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表资料分析

图表资料分析

图表资料分析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涉及的图表资料,主要有统计图和统计表两大类一、统计表分析统计表是指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表格。

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例题1】表6-1是某一年几个国家农作物自给率的统计表(自给率即某种农作物本国1.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A.五个国家中麦产量最高的国家是法国B.丹麦和法国的薯类产量相等C.西德的肉产量与麦产量相等D.以上三种结论都不对2.丹麦本国肉产量是总供给量的几倍?A.3.51倍B.2.51倍C.4.51倍D.不能确定3.五类农作物都不能完全自给的国家是:A.法国B.西德C.苏联D.丹麦4.五类农作物都能完全自给的国家是:A.法国B.西德C.苏联D.丹麦【解答】首先要理解统计表的要求,理解自给率的概念,即某种农作物本国产量与总供给量的比例。

由此可知,表中所提供的数字是自给率,是百分数,因而所有数字都是相对数而非绝对数,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题1中选项D为正确答案;题2中选项A为正确答案;题3中选项B为正确答案;题4中选项D为正确答案。

【例题2】1.下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苏联(前)C.美圉D.印度2.下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所占本国就业总人数比重最小的是:A.中国B.苏联(前)C.美国D.印度3.表中所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所占本国就业总人数比重最大的是:A.苏联(前)B.法国C.印度D.以上三个国家均不对4.意大利从事非信息业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多少?A.35.5B.35.5%C.64.5D.64.5%5.美国从事信息业的人数比苏联(前)多多少?A.320.5万人B.330.5万人C.330.6万人D.330.4万人【解答】正确答案1.A 2.A 3.D 4.D 5.C首先要弄明白统计表的内容。

这张统计表罗列的是中、美、日等国的就业总人数及信息业从业人数,因为有一个信息业所占比例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弄明白,这里面不仪涉及绝对值,更有相对值的比较,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往下看题。

我们发现,从中国到意大利这六个国家的信息业从业人数大体上按一个递减的顺序排列,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做出第一题,选中国。

第一题是绝对值的比较,但到了第二题,出现了相对值的比较,比的是信息业从业人数占本国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不过,这个题还是比较容易的,它给出了具体数字,不需计算直接比较就可以。

第三题及第二题是同二种题目,只不过问的是比重最大的而已。

第四题开始进入计算环节,它已经不是直接的比较,而是要求考生对所给的相对值进行简单的一步处理后,得出答案。

需要理解的是从事信息业和从事非信息业的比值之和为“1”,这就容易做了。

最复杂且较难的是第五题,因为他已经涉及了第二步的比较处理,首先需要将美国与苏联(前)的从事信息业的人数找出来,然后进行比较计算。

这一过程要求敏锐地搜寻所需数据和进行精确的量化比较。

但只要细心,就没问题了。

【例题3】1.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年里,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A.71.8%B.70.5%C.69.6%D.73.1%2.同上一年相比,大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比例有下降的是:A.1982年和1983年B.1983年C.1982年D.1985年3.假定有一个地方,表中各项指标与全国完全一样。

1986年,该地区有大学生1万人,则该地区总人口是多少人(精确到万)?A.580万B.582万C.565万D.586万4.大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比例最低的一年的每万人口学生总数,比这个比例最高的一年的每万人口学生总数多多少人?A.523.7B.516.7C.523.7万D.516.7万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1978年到1987年,大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多B.从1978年到1987年,大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比例每年都在上升C.从1978年到1987年,各级学校在校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每年都在下降D.从1978年到1987年,全国小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减少【解答】正确答案1.C 2.C 3.C 4.B 5.D近两年资料分析中所给出的题型,有许多是牵涉到人口的复杂数据的题型。

这类题,数据相比较而言,比较复杂,例如本题,就给出了十组数据。

这些数据,相互关联,彼此相差又不是很大,就视觉显示上,容易混淆,因而许多人一见这种题就“烦”,面对这种题就会产生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就题本身而言,这是资料分析中比较复杂又容易出错的一种,限于时间的紧张性和考生不同的心理素质,这类题有时会起到“一题定江山”的作用;遇到这类题不慌的人,大多成绩不会差,而一旦慌,则不但本题分数尽失,连前面的题也可能因心理状态不良而在检查过程中改错。

实际上,做题,尤其是做复杂题,要求的是一个“稳”字。

题中所给的数据虽然不少,但落实到具体的一个个题目中,大多数情况下涉及到的不会超过两组,只要不看错,不粗心,分数应该是可以拿的。

至于那一两道涉及整体数据的题目,不能像“老虎咬天”一样,而要像上台阶一样,一步步地做,各步骤联起来就可以形成最后答案。

当然,这对计算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

从第一题来看,主要分两步做:第一步,通过对大学生十年来不同数据的比较,找出具体在哪一年大学生在每万人口中最多;第二步,找在这一年的一组数据中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为C。

这一题没什么特别要求,只是要找数据的时候一定要准,一旦出了差错,努力就白费了。

第二题同样是一个全组数据作比较的问题,它要求首先在统计表中找出大学生所在一组的数据,然后进行逐个的比较。

这类题可以用比较排除法来做,即从上到下两个两个比较,数字小的去掉,看这组数据的变化趋势,然后得出答案为C。

第三题是一个纯计算的题。

在实际的统计表中,这类问题往往最常见。

但是,做这类题,需要对统计的具体计算方法有所把握,懂得数字和比例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要明了这一点,在1986年这一组中找到大学生所占每万人口的比例,很容易就会得到答案为C。

第四题实际上是综合比较的两次应用,需要在大学生这一项所属的数据中,比较出最大项和最小项,即需要两次运用比较排除法,指出这两个项所在的年份,再将学生总数分别综合后,对得到的两个数字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最后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材料中,除了相对值外,我们需要的并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一种量,这要求必须带有单位,否则,就是可以排除的项。

第五题又是对材料进行量化分析和趋势判断的题,这需要的是对材料的整体把握。

因为需要使用的数据较多,所以本题在这组题目中是最不容易把握的,因为要求的是选择正确的,所以需要一项项地排除。

好在我们已经在上面的四道题中对整个材料及其反映的问题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在做这道题的时候,可以省不少力。

【例题4】表6—4 我国某股票市场产业结构情况1.该股市中,占比重最大的是:A.工业股B.两业股C.公共事业股D.综合股2.1993年上半年与1992年同期相比,该市股本总额增加了多少?A.134.65亿元B.9.44亿元C.125.2l亿元D.121.51亿元3.1992年上半年,尚未上市的股票是:A.工业股B.商业股C.地产股D.公共事业股4.1993年上半年与1992年同期相比,地产股比重增加多少?A.15.79B.9.76C.15.79%D.9.76%5.1993年上半年,占比重最小的股票是:A.商业股B.地产股C.公共事业股D.综合股【解答】正确答案,1.A 2.C 3.D 4.D 5.D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股市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深圳、上海、北京等许多城市,都存在股市。

顺应这种形势,近年来许多有关统计表的公务员考试,都以股票市场作为背景材料。

要做好这类题,首先要求对股市及其一般的操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背景知识,对这类题的提问和应对才能有所了然。

如果从未接触过股市知识,做这类题会造成一定的难度。

从第一题来看,这道题考察的是相对值的比较,在相对值已经给出的情况下,这类题是比较容易做的。

第二道题已经变成了绝对值的比较了,需要弄清楚的是,它要求的不是两种股票在同一时期的比较,而是同一股票在不同时期的比较,因而必须找准关联量,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量化处理。

再看第三题,我们对在某一时期未出现的项目的数据习惯用“-”代替,因此,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图表,就会在相应的区间找到正确的答案“D”。

在第四题中,除了对地产股在不同时期的比重进行比较量化处理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绝对值与相对值的表示方式。

一般说,在资料分析中,不带“%”的是绝结值(在项目一格中作过规定的除外),只要出现在供选择的答案中就必须带相应的单位,而相对值只需有“%”即可。

因此,在处置第四题的四个供选择答案中,通过对题意理解,首先可以排除A、B,然后在C、D中选择即可。

第五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只需要找到正确的区间,将其中的数据进行大小的比较即可得出答案为D。

二、统计图分析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

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

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

因此,统计图在统计资料整理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得到广泛应用。

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过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

相比之下,统计图在整个材料分析中是最简单最容易的,它既没有复杂的数据罗列,又不需要逐字逐段地去斟酌语意,通过一目了然的图形,很容易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然而,它要求考生平时对统计图有一定的接触,对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不论什么题,无论它多么简单,假如你从未接触过,都是很难逾越的。

在资料分析测验中解答有关统计图的试题时,既要注意考察图的直观形象,又要注意核对数据,不要被表面形象所迷惑。

【例题1】图6-1是1983-1987年各年年底我国某市人口数示意图(单位:千人)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1984~1987年中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是:A.1984年B.1985年C.1986年D.1987年2.1984~1987年中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A.1984年B.1985年C.1986年D.1987年3.截止到1985年底,该市人口数为:A.37689.9人B.9508.4人C.37689900人D.9508000人【解答】正确答案为1.D 2.C 3.D。

这是一个条形结构图,通过其直观特征不容易觉察出来。

可以通过简单计算来求解,我们通过比较相邻两年问人口数字差可知: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是1987年,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1986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