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U发泡工艺介绍

PU发泡工艺介绍

• 官能度:官能度越高则物理性能,特别是弹性和 耐老化性能越好;
• 伯羟基含量:伯羟基含量越高则聚醚多元醇的 反应活性越高;
• 粘度:粘度越低则原料的流动性越好,加工性 能就越好,及混合程度;
16
聚氨酯原材料-聚醚组合料
• 固含量: 固含量越高则泡沫产品硬度越高;
• 粘度: 与固含量相关,固含量越高则粘度越高; 粘度越低则原料的流动性越好,加工性能 就越好;
主要特点: 制作的产品密度较低 产品拉伸、回弹较好 耐老化性能较差 危害性较大
13
聚氨酯原材料-ISO部分
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指的是改性的MDI或称MMDI, 主要成分:MDI+(4、4MDI,2、4 MDI)。
系统主要特点是: • 活性比较高,反应速度快; • 对模具温度的依赖程度低,可以低模温生产; • 后熟化快; • 耐老化性能非常优良; • 撕裂强度较差; • 价格低; • 适合做高硬度、高密度产品;
3
聚氨酯定义
主链上含有--NHCO-- 基团聚合物通称为聚 氨酯甲酸酯简称为同和配方的变化,分为软质、 半硬质和硬质泡沫。
软质:座椅,头枕,海绵… 半硬质:扶手,方向盘; 硬质:方向盘芯、冷库保温防水。
根据多元醇品种分类,分为聚酯型、聚醚 型;我们主要是使用聚醚型。
三乙醇胺 (85%)

称量 搅 拌
进料罐
P1
M
计量泵
P2
M
计量泵
高压 混合
P3
M
计量泵
ISO
M
计量泵
CV8前座
25
工艺控制
压力
压力循环的目的使系统平衡 高压循环压力=浇注压力(欧洲);高压循环压力≥浇注 压力(目前)
根据ISO不同分类:TDI、TM、MT、 MDI。
5
聚氨酯分类
根据发泡方法分类,可以分为块泡,模塑和 喷涂聚氨酯泡沫:
分别应用: 块泡:复合泡沫、海绵。 模塑:座椅,扶手,头枕。 喷涂:冷库防水保温。
6
聚氨酯泡沫形成
反应方程式
7
聚氨酯泡沫形成
混合:
ISO与 POL混合,此过程在混合头上完成。
14
聚氨酯原材料-ISO部分
• TDI&MDI: • 为了降低成本可在TDI内加入MDI。
• TDI&MDI:

有TDI+MDI组合而成;加入的 MDI比
例不同,有TM70/30,TM80/20等不同配比,
按具体的配方而定。
15
聚氨酯原材料-聚醚组合料
• 聚醚多元醇 • 我们现在使用的GP-1618、ZS-104
氢氧化铝 防老剂 链增长剂:三乙醇胺(我们使用的) 颜料 脱模剂
11
聚氨酯原材料-ISO部分
TDI:甲苯二异腈酸酯
MD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腈酸酯
12
聚氨酯原材料-ISO部分
TDI(甲苯二异氰酸酯):主要有2,4-和2, 6-异构体。工业上主要有三种产品, T100,T80/20,T65/35
• 将聚醚,水,催化剂和稳定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后搅拌均匀的体系; 也称为A料
• 常见的配方:
22
工艺流程
• 原料检验

羟值,含水量,固含量,NCO含量等原材料性能;
• 配料

按配方配制聚醚组合料;
• 浇注

按一定的轨迹,一定的流量,一定的浇注时间向
模具中进行投料并控制原料的温度,模具的温度以及浇注
• 料比: 产品硬度,物理性能和开孔性的重要控制 点;
17
聚氨酯原材料-聚醚组合料
• 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未来发展趋势: • 高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 • 高固含量和低粘度的聚合物多元醇; • 低挥发性; • 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范围小; • 伯羟基含量进一步提高。
18
聚氨酯化学
两个主要反应方程式
硬; 其中TDI理想的范围是90-105; MDI系统理想的范围是85-95。
20
聚氨酯化学:A料跟B料之比
对于座椅泡沫而言(TDI系统及TDI&MDI系统)来说, 其对应关系为:
A料 P1:100
B料(软泡) 30-50
B料(硬泡)
根据实际羟值和水份计算,通常要 远高于软泡
21
聚醚组合料
注释:以上是两个主要的反应,但实际还存在超过10个的副反应 存在,因此关键是控制好反应的平衡以获得所需要的结果。
19
聚氨酯化学:A料跟B料之比
根据A料与B料反应时的当量关系,可以计算出100克A料需 要多少克B料。
发泡指数INDEX:ISO实际用量/ISO理论用量*100; INDEX范围一般为60—110之间,INDEX较高时,产品比较
时的压力。
23
工艺流程
成型
两种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简称固化
脱模
与脱模剂有极大的关系
开孔
泡沫出模后,需要进行开孔,使泡孔破裂,否则泡沫容 易收缩。
后熟化
泡沫出模后,还没有反应完全,还需后熟化,该过程 需要6小时。
24
工艺流程(从配料到浇注)
GP-104
ZS-1618
Y-10366
A-380
C-225
乳白:
混合后泡沫并不是马上起发,而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流动后, 泡沫才开始变白并开始迅速起发。
混合结束到起发(泡沫上升)之间的时间就是乳白时间。 乳白时间越长则泡沫的流动性越好。 乳白时间长有利于原料在模具中分布。
8
聚氨酯泡沫形成
上升:
涉及到泡沫填充能力和熟化速度。
拉丝:
涉及泡沫的凝胶程度。
收缩:
考量开孔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9
聚氨酯原材料
聚氨酯原材料主要有ISO部分(又称黑料或 B料)和聚醚组合料部分(又称白料或A料) 组成。
ISO部分: TDI、TDI&MDI、 MDI。
聚醚组合料部分: 聚醚: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
10
聚氨酯原材料
助剂:
催化剂:发泡胺催化剂和凝胶胺催化剂 泡沫稳定剂:有机硅油 发泡剂:H2O、F-11、F-12、二氯甲烷 阻燃剂:磷酸铵、氧化锑、含卤(烃、醇、酯、醚)、
1
课程目标
• 介绍聚氨酯发泡工艺基础原理 • 发泡设备、模具的基础知识 • 工业生产安全防范
2
课 程 目录
• 聚氨酯的发展史 • 聚氨酯的分类 • 原料的介绍 • 聚氨酯的发泡原理 • 影响发泡的因素 • 配方制作基本要素 • 脱模剂原理及选择 • 发泡设备简单介绍
• 发泡模具简单介绍 • 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 常见问题分解 • 工业生产安全防范 • 聚氨酯发展趋势 • 知识要点回顾 • 持续改进(发泡工艺) • 经验分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