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体系基本知识讲义PPT课件(19张)

环境管理体系基本知识讲义PPT课件(19张)

“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 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的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3年6月成立 TC207专门负责制定环境管理标准
ISO14000:1996 idt GB/T24000-1996 ISO14001:1996 idt GB/T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2.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本标准的总目的: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
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环
境管理体系是针对众多相关方和社会对环境保 护的不断发展的需要)Leabharlann 特点:预防与持续改进相结合
广泛适用性
灵活性
兼容性
自愿性
3.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必要
✓ 有利于开展组织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技术和开 发新产品等清洁活动,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 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废物处置费用, 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组织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自 觉遵守法律法规的主动性;
✓ 有利于组织更容易招募员工,吸引高素质的人 员加盟。
二、ISO14001标准要求的理解要点
术语: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 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
注:
环境因素: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六种状态——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
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 使用、社区问题和其他地方性的环境问 题
三、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相关环境法律法规:
锅炉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
✓ 可以调动组织防治污染的主动性,加大环境保 护的投入,改善环境绩效;
✓ 有利于组织约束自己的行为,降低发生事故的 风险,提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 有利于增进组织与周边居民、社区和相关方的 相互了解,改善相互关系,特别是与政府机构、 金融机构的关系,使组织更容易取得财政支持, 有利于组织获得各种许可和授权,促进组织自 身的发展;
DB11/139-2002 GB13457-1992 2002.03.15实施 DB11/121-2003
相关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可能影响环境 的建设项目包括工程建设、区域开发和 建设规划,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的可行 性研究阶段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其内 容涉及环境影响、防治方案等),并规 定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 才能进行建设的制度。
✓ 我国面临非贸易壁垒的性压力——现在以环境保
护为名的绿色壁垒是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 最大障碍和阻力。
✓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式——七在重点流域地表水 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供 需矛盾;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是世界 三大酸雨区之一;城市噪声扰民;固废污染; 扬尘、沙尘暴等等。
✓ 我国大力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保护环境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五计划明确规定要 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过程,目的是要求组织 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持续改进示意图
PD CA PD CA PD CA
环境管理体系(EMS)模式
持续改进
4.6管理评审
4.5检查与纠正措施 4.5.1监测和测量 4.5.2不符合、纠正与预 防措施 4.5.3记录 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1.产生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遇到 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 雨污染、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严重、 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等等。
20世纪90年代后这些环境问题变得 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及到人类社会的健 康生存和发展。
1972年6月5日决定定每年的6月5日
为世界环境日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 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 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5 个重要文件,其中《21世纪议程》中正 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环境管理体系
基本知识讲座
内容提要
ISO14000概述 ISO14000标准要求理解要点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 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ISO14000概述
1. 产生的背景 2.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3. 实施ISO14000筇系列标准的必要性 4.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可获得的益处
4.2环境方针
4.3规划(策划) 4.3.1环境因素 4.3.2法律与其它要求 4.3.3目标与指标 4.3.4环境管理方案
4.4实施与运行 4.4.1组织结构和职责 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4.4.3信息交流 4.4.4环境管理体系 4.4.5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可获 得的益处
✓ 消除绿色壁垒,提高组织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 的竞争力;
✓ 表明组织已达到“一控双达标”的基本要求, 树立组织公众形象,提高信誉和知名度,扩大 市场份额;
✓ 有利于组织提高整体素质和增强环境管理意识, 有利于组织的生产方式和粗放弄管理向效益弄 管理转变;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 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 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污染预防——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 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 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或材料替代等。
➢“三同时”制度——即建设项目中的环 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的“三级五类”: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是由环境质量
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基 础标准、样品标准等组成,环境保护标 准一般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 标准。

1.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 规程, 负责对 施工班 组人员 及分包 方人员 进行有 针对性 的安全 技术交 底,履 行签字 手续, 并对规 程、措 施及交 底执行 情况经 常检查 ,随时 纠正违 章作业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