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铁新城综合生态区项目建议书
高铁新城综合生态区项目建议书
1.5小区规划形态
规划不仅仅是考虑居住,而且在规划结构上,使聚居空间环境更为安静、适宜居住,并使之单纯化、宜管理。将公建及大配套设施集中布置,均属于城市市政、规划管理内容,依靠城市社会化服务来解决。
分离出来的公共设施,布置在社区周边的地段,其交通运输通畅,有独立的管理环境,不受各社区制约,居民购物活动方便,减轻相互干扰。
1.6绿化景观分析
设计理念:浪漫的新城市生活,创造高品质的社区环境
(1)浪漫的新城市生活
现代人追求现代生活,这是时代的文明,是生活质的飞跃,独特的视觉景观走廊,是文化的体验与交融。在这里,浪漫的都市生活带给您的是非凡的工作业绩。
(2)创造高品质的社区环境
在设计风格上与建筑风格和谐统一,在统一中求对比,在对比中求统一,使社区环境设计达到完美的境界。
同时2017信贷政策将会实现更加均衡分配,也就是说要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适当加大对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信贷资源的倾斜,以降低一、二线热点城市居民的杠杆比例。从房地产政策来看,强化房屋回归居住属性的同时,通过因城施策、精准调控和中长期长效政策,推动房地产住房体制建设。
2.市场供求
现今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住宅建设单一,品质较低,但相对价位高。房子的数量充足、但多数品质不够、地段不好,商业不成规模,不成体系。
第2章
2017年4月13日沈阳政府发布了《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工作任务分工方案》中,规划建设东北地区东部高速铁路沈阳至高速铁路,联通吉林省向南开放窗口。完善东北地区高速铁路骨架,推动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交流。
结合市委、市政府“十三五”发展规划,将地区高速铁路站点建于长流地区,并整合市区公共交通、长途汽车、出租汽车等资源,汇聚成长流高铁交通枢纽。
5.市场定位
以优秀的交通条件为契机,以中高端商业为核心增长极,以舒适、生态住宅产品迅速占领市场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新兴城市片区。
6.民生利好
高铁综合生态住宅区项目建设、不仅仅满足了高铁新城地区的基建配套设施完善、同时提升了高铁新城的各项指标,解决了劳动力、流动人口的人员安置问题;完善了新城区的“造血功能”,形成高铁新城自己的经济体系;同时紧密联通了市区、医药高新区、港务区、机场,起到中间轴线作用,连接各地区经济活动交流,提升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经济贸易的影响力。
力求创造一个日照条件、水环境、植物环境等形成物质空间环境与精神空间环境的互融空间。
1.4设计构思
居住空间和院落空间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根据社区的规模大小,分级安排布置在小区当中。本规划提出社区——生态思路,是指规模适中的聚居地,把公建设施布置于外围临街相对独立地段,不干扰居住环境,把最必要居住建筑——私用居室空间、宅院,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和会所——公共室内活动空间,划为必备空间,同时将停车泊位列为重点安排的项目。
在购房需求方面,目前上市房大多属于低档次住宅,中高档价位。缺乏真正高品质、高质量且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优越的精品住宅。住房周边环境破坏严重,配套服务不完善,舒适度不高是现今市房产的普遍现象。老百姓们渴望拥有真正的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宜居场所。
3.区位优势分析
本项目位于哈尼河沿岸,毗邻高铁新城商务区、生活服务区、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通过打造周围医疗、学校、商场、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使之齐全。改造完成后,依托良好的交通状况,将会出现一个设备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商的城市片区,这必将会吸引广大置业者和投资者前来。
3、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基层宣传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社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弘扬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4、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本市社区文化信息化综合服务建设的基础设施,应将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社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整合在一起,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以运用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为特征的社区文化新阵地,让先进、健康科学的文化服务进入社区,使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到科学、文化、信息化成果,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第四章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原则,根据当地实际,以人为本,合理利用土地,创造舒适、安宁、环境秀美、健康、适用的中高档住宅小区。
一、建设规模
片区规划总占地2835亩,面积189万平方米,建有多层住宅、高品质幼儿园、中小学校、活动中心、商业街区、生态广场等健身设施及公建配套设施。
1.生态住宅区
根据规划用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的各种现代规划理念,我们提出“共融空间,城市生态模式”的理念,指导该小区的规划。
2017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2016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7经济稳中求进的基调,从财政政策上来看,采取更加积极有效,深化供给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这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货币政策稳健则决定了2017年货币环境的全面宽松不在,同时我们要考虑到美元加息预期的影响,央行或将适度收缩国内人民币流动性,以平衡人民币币值稳定。
1.2总体目标
规划力求创造极富时代特色的个性空间,完善、提升居住小区的功能内涵与景观特征,开发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使之与现代化的都市小区相互融合,创造与城市生活相融合的新概念的住宅小区,并随着土地的转化和就业方式的改变,逐步转化为生态、智能的城市居住小区。
1.3社区可持续发展原则
本小区在规划中我们要坚持两大原则:生态原则、人性原则。
5、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地,应承担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
2.2配置要求
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应不少于15000 m2,使用面积应不低于30000m2; 按照合理布局、形式多样、资源共享的要求,注意动态文化活动与静态文化活动区域合理分割,避免干扰,办公用房和辅助用房应尽量节省,让更多的设施面积用于公益性文体活动。
设计原则
(1)中轴线原则:设计时,在小区的中央布置鲜明的中央绿化景观走廊,形成的纵轴方向景观与建筑围合成的丰富空间。
(2)生态原则:利用室外自然生态环境元素营造出高品质的生态绿地,创造一个健康、向上、耳目一新的生活环境。
(3)美学原则:小区环境设计多种手法并用,硬景和软景相互交融,层次分明,富有季组的变化,以独特的美学视角,创造优美的景观环境。
高铁新城综合生态区
项
目
建
议
书
第1章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高铁新城综合生态区
(2)项目业主:有限公司
(3)业主地址:
(4)拟建设地点:
(5)法定代表人:
(6)项目性质:新建
(7)拟建设规模及主要业务范围
拟投资466600万元于长流地区兴建高铁新城综合生态区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有多层住宅、高品质幼儿园、中小学校、活动中心、商业街区、生态广场等健身设施及公建配套设施。
第
一、产业政策
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明确定位了吉林省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作用。市作为吉林省向南开放窗口,必将带来更多的经济活动增长,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多的流动人口。
二、
1.基本形势分析
2017年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41亿平米,同比增长25.1%,增速较2016年全年提高2.6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销售面积增速基本符合我们前期草根调研的感受,1-2月,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595万平米,同比长16%,较2016年全年下降7个百分点。超预期的主要是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3%(2016年全年增速28%),西部地区同比增长36%(2016年全年增速16%),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幅超出去年全年的增速。
“产业联动”理念。立足产业和城区经济发展,聚集资本、科技、信息、人才等要素,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商业,推动商业集聚集群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功能,既要与主导产业形成联动发展,又能够拉动区域消费。
“凝练特色”理念。特色商业区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提升区域形象为目的,既突出“一站式购物”和“体验购物”等现代商业特色,建立快速便捷、网络化、信息化的商业服务系统,建设最佳的商业购物环境;又能与老城商业区差异化、互补发展,防止过度同构竞争。
(6)党员活动室:建立党员服务站点:
(7)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即电子阅览室,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
(8)图书阅览室:提供图书借阅,报刊杂志阅览服务。
3.商业街区
3.1 规划理念
“区域协同”理念。特色商业区在功能、交通、空间形态等方面要与行政服务区、高铁交通枢纽区、医药高新区区、港务区相协调,实现互补、互赢、共生。
4.出售对象分析
住宅部分:目前现有住宅满足不了城市居民对于舒适、健康的房屋需求。市区住房情况老化,功能型综合住宅区较少。且该地区交通便利,周边环绕高新区、机场、港务区,紧邻哈尼河,自然禀赋优越,区位优势良好,住宅会有巨大得热销潜力。
商业部分:该地区为交通枢纽,具有良好的商业契机,经改造规划后,其商业价值将更为凸显。可以吸引全市范围的投资行业需求。
(4)功能原则:每一景点的设计都极大地考虑人的实用性,做到实用性与美感性相结合。
2.活动中心
2.1功能定位
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由政府主办,以社区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教育、科普、信息等服务的半公益性文化机构。
2、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社区居民集中活动的场所,应坚持政府主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向社区居民提供书报阅读、展示展览、团队活动、党员服务、健身锻炼、科普教育、心理辅导、娱乐休闲、网络信息、慈善互助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尤其应注重设置适合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外来建设者等群体的服务项目。
二、业主简介
三、
1.《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