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培训课程
17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组织特征
重点的 目标
Ⅰ 创业阶段
生存
Ⅱ 集合阶段
成长
Ⅲ 正规化阶段
声望,稳定性扩大市场
Ⅳ 精细阶段
独特性,完 善的组织
正规化 程度
非正规化
初步正规化
正规化
正规化
组织形 式
集权程 度
高层领 导风格
奖励方 式
直线制
个人集权
家长式 凭个人印 象和感情
职能制 上层集权
职能制或事业部制 有控制的分权
▪组织生命周期对组织结构的影响(13—20)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组织结构的特点 ❖对行政性机构的评价
▪ 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企业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部门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部门间工作流程的依存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12
企业的生命周期
▪ 概念:在企业成长过程,如同人的成长要经历幼年、青年、中年、 老年等阶段一样,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每一阶段上,都具有 独特组织特征和不同的组织危机,企业的这种成长过程和阶段, 称之为企业的生命周期。
▪ 决策分权化程度: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分权将增加
▪ 人员结构 :
专业人员的比例上升 中高层行政人员的比例下降
▪ 结构的复杂性: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组织结 构越来越复杂
纵向复杂性 横向复杂性
5
某汽车配件厂组织结构图
厂长
生生生 产产产 一二三 组组组
6
财务科 技术检验科 生产经营办公室 技术开发办公室 教育行政办公室
3
组织规模的含义
对企业规模的衡量,可以用多种指标,常 用的有:职工人数、企业生产能力(年产量)、 年销售额、企业投资额等。
在组织设计中,80%以上的组织理论研究 者认为,组织规模主要是指一个组织内拥有职 员的人数。
4
不同规模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别
▪ 结构的正规化程度:大型企业的正规化程度通常要高 于小型企业
小型企业 少 少 低 低 低 少 小 小 大
大型企业 多 多 高 高 高 多 大 大 小
10
各特征因素间的关系
规模增大
分工细化
专业人员 比例提高
对协调的 需要增加
层次增加 分权增多
对标准化的 需要增大
正规化程度提高
领导人员比例下降
11
今天的话题
▪ 组织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组织规模的含义 不同规模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别
▪ 组织生命周期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组织结构的特点 ❖ 对行政性机构的评价
▪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22—36)
❖企业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部门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部门间工作流程的依存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21
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概述
技术——用来使组织投入转变为组织产出的工 具、技能和行动。
❖工作活动的可分解性:生产或工作活动是否可以分 解为具体的工作阶段和工作步骤。
28
佩罗部门技术框架
低
可分析性
执行性艺术 贸易 精细产品 制造
技艺性
销售 文秘 描图 审计
例行性
部门技术
大学教学 一般管理
战略计划 社会科学研究 应用研究
非例行性
法律 工程 税务会计 一般会计
工程性
多样性
29
高
高
低
部门技术类型与组织结构特征的关系
某机械厂组织结构图
厂长
副厂长
总师办
经营决策办 经营销售部 产品制造部 技术开发部 质量保证部 人事教育部 后勤部
职工医院 基建科 行政科
教育中心 保卫科 劳资科
用户服务科 计量科
质量管理科
锻冶科 工艺科 技术管理科
供应科 运输科 协作科 生产科
销售科 计划科 财务科
信息管理中心 企管科
动力车间 实验车间 模型车间 铸造车间 铸钢车间
3、技术对结构有影响,但不如伍德沃德研究资料表现得那么明显。
4、指出服务业区别于制造业的特点:见下表
26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结构特征比较
组织结构特征 1.地区上的分散性 2.任务界限
提供服务 是
不严格
3.技术职员的专业化程度
高
4.技术的重点 5.决策集权程度 6.规范化
人际关系 低 低
提供产品和服务 一般 一般 中等
机械
连续加工 6 10 15 高 高 低 低 高 低
有机
25
企业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3
阿斯顿小组对技术的研究
设备自动化程度
▪ 工作流程一体化 Workflow Integration
操作流程刚性 衡量准确程度
▪ 主要结论:
1、制造企业工作流程一体化程度高于服务企业。
2、随着工作流程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企业的官僚化特征也随之增加。
▪ 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汤普森(James Thompson)从 组织内各个部门技术间相互联系的角度来分析技术, 并揭示技术与组织结构的相互联系。他把技术分为三 大类型 : ❖集合性依存 ❖序列性依存 ❖互惠性依存
31
集合性依存技术
特点:各个部门都可以独立地工作,彼此间没有什么生 产技术上的联系,他们分别地为企业作出贡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存性 程度最低。如麦当劳餐厅和银行的分支机构
技术和人际关系 中等 中等
提供产品 不是 严格 低 技术 高 高
27
部门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对部门技术有重大影响的框架是由美国的管理学家查 尔斯·佩罗(Charles Perrow)
▪ 佩罗提出两个指标作为划分部门技术类型的依据:
❖任务的多样性:该部门工作中事先未曾预料到(或 规章中没有规定)的新事件发生的频率
8
高
Y2 X2
布劳关于组织规模影响组织结构程度分析图
Y1 X1
组织结构差异化程度
低
600 700
2600 2700
组织规模
9
组织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结构要素 1.管理层次数目 2.部门和职务数量 3.分权程度 4.技术和职能的专业化 5.正规化程度 6.书面沟通和文件数量 7.专业人员比率 8.文书、办事人员比率 9.中高层行政人员比率
需要正规专业 教育
适中
需要专业教育 和工作经验
窄
适中 横向的 口头的
适中 书面的 口头的
低 横向的 口头的
训练和会议
报表和会议
明确责权目标、 会议
质量
可靠性和效率
质量
机械性
偏向有机性 偏向有机性
有机性
30
部门间工作流程的依存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依存性——各个部门间在完成任务中彼此对资源(人、 财、物、信息)的依赖程度。
▪ 解决方法:实行协作、团队的新观念,实行更具柔性 和灵活性的管理
16
精细阶段
▪ 主要特点:
注意通过小组的群体活动来迅速解决各种问题,该小组由各职能部 门人集合;
常常采用矩阵的组织结构; 削减公司总部职员,分派到各个小组中去,起咨询作用而不是现场
指挥。 物质奖励是依据小组的工作成绩,而不是个人成绩。 在整个组织中鼓励创新精神,反对僵化、守旧。
产技术)
23
企业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2
伍德沃德的一些重要发现:
(1)技术的复杂性越来越高,管理层次的数目、经理人 员同全体职工的比例、大学毕业的管理人员所占的比 重等都明显增加
(2)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随技术复杂性程度的提高出 现增大的趋势。
(3)工人技能水平逐步提高。
(4)组织刚性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
职能制加矩 阵结构
有控制的分 权
有权威的指令
分权
参与
个人印象和制 有正归的考核和奖励制度, 系统考核,
度各半
不靠个人印象和感情
按小组奖励
18
企业的生命周期与组织结构
大
新的危机
再发展
领导危机
自主危机
文牍主义 危机
靠合作 而成长
靠分权、 协调而成长
靠指导而成长
稳定 衰退
规模
靠创造力而成长
1.创业阶段 2.集合阶段
亲自监督。 职工之间的沟通开始采用正式的、书面的沟通方式。 公司经理及其高级助手掌握各项指挥、决策权利,下层管理
人员只能是职能专家,执行命令,没有自主权。
▪ 危机:缺乏自主权危机
▪ 解决方法:实行分权,并在分权后强调管理的正规化, 以寻求适当的控制和协调。
15
规范化阶段
▪ 主要特点:
实行分权制的组织结构,日常的生产经营权下放到由较低的 管理层次来行使。
▪ 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葛瑞纳教授(Larry E.Greiner)在《组 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概 念,划分为5个阶段。
▪ 1983年美国的奎因(Robert E.Quinn)和卡梅隆(Kim Cameron) 在《组织的生命周期和效益标准》一文中,把组织生命周期简化 为四个阶段:创业阶段、集合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阶段。
▪ 主要危机:领导危机
▪ 解决方法:创业人学会当管理者或聘请一名新的优秀 领导人。
14
集合阶段
▪ 主要特点:
建立按职能划分的组织结构,人员有较明确的职责和分工。 主要的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来。如建立起比较正规的会计制
度,采购、销售、仓库管理也有相关的管理制度。 初步建立职工的激励制度和工作标准。以部分代替领导人的
高层管理主要从事经营战略和重大的财务、人事决策,以及 处理公司的例外性事物。
组织结构强调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规章制度得到进一 步健全并得到严格的执行。
对下级职工的考核和激励,不凭领导者个人的感情和印象, 而依靠正规的、客观的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