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读“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会入情入境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朗读并进行创造想象的过程中,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渗透珍惜友情、信守诺言、保护环境的教育。
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抓住鸟儿和树的对话,以及鸟儿找树时的心情,引导整体把握鸟儿的情感变化,感悟生死不渝的友情。
2、学习难点:通过想象鸟儿两次“看”灯火而引发的补白,进一步体会鸟儿对树的无比深情和留恋,感悟伟大的友情及对诺言的信守。
教学准备课件带双面胶的树叶若干小鸟头饰教学重点、难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读1.看,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教师画树、贴鸟儿】,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你听,【播放鸟叫】这只美丽的小鸟又开始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了,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写了一篇美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2、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学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3、下面看一下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师出示目标】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自学生字词:看,这是本课的生字词,下面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选出生字的正确读音。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小组合作、或者通过看书或查字典来解决。
【学生在作业纸上选生字读音】谁来读读?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教师点名读】【学生齐读】2、初读全文接下来,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通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屏幕出示的练习题。
(课件出示)【教师巡视,学生读书3分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还要回来唱歌给他听)。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树不见了),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树根)、(大门)和(小姑娘),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唱起了去年的歌)。
【点名回答】三、抓住重点,反复诵读过渡: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已经能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你们真了不起,那么这篇童话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小鸟、大树、树根、门、小姑娘)她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呢?(4次)四次对话,构成了我们这个童话故事最重要的内容。
以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这也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
下面请你们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用直线划出大树、树根、门、小姑娘说的话。
【学生读书、勾画句子】1、感悟在一起的快乐: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
第一次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大树和鸟儿)正如开头描述的那样(出示第一自然段),【点名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读的真好,那个词最能体现出鸟儿和树的深厚感情?(天天)再点名读(读出天天的感觉)。
过渡: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日子!,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师引读。
【学生齐读】2、体会分别的依依不舍。
(1)可是,冬天到了,小鸟必须离开树,到很远很远的南方去。
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地惜别。
于是有了第一次对话。
树对鸟儿说……鸟儿说……【学生串读对话。
】【教师出示对话】(2)指导朗读:问“大树”:大树,你舍得小鸟离开吗?生:不舍得。
师:怎样读才能读出依依不舍的语气?【教师范读】(听老师读一遍),看着老师的脸,注意:表情、语速。
该生再读。
师:你会信守承诺回来唱歌给树听吗?生:会。
师:肯定吗?带着这种语气读。
(3)同桌分角色练读。
【同桌练读】(4)请一对同桌读对话(5) 男女生分角色读过渡: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女孩子读小鸟。
体会一下,好吗?【学生分男女练读】四、品读赏读,深入领悟1、品读其它三组对话。
过渡:一对好朋友在依依惜别中做了约定,他们期待着明年再相见。
冬去春来,鸟儿信守诺言,飞回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在那里。
重复。
【教师擦去树枝,留下树根】孩子们,此时此刻,鸟儿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难过、着急、决心找朋友)(1)小组内选角色练读对话: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教师出示3组对话】这三组对话,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来练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
【学生自由练习】(2)、指定一个小组读,问: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小鸟应该读得更焦急些。
我觉得这样子还不够焦急。
)(3)练读鸟儿的问话:鸟儿为了苦苦寻找好朋友大树,应该一次比一次焦急、难过才行!那这样,我们专门练习一下小鸟说的三句话。
幻灯片出示小鸟说的三句话。
【教师点名读】(4)角色扮演,体验感知。
是啊!小鸟焦急地寻找着她的好朋友大树,那么我们谁愿意来做一回小鸟?把这令人感动的场面表演出来呢?就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
明白吗?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
同学们演译得很认真,特别是小鸟你一定觉得非常疲惫吧?辛苦了小鸟!【学生角色扮演】五、揣摩写法,迁移运用1、想象鸟儿的真情告白:师:在鸟儿和我们的努力下,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
引读——【教师屏幕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鸟看了灯火几次?(两次)谁都知道,鸟儿为了这一刻历尽了千辛万苦,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等待,现在却只能“看”。
就这样静静地看着,默默地看着,我们仿佛听到了他和大树之间的交流。
下面借鉴本文大量的对话描写,展开你的想象,在作业纸上写出此时鸟儿的真情告白吧。
【教师播放音乐】出示句子:“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出示句子:“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学生拿出作业纸,想象、练笔2分钟】【学生交流】(1她在看,在辨认:2终于找到好朋友的化身时,他心中有着一丝欣慰,他好像在说好朋友我来了,终于找到你了,3我来给你唱歌了)(不忍心离开;我永远记得你;希望来世再见). 2、【教师总结】:多么深情的话语!带着这种深情和不舍,小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最珍贵的东西,这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友谊、诺言)(引导:最珍贵的情感——对友谊的珍惜;对约定、诺言的信守)【教师板书】:珍惜友谊、信守诺言。
3、同学们,课文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一篇美丽的童话的读者,你肯定还有话要说。
(幻灯片:比如说对伐木人、大树、小鸟、作者、自己……)想对谁说,就对谁说。
【学生交流】: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
4、你们有这么多的感受,令老师很感动,去年的这棵树也被你们深深感动了,它拼命的吸取水分和养料,拼命的生长,【教师画大树】,终于他又发芽了,而且渐渐长大了。
孩子们,让我们也来帮帮他,好吗?请把你手中的树叶贴在大树上,让他更加茂盛好不好?【学生贴树叶】孩子们,你们看,大树已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鸟儿也来了,你听,他又唱起了欢乐的歌!向我们表示感谢呢?5、你们喜欢这篇童话吗?老师再介绍一些新美南吉的童话,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多读读。
希望童话中的美好情节伴随你的一生。
下课!《去年的树》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9-10岁之间,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对感性的文章特别容易受感动。
加上本班学生是从三年级带上来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在阅读方法上,本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能边读文章边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表情达意的。
他们对童话的阅读也有一定的基础,对童话这种文体,并不陌生。
他们在生活中读过童话、听过童话,有的还讲过童话,而且在三上27课《陶罐和铁罐》、三下19课《七颗钻石》的学习中,学生也已与童话亲密接触,对童话有一定的感知。
因此学习《去年的树》所在的“中外童话”主题单元,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的利用学生自己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加上本课生字词不多,即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难度。
因此,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应该都比较容易。
但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很容易联想到环保的主题,而对于课文展示的小鸟的执着追寻、对诺言的尊重、对友情的珍爱往往不容易把握。
那么重点就放在了怎样抓住四次对话及鸟儿的表现朗读感悟课文所揭示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上。
所以从小鸟的四次对话中,感悟“信守诺言,珍爱友情”需要深入启发引导,帮助他们在平淡的语言中体会深挚透明的美。
教学本课我将采用引导发现与主体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适时的点拨引导,理解文本的内涵;巧妙的拓展延伸,深化情感体验。
学习时,采用课前自学尝试、课上自读感悟、小组角色体验、全班合作交流等学习策略,注重学生与文本、读者与作者,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及生成,共享愉悦的教学过程,努力营造和谐的对话环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
《去年的树》评测练习效果分析一、自学生字:用横线标出生字的正确读音:融化(róng gé) 剩下(shèng chéng)伐木(fádài) 煤油灯(méi móu)【效果分析】本课要求认会的生字不多,加上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所以此题学生正确率很高,达到了98﹪以上,可见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很轻松。
二、根据提示完成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还要回来唱歌给他听)。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树不见了),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树根)、(大门)和(小姑娘),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唱起了去年的歌)。
【效果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设计此题的根据。
由于本班学生是自己从三年级带上来的,在三年级时就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所以,初读课文后根据提示完成主要内容的概括,效果不错,95﹪的学生能快速、准确的完成。
三、抓住重点,反复诵读、深入领悟文中的四次对话,采取师生串读、点名读、范读、同桌分角色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表演等形式体验鸟儿与树在一起的美好和分别时的不舍、鸟儿的苦苦追寻及对树的那份真挚的友情。
【效果分析】本文的语言朴素平淡、情节简洁明快,由四次对话构成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课文说明的道理,都通过这四次对话及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