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24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 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 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②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③,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④ ,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⑤,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⑥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前四句。

(4 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9 分)浩瀚的云海把黄山峰林装扮得犹如蓬莱仙境,置身其中仿佛进入梦幻世界。

它时而和风平浪静的湖水, ,时而轻如丝绢,时而又怒气冲霄。

云海初现时,群山披上了斑澜的锦衣,璀璨夺目,瞬息万变。

当云海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远近山峦,宛若大海中的无数岛屿,时隐时现于“波涛”之上。

此时贡阳山麓的“五老荡船”在云海中显得尤为逼真。

西海的“仙人踩高跷”,在飞云m í漫舒展时,现出移步踏云的奇姿。

黄山的奇蜂、怪石只有依赖飘忽不定的云雾的烘托才显得扑朔迷离,怪石愈怪,奇峰更奇,使它们增添了诱人的艺术魅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 分)璀.璨( ) 烘.托 ( )m í( )漫(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 ”应改为“__ ”。

(2 分)(3)“舒展”中“舒”的意思是,“扑朔迷离”的意思是。

(2 分)(4)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2 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 分)(1)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选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真诚善良B .《五猖会》——父亲——封建家长C .《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忱D .《琐记》——衍太太——助人为乐、无私奉献(2)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傅雷先生就在《傅雷家书》中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

他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 ,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和名族的 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 分)4.本学期,希望中学八(1)班准备开展以“诗词之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1)为了烘托气氛,同学们觉得需要在教室黑板上书写一则标语。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六个,组成对偶句,作为主题活动的宣传语。

(2分)传承 培养 诗文 诵读 美德 经典 展示 华夏(2)下面是班级同学对全校开展的“我爱诗词”的问卷调查。

请写出两条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4分)所占百分比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男生 48% 42% 37% 女生52%58%63%装订线专业班级:姓名:学号: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这首诗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兼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B. 全诗共三章,每章都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的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一起,渲染气氛。

C.诗中虚实结合,把实际情景同想象”幻想交织在一起,加强了艺术感染力,深刻地描绘出了一个痴情者对恋人的强烈感情。

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兼苠、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动态写照。

(3 分)分)“不足为外人道也。

”)(3分)10.“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4分)11.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三】(17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记承天诗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两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苏轼分别是我国代和代文学家。

(2分)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悄怆..幽邃(2)怀民亦未寝.14.《小石潭记》第二段通过刻画游鱼的形神姿态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3分)15.《记承天诗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对月夜进行了描写,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景色描绘出来。

(4分)16.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6分)【四】(15分)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5分)(1)罔不因势象形罔不:(2)绝类弥勒类:(3)尝贻余核舟一贻:(4)八分有奇有:(5)石青糁之糁:18.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9.本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在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3分)20.为什么最后一段要统计核舟的人物、物件、字数等?三、写作(55分)21. 关泣社会你会发现许多美丽的事情和事物:参加公益涪动,你会发现人心是如此美丽;观看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你会发现诗词是如此美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一双双伸出的援助之手,你会发现人性是如此美丽……请以“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选择合适的词语或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子600 字。

四、卷面书写(5 分)参考答案一、1.(1)①君子好逑②道阻且右③微君之故④纵我不往;⑤气蒸云梦泽⑥皆若空游无所依(2)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2.(1)cuǐ hōng 弥漫(2) 斑澜斑斓(3) 伸展奇峄、怪石难于辨别(4) 示例:时而如波涛汹涌的大海3.(1) D(解析:D,《琐记》衍太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2) 严谨荣辱4.(1)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美德(2)①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爱诗词”男生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女生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②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爱诗词”男女生所占比例距离在拉大。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3)①压缩浓缩②我们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

(其它正确改动也可)③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5.D6.示例: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7.(3分)(1)类(2)全,都(3)邀请(每词1分)8.(2分)A(古义;B交错相通:c 与世隔绝的地方;D 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略)9. (4分). (1分)老人和孩干们个个都安闲快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黄发垂髻”1分,“怡然自乐”1分)(2 )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或: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

(“具言”与“所闻”各1分,其中“所闻”译成“知道的”或“见闻的”都得1分)10.热情好客;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意合即可〕11.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意合即可。

12.唐宋13.(1)忧伤的样子(2)“躺着休息”或“睡觉”14.围绕“水清”回答即可。

15.围绕“月光如水清澈透明,竹柏影如藻、荇交错纵横”回答即可。

16.柳宗元的心情围绕“乐与忧”回答即可;苏轼的心情围绕“欣喜悠闲与失意悲凉”回答即可。

17.略18.略19.因为《核舟记》主要写苏东坡泛游赤壁,主人公是苏东坡,所以理应先介绍。

20.统计雕刻的内容之多,与核舟的体积之小形成对比,突出核舟雕刻技艺的奇巧。

三、21.作文评分标准参见2017 年安徽省中考卷面书写要求及得分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