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水资源学作业答案

2017年水资源学作业答案

2017水资源学作业答案1、关于有效降水量的正确表述是(C )A. 降落到农田中的全部雨水B. 被农作物实际吸收的雨水C. 渗透到作物的根系层可被作物吸收的雨水D. 透过根系层继续向下渗透的雨水2、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位置是( D )A. 长江三峡水库B. 长江干流的宜昌C. 长江干流的武汉D. 汉江的丹江口水库3、岩溶地区的地下水多为硬水,其原因是( C )A. 岩溶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中有很多的泥沙B. 岩溶地区的水被严重污染C. 岩溶地区地下水的碳酸钙含量较高D. 岩溶地区地下水的PH值较高4、关于给水性的正确表述是( B )A. 岩石容水性好给水性就好B. 给水性大持水性就差C. 给水性好的岩石透水性就一定好D. 给水性差持水性就差5、关于正常年径流量的正确含义是( D )A. 正常年份的年平均流量B. 概率为50%的年径流量C. 已有资料的多年的平均流量D. 一条河流所有年径流量的平均值6、农作物生长期的需水量是指( D )A. 农作物生长期的蒸发量B. 农作物生长期地名蒸发量加农作物的蒸腾水量C. 蒸发量加蒸腾量减去降水量D. 蒸发量加蒸腾量减去有效降水量7、农业污染是污水治理中最困难的问题,其原因是( A )A. 对污染物的收集很困难B. 农药和化肥是有毒的污染物C. 农药和化肥的污染浓度很大D. 农药和化肥是一种难分解的物质8、以下水体按循环周期从长到短的排序是( C )A. 河水、地下水、极地冰川、湖泊B. 极地冰川、地下水、河水、湖泊C. 极地冰川、地下水、湖泊、河水D. 湖泊、极地冰川、地下水、河水9、世界上主要可用水资源(河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的总量占淡水资源的(A )A. 0.34%B. 0.25%C. 0.84%D. 0.26%10、我国水资源的产权应属于(A )A. 国家所有B. 开发商所有C. 使用者所有D. 承包商所有11、一个地区有丰富的地下水,但不能作为城市的供水水源,其原因是(A )A. 透水性太小B. 持水度太小C. 容水度太大D. 给水度太大12、在中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B )A. 西藏的察隅B. 台湾的火烧辽C. 四川的雅安D. 海南岛13、湖泊中的静态水量是指(D )A. 湖泊中的全部蓄水量B. 湖泊中最高水位时的蓄水量C. 湖泊中多年平均蓄水量D. 湖泊中最低水位以下的蓄水量14、重现期为50年的干旱年,年径流量的频率是(B )A. 2%B. 5%C. 98%D. 95%15、动态水资源是指(C )A. 流动的水体B. 不断变化的水体C. 一个水文年能得到补充的水量D. 循环中的水体16、冰川在全球环境中的作用有( BCD )A. 在全球不断变暖的情况下,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水量将会持续增多。

B. 在新疆干旱地区的绿洲,其水源主要来自于冰雪融水。

C. 冰川是地球上的一大冷源,可调节全球的气温。

D. 冰川给一些江河提供了水源17、关于重现期与频率的正确换算是( BC )A. 重现为50年的多水年,其频率为5%。

B. 重现为50年的少水年,其频率为98%。

C. 频率为95%时,重现期为20年的少水年D. 频率为2%时,重现期为20年的多水年18、按水资源的确定原则下列可确定为水资源的有( AC )A. 河流中的正常水流B. 深层地下水C. 浅层地下水D. 暴雨洪水19、在西北干旱地区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ABD )A. 地下水位下降B. 湖泊干枯C. 冰川后退D. 草场退化20、在预测工业需水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BCD )A. 工业的总产值B. 工业用水的标准C.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D. 工业的产业结构21、农作物灌溉需水量的预测方法是( ABCD )A. 水资源量的调查B. 需水量的预测C. 地区水资源的供需分析D.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22、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有( BCDE )A. 全国的河川径流量很少B.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面积太多C. 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偏少D. 水土流失严重E. 水质污染严重23、关于河川径流系数的正确论述是( ABD )A. 在同一降水条件下山区大于平原。

B. 在同样地形条件下湿润地区大于干旱地区。

C. 大流域大于小流域。

D. 城区大于郊外24、农业生产给水资源带来的影响是(ACD )A. 引水灌溉使地表水减少B. 加大了地面蒸发量使降水增多C. 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枯竭D. 农药和化肥带来水质污染25、确定农作物的灌溉定额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CD )A. 农作物的生长期B. 所在地的降水量C. 生长期的蒸发量D. 农作物的类型及特点26、岩石水理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D )A. 容水性相同条件下给水性强持水性就差B. 给水性好透水性就好C. 容水性大给水性就好D. 透水性差持水性就强27、预测一个地区未来工业用水的指标有(ABCD )A. 工业生产总值B.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C. 工业生产技术D. 万元产值的用水量28、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是(ACD )A. 直接需水量的增多B. 使降水量减少C. 人口增多间接的需水量也增多D. 人口增多使水污染加剧29、水资源的特点有(ABD )A. 多样性B. 时空分布的差异性C. 不可再生性D. 周期性E. "E:利用上的单一性"30、确定城市工业用水量时应考虑的因素是(ABC )A. 工业的类型和生产技术B. 工业生产的规模C.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D. 当地的降水量31、水资源有生态功能和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很明显的水体有(AB )A. 大气中的氺B. 土壤中的氺C. 河流中的氺D. 湖泊中的氺二、判断题32、南方湿润地区河流年径流量的离差系数比北方的河流大。

(B)A.√B.×33、三峡水库蓄水后会使当地的降水量明显的增多。

(B)A.√B.×34、在干旱少雨的地区大片的植树造林会造成更加干旱。

(A)A.√B.×35、因水被污染造成鱼类死亡的水体称为死水。

(B)A.√B.×36、地下水与地表水一样对污染物有很强的自净能力。

(B)A.√B.×37、化肥的大量流失会引起水中的硝酸盐增多。

(A)A.√B.×38、在上世纪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的降水量减少。

(B)A.√B.×39、三峡水库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水质的污染。

(B)A.√B.×40、新疆地区北疆的降水量大于南疆的原因是北疆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A)A.√B.×41、有效降水量是指渗透到地表以下的降水量。

(B)A.√B.×42、用人均占有水量就完全能说明这个地区的水资源是否紧缺。

(B)A.√B.×43、气温变暖在一个时段内将会使塔里木河的水量增多。

(A)A.√B.×44、一个地区的水资源量等于河川径流量加上地下水的储存量。

(B)A.√B.×45、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降雨强度无关。

(B)A.√B.×46、我国北方主要是资源性缺水,而南方是水质性缺水。

(A)A.√B.×47、海水水位上升表明陆地水的收入量小于支出量。

(A)A.√B.×48、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

(A)A.√B.×49、农作物的需水量包括生理需水量和生态需水量。

(A)A.√B.×50、一个地区的入境水量应全部计为该地区的可用水资源。

(B)A.√B.×51、静态水量和动态水量都是可开发的水资源。

(B)A.√B.×三、问答题52、农业生产对水资源有何影响?答:(1)、引河水灌溉,使河水流量减少,甚至干枯:如黄河流域的引黄灌溉工程和塔里木河的引水灌溉工程都引起河流的断流和干枯。

(2)、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多数灌溉用水是抽取地下水,尤其在平原地区,抽水井引起地下水位下降。

(3)、农业生产带来的水质污染: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化肥和农药中的一半都被雨水带到了河流和湖水中,造成水质污染。

53、工业生产对水资源有何影响?答:(1)、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引起水资源的紧缺。

(2)、工业和城市用水的要求较高,一方面水质要求高,生活用水一般要在二级或三级水以下,工业用水也有专门要求,如造纸、食品等工业对水质都有特殊要求(比农业用水要求高)。

另一般方面供水的保证率高,必须保证稳定供水,尤其是城市生活用水和特殊工业的用水,而农业用水的保证率相对较低。

(3)、工业和城市用水的污水排放量大,污染严重:一般情况下工业和城市用水的80-90%都以污水形式排放到河流及湖泊中,这些污水是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尤其是工业污染的危害十分严重。

(4)、工业生产和城市对降雨水质的影响:大量的污染气体,进入大气中,对空气产生污染,污染物可通过降水带到地面,引起水源污染。

其污染形式主要是酸雨。

54、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有何影响?答:(1)、人口增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减少:地球上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尽管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更新量是有限的。

人口的增长必然引起人均占有量的减少。

(2)、人口增多,需水量增大:据测算一个人一年的用水量为500-800 m3,包括直接用水(生活用水)和间接用水(食品及其它物品生产中的用水),人口增加必然增大用水量。

另一方面是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也会增加。

相应的污水排放量也会增加。

55、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答:(1)、引起水分循环过程的强弱变化:因水分循环的过程中有三个环节(蒸发—输送—凝结降雨),这三个环节都是由大气变化来完成,气候变化必然引起水分循环的变化,也就引起水资源的补充量和动储量的变化。

(2)、引起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变化:降水是一种天气现象,也是主要的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必然有降水量的变化,一些地区降水量明显的在减少,另一些地区在增加,降水量在各地区的分布因气候变化而被打乱。

56、解决淡水危机的途径答:(1)、节约用水,主要是农业的节约用水,用滴灌和喷灌等方法代替原有的满灌,可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2)、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水资源的多少确定相应的产业结构,在水资源紧缺区发展需水量少的产业。

(3)、减少水质污染,主要是减少对江河湖泊及地下水的污染,加大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

(4)、跨区域调水,为了解决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可采取区域间的调水。

(5)、科学用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将不断的产生,可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6)、海水淡化,在西亚、中亚和非洲等地已有很多海水淡化的实例,主要是成本太高。

随淡化的成本降低,海水淡化也是解决淡水危机的重要途经。

57、世界上淡水危机产生的原因?答:(1)淡水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严重不均,干旱缺水的内陆地区面积很大;(2)淡水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分布不一致,有的地区人类活动特别集中,而水资源却很少,供需矛盾突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