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考试试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考试试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考试试卷2006 2007 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5分)1. 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创用固体培养基和细菌染色技术的是()A. LeeuwenhoekB. Louis PasteurC. JennerD. Robert KochE. Fleming2. 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 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B. 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C. 破坏细胞膜D. 抑制细菌的酶活性E. 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3. 革兰染色后,G-菌在镜下呈现红色,主要是由于()A. 细菌的等电点高B. 酒精脱色后,结晶紫释出C. 核酸含量少D. 细胞膜被破坏E. 细胞壁通透性降低4. 去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A. 蒸馏法B. 高压蒸气灭菌法C. 滤过法D. 巴氏消毒法E. 干烤法5. 吞噬细胞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时,与下列哪种受体无关()A. 脂多糖受体B. 凝固酶受体C. 甘露糖受体D. IgG Fc受体E. 补体C3b受体6. 关于病毒的吸附,错误的描述是()A. 吸附是病毒与细胞的静电结合过程B. 吸附是宿主细胞表面受体与病毒表面结构成分特异性结合过程C. 病毒吸附宿主细胞可在几秒钟之内完成D. 受体结合的吸附是特异性的,不可逆的E. 受体是组织亲嗜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却不是唯一决定因素7. 真菌的培养特点不正确...的是()A. 常用沙保弱培养基B. 营养要求不高C. 病原性真菌生长缓慢D. 浅部真菌最适温度为22~28℃E. 最适酸碱度为PH 7.2~7.68. 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A. 来源于G-菌B. 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 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 性质稳定、耐热E. 当菌体裂解后才能释放9. 下列哪种病毒不能引起潜伏感染()A. HBVB. HIVC. VZVD. HSVE. EBV10. 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在于()A. 直接灭活病毒B. 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C. 抑制病毒核酸合成D. 抑制病毒蛋白酶的合成E. 抑制病毒的成熟与释放11.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的基因产物促使另一种病毒增殖,此现象称()A. 病毒的干扰现象B. 病毒的互补作用C. 病毒的加强作用D. 病毒的基因重组现象E. 病毒的基因整合现象12. 关于菌群失调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菌群失调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B. 又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C. 可使用生态制剂用于治疗D.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正常菌群成员的耐药性而引发E. 内分泌功能紊乱也会引发13. 欲杀灭芽胞,不宜选用()A. 高压蒸气灭菌法B. 间歇灭菌法C. 流通蒸汽灭菌法D. 焚烧法E. 干烤法14. 紫外线的杀菌机制是()A. 破坏细菌DNAB. 破坏细菌RNAC. 破坏细菌酶类D. 破坏细菌的细胞壁E. 破坏细菌的脂多糖15. 下列哪种疫苗的上市,被认为是疫苗的第三次革命()A. 亚单位疫苗B. 基因工程疫苗C. DNA疫苗D. 合成疫苗E. 转基因植物疫苗16.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下列哪种酶无关..()A. β-内酰胺酶B.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C.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D. 氨基转移酶E. 甲基化酶17. 葡萄球菌与下列哪种疾病无关..()A. 食物中毒B. 假膜性肠炎C. 肾小球肾炎D. 烫伤样皮肤综合症E. 毒性休克综合症18. 无芽胞厌氧菌引起的临床感染不包括...()A. 脓肿B. 败血症C. 组织坏死D. 食物中毒E. 局部炎症19. 关于霍乱,错误的描述是()A. 属于烈性传染病B. 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C. 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D. 病后免疫力短暂E. 接种疫苗后可增加人群的免疫力20. 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性状的描述,错误的是()A. 抗酸染色呈红色B. 专性需氧,生长缓慢C. 菌落粗糙呈菜花状D. 在6%H2SO4或4%NaOH中可存活30minE. 100℃15min才死亡21. 布氏杆菌与结核杆菌的区别是()A. 可在巨噬细胞内生长B. 致病性与超敏反应相关C. 可通过血液播散D. 具有较强的繁殖扩散能力E. 具有荚膜22. 青霉素串珠试验阳性的细菌是()A. 破伤风梭菌B. 肉毒梭菌C. 产气荚膜梭菌D. 炭疽杆菌E. 白喉棒状杆菌23. 患者出现I期梅毒症状,检查病原体应取()A. 血液B. 尿液C. 局部淋巴结抽取液D. 梅毒疹渗出液E. 下疳渗出液24. 支原体与L型细菌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外的一点是()A. 具有滤过性,可通过除菌滤器B.都缺乏细胞壁C. 都对青霉素具有耐受性D. 仍具有致病性E. 需要胆固醇才能生长25. 区别衣原体与支原体最主要的一点在于衣原体()A. 为专性细胞内寄生B. 含DNA及RNA两种核酸C. 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D. 能引起呼吸道感染E. 青霉素治疗无效26. 流感病毒的分型依据是()A. 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B. RNA多聚酶抗原C. 核蛋白和M蛋白D. 血凝素(HA)E. 神经氨酸酶(NA)27. 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注意事项不符..的是()A. 注意疫苗是否失效B. 勿用热水和母乳送服C. 疫苗在运输途中要注意冷藏D. 为避免其它肠道病毒干扰,宜在冬季服用E. 需连服三次,每次间隔一年28. 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有()A. 分娩和哺乳B. 共用牙刷、剃须刀等C. 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 性接触E. 以上均可29. 可高度传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有( )A. HBsAg, HBcAg, HBeAgB. HBsAg, 抗HBe, 抗HBcC. HBsAg, 抗HBs, HBeAgD. 抗HBe, 抗HBs, 抗HBcE. HBsAg, 抗HBc, HbeAg30. 关于抗HBcIgM,正确的叙述是()A. 由HBV的表面抗原刺激产生B. 阳性具有早期诊断价值C. 有抗HBV感染的作用D. 表示患者血液传染性降低E. 阳性表示疾病开始恢复31.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源是()A. 幼猪B. 三节吻库蚊C. 虱D. 蜱E. 螨32. 可引起带状疱疹的病毒是()A. HSV-1B. HHV-6C. HCMVD. HSV-2E. VZV33. 下列对艾滋病病毒(HIV)复制过程,不正确...的描述是()A. gp120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B. 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C. 病毒直接进入宿主细胞D. 形成前病毒DNAE. 前病毒复制、装配、释放34.狂犬病病毒是一种()A. 嗜神经性病毒B. 亲皮肤黏膜性病毒C. 亲呼吸道黏膜性病毒D. 亲多种组织细胞性病毒E. 导致病毒血症为主的病毒35.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新生隐球菌的致病特征()A. 皮肤与黏膜感染B. 外源性感染与条件性感染C. 继发于流感或支气管肺炎等呼吸道感染D. 血行播散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感染E. 引起肉芽肿性炎症二X型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5分)1. 真菌的繁殖方式包括()A.芽生繁殖B.裂殖繁殖C.分枝繁殖D.萌管繁殖E.隔殖繁殖2. 对于过氧乙酸的描述,正确的包括()A. 是强氧化剂B. 易溶于水C. 对细菌芽胞有杀灭作用D. 对病毒有杀灭作用E. 稳定性差,刺激性强3. 临床常用的干扰素诱生剂包括()A. 卡介苗B. 聚肌胞(PolyI:C)C. 短小棒状杆菌D. 甘草甜素E. 芸芝多糖4. 下列细菌中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包括()A. 痢疾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变形杆菌D. 副溶血性弧菌E. 产气荚膜梭菌5. 下列哪种抗体对机体有保护性()A. 抗-HBeB. 抗-HBcC. 抗-preS2D. 抗-HBsE. 抗-preS1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10分)1. 微生物按其结构特点不同,分非细胞型微生物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型微生物。

2. 细菌的脂多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其中___________是内毒素的毒性所在。

3. 病毒核酸的主要功能除主导病毒复制以外,还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 高压蒸气灭菌是在___________蒸气压力下,温度达到___________,维持___________分钟可杀灭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5. 消毒剂中的___________类消毒剂,可与细菌酶蛋白中的-SH基结合,转变为___________基,导致酶的活性丧失而使细菌死亡。

6. A群链球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又被称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是人类___________疾病的主要致病物质。

7. 衣原体在细胞内具有独特发育周期,存在两种形式,其中具有传染性的是___________,无传染性的繁殖型为___________。

8. HSV-1主要潜伏的是人类___________神经节,HSV-2主要潜伏的是人类___________神经节。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 L-型细菌2. BCG3. 念珠菌病4. 外斐反应5. Dane颗粒五简答题(共计20分)1.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包括很多方面,生物拮抗作用是其主要作用之一,拮抗作用是从哪几个方面形成的?(3分)2. 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应从哪几个方面采取措施(4分)3. 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比较,湿热灭菌效果更好些,原因是什么?(3分)4.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感染类型,简述形成持续性病毒感染的因素有哪些?(5分)5. 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检测是目前医学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被称之为乙肝病毒五项检测,请问检测的意义..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5分)六论述题(试题1为学生必答题,试题2、3请任选其中一道题作答,共计15分)1. 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已成为医学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你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采取哪些措施和策略,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8分)2. 微菌落及生物膜的问题是现代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治疗难度较大,试述这是为什么?(7分)3.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越来越引起医学临床的重视,感染后极易慢性化。

试述HCV对人体的损伤机制主要包括哪些?为什么感染易慢性化?(7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