图规定
三、室内采暖平面图
四、采暖系统图 五、采暖大样图
一、采暖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1、采暖系统的组成
(1)热源(热水、蒸汽):锅炉及其附属设备
(2)室外热力管网:自锅炉房外墙至供暖建筑外墙之间的
管道系统
(3)室内采暖系统:室内管道、散热器及排气装置等
五、采暖施工图的有关制图规定
1、图线
2、比例
3、标高
4、坡度
5、管径 6、系统编号 7、图例
图 线
名称 粗实线 线 型 用 途 采暖供水、供汽干管、立管,系统图中的管线
中实线
细实线 粗虚线 中虚线 细虚线 点画线 折断线 波浪线
散热器及散热器连接支管线,采暖设备的轮廓线
平面图、剖面图中土建轮廓线,尺寸、标高、角 度等标注线、引出线 采暖回水管 设备及管道被遮挡的轮廓线 采暖地沟、工艺设备被挡部分的轮廓线 设备中心线、轴心线,部件中心线,定位轴线 断开界线 断开界线
2# 楼 2 单 元 标 准 层 采 暖 平 面 图
2# 楼 2 单 元 六 层 采 暖 平 面 图
3、采暖系统图
供暖系统图应包括如下内容: (1)采暖管道的走向、空间位置、坡度,管径及变径的位置,管道与管道之 间连接方式。
(2)散热器片数(柱型、圆翼型散热器的数量应注在散热器内,光管式、串 片式散热器的规格及数量应注在散热器的上方)。
采暖系统图
图例
水路系统 名称 采暖供水管 采暖回水管 闸阀 碟阀 截止阀 水过滤器 止回阀 自立式压差平衡阀
(8) 当平面图、剖面图中的局部要另绘详图时,应在平面图或剖面图
中标注索引符号,画法如下图2所示,图(a)为详图编号及所在图纸号, 图(b)为详图所在标准图或通用图图集号及图纸号。
(9) 用细虚线画出的采暖地沟、过门地沟的位置。
图1
平面图中散热器与管道连接画法
图2
详图索引号画法
2# 楼 2 单 元 一 层 采 暖 平 面 图
1、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双管上供下回式:蒸汽干管布置在所有散热器之上,蒸汽通过立管由 上向下送入散热器。蒸汽采暖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形式,采暖效果好, 可用于多层建筑,但是耗费钢材,施工麻烦。 双管下供下回式:蒸汽干管布置在所有散热器之下,蒸汽通过立管由 下向上送入散热器。 双管中供下回式:这种系统不必像下供式系统那样需设置专门的蒸汽 干管末端疏水器,总立管长度也比上供式小,蒸汽干管的沿途散热也 可得到有效的利用。 单管上供下回式:由于立管中汽水同向流动,运行时不会产生水击现 象,该系统适用于多层建筑,可节约钢材。
四、蒸汽与热水采暖系统的比较
1、蒸汽采暖系统靠水蒸汽凝结成水放出热量,相态发生变化。蒸汽
凝结放出汽化热比水通过温降放出的热量要大得多,因此,对同样的热
负荷,蒸汽采暖所需的蒸汽量要比热水流量少得多。 2、蒸汽和凝水在系统管路内流动时,其状态参数变化比较大,还会 伴随相态变化。 3、蒸汽供暖系统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一般都高于热水供暖系统。因
(3)散热器与管道的连接方式,例如是竖单管还是水平串联的,是双管上供 或是下供等。 (4) 管路系统中阀门的位置、规格。 (5) 集气罐、排气阀的规格,集气罐的安装形式(立式或卧式)。 (6) 蒸汽供暖疏水器和减压阀的位置、规格、类型。 (7) 节点详图的索引号。 (8)按规定对系统图进行编号,竖向布置的垂直管道系统,应标注立管号。
需要注明外径和壁厚时,用“De(或φ)外径×壁厚”表示。
(2)水平管道的规格宜标注在管道的上方,竖向管道的规 格宜标注在管道的左侧。双线表示的管道,其规格可标注 在管道轮廓线内。 (3)多条管线的规格标注方式。管线密集时采用中间图画
法,其中短斜线也可统一用圆点。
系统编号
(1)采暖系统编号、入口编号由系统代号和顺序号组成。室内采暖系统 代号“N”,其画法如图一所示,其中图(b)为系统分支画法。 系统编号应标注在系统总管处。
(3) 在安装和调整运转时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4) 在施工图上无法表达的内容,如管道保温、防腐等。 (5) 管道连接方式,所采用的管道材料。 (6) 在施工图上未作表示的管道附件安装情况,如在散热器支管与立
管上是否安装阀门等。
(7)设备材料表的主要内容有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 质量、附注等。
温度大多采用120~130℃/70~80℃ ,一般宜在生产厂房中应用。
按用户的要求是否直接取热网循环水,又可以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 系统两类。
蒸汽供暖系统:它的供暖热介质为水蒸汽。
①低压蒸汽供暖:蒸汽压力≤70kPa; ②高压蒸汽供暖:蒸汽压力>70kPa,一般只在工业厂房应用。
热水采暖原理
二、热水供暖系统
双管系统:热水经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行地分配给多 组散热器,冷却后的回水自每个散热器直接沿回水立管或 水平回水管流回热源。
3.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垂直式和水
平式系统。
垂直式:
①上供下回式系统 ②上供上回式系统 ③下供上回式系统 ④下供下回式系统 ⑤中供式系统:系统的总供水干管敷设在系统的中部。总供
2、采暖平面图
室内供暖平面图表示建筑各层供暖管道与设备的平面布置。内容主 要包括: (1)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各房间分布、门窗和楼梯间位置等。在图上应 注明轴线编号、外墙总长尺寸、地面及楼板标高等与采暖系统施工安装 有关的尺寸。 (2) 热力入口位置,供、回水总管名称、管径。 (3) 干、立、支管位置和走向,管径以及立管(平面图上为小圆圈)编 号。 (4) 散热器的类型、位置和数量。 各种类型的散热器规格和数量标注方法如下:
水干管以下为上供下回式,上部系统可采用下供下回式,
也可以采用上供下回式。
水平式:
①水平串联式
②水平跨越式
三、蒸汽供暖系统
工作原理:蒸汽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供汽干管、立管及散热设备支管进 入散热器,蒸汽在散热器中放出热量后变成凝结水,凝结水经疏水器 沿凝结水管流回凝结水池,由凝结水泵将凝结水送回锅炉重新加热。
1:3、1:4、1:15
标高
(1)采暖施工图中需要限定高度的管道和设备,应标注相 对标高,标高以米为单位。 (2)一般管道标注中心标高,此时不用说明,但标高应标 在管段的始端或末端。 (3)管道标注管外底或顶标高时,应在数字前加“底”或 “顶” 字样。 (4)散热器宜标注底标高,同一层、同一标高的散热器只 标右端的一组。
①圆翼型散热器应标注根数、排数,如3×2(每排根数×排数); ②柱型、长翼型散热器只标注数量(片数);
圆翼型、柱型和长翼型散热器
③ 光管式散热器应标注管径、长度、排数,如D108×200×4[管径
(mm)×管长(mm)×排数]; ④ 串片式散热器应标注长度、排数,如1.0×2[长度(m)×排数];
单管上供下回式蒸汽采暖系统
2、高压蒸汽供暖系统
高压蒸汽采暖系统特点:
(1)高压蒸汽供暖系统的管径和散热器片数都少于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蒸汽压力大,流速大,系统作用半径大,但沿程管道热损失大;对于 同负荷的系统,管径小,对于同负荷的房间,则散热器面积小;若沿 途凝结水排泄不畅,会产生严重水击。 (2)散热器内蒸汽压力高,表面温度高,易烫伤人和烧焦落在散热器上 的有机尘,卫生和安全条件较差。因此这种系统一般只在工业厂房应 用。 (3)凝结水温度高,在它通过疏水器减压后,会重新汽化,易产生二次 蒸发。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将二次蒸汽送到附近低压蒸汽供暖 系统或热水供应系统中加以利用。 (4)工业企业的锅炉房,往往既供应生产工艺用汽,同时也供应高压蒸 汽供暖系统所需要的蒸汽。锅炉房送出的蒸汽压力常常很高,因此在 蒸汽送入高压蒸汽供暖系统之前,要用减压装置将蒸汽压力降至所要 求的数值。一般情况下,高压蒸汽供暖系统的蒸汽压力不超过300kPa。 (5)高压蒸汽供暖系统为了避免高压蒸汽和凝结水在立管中反向流动所 发出的噪声,一般高压蒸汽供暖均采用双管上供下回式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