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单位供电标煤耗单位发电标煤耗单位供热标煤耗bg=bd/[1-(ed/100)]bd=(Bd/E)*102Bd=B(1-α)br=(Br/Qr)*103Br=Bαg/kwhg/kwhTKg/GJT4 R热电比R=(Qr/36Eg)*1025η0热效率η0=[(Qr+36Eg)/29.3B]*102(%)二、能耗热值单位换算千焦(KJ)大卡(kcal)1千瓦时(kwh)= 3600kj备注1、吉焦、千卡、千瓦时(GJ、kcal、kwh)1kcal=4.1868KJ=4.1868×10-3MJ=4.1868×10-6GJ1kwh=3600KJ=3.6MJ=3.6×10-3GJ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y=5000kcal/kg=20934KJ/kg1kg标准煤热值Qy=7000kcal/kg=29.3×103KJ=0.0293GJ/kg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0.714吨标煤,则1T标煤=1.4T原煤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br=B/Q=1/Qyη=1/0.0293η=34.12/η其中:η=ηW×η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当ηW=0.89,ηg=0.958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9×0.958=40kg/GJ当ηW=0.80,ηg=0.994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0×0.994=42.9kg/GJ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一、热电比(R):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2.2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100%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1kwh=3600KJ(千焦) 1万kwh=3600×104KJ=36GJ(吉焦)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R=(Qr/Eg×36)×100%式中: Qr——供热量GJ Eg——供电量万kwh4、示例: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R=(16×104/634×36)×100%=701%二、综合热效率(η0)1、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η0=(供热量+供电量)/(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1万kwh=36GJ1kcal=4.1868KJ1kg标煤热值=7000kcal1kg标煤热值=7×103×4.1868=29.3×103KJ=0.0293GJ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η0=[(Qr+36Eg)/(B×29.3)]×100%式中:Qr——供热量GJEg——供电量万kwhB——总标煤耗量t4、示例: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吨,该厂总热效率为:η0=[(16×104+36×634)/(6442+2596)×29.3]×100%=69%1. 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凝汽器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称为端差.2.处于高度真空状态下的凝汽器,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总有一些不凝结的气体存在。
由于汽阻与不凝结气体的存在以及凝器在结构和运行方面的一些缺陷的影响,使得凝结水温度低于排汽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这种现象称为凝结水的过冷现象。
这个温度差就叫做凝结水的过冷度。
3.(1)通过用新型高效排管取代原来旧的排管的方法,达到提高凝汽器整体换热效率、降低凝结水过冷度;(2)保证凝汽器汽侧漏空气或抽气设备运行正常;(3)保证凝汽器冷却水量过或水温正常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热电分摊方法研究2008-3-20【大中小】【打印】1 引言为了有效地利用能源,能量的综合利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热电冷三联供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
在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中,热电分摊的方法决定着热电双方的利益。
目前,我国一般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应用热量法对热电比进行分摊,把热电联产的好处归给电,这当然不利于鼓励热用户利用低品位的热能。
本文根据热量的品质,把冷源损失分摊给热电双方,提出了一种新的热电分摊方法,对调动热电双方的积极性,有效利用能源具有现实意义。
2 热量法与实际焓降法2.1 热量法热量法是将热电厂的总耗热量按热电厂生产的热量和电量的比例来分。
它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础上,不区分能量的品质,起不到鼓励热用户利用低品位能量的作用。
热量法热电分摊比为:αr1=Qr1/Qz=Dr(ir-ih)/D0(io-ifw)(1)式中Qz-热电厂产生的总热量,kJ/h;Qr1-热力系统供出的热量,kJ/h;Dr-供热抽汽量,kg/h;DO-汽轮机进汽量,kg/h;ir-汽轮机抽汽焓,kJ/(kg.K);ih-热网回水焓,kJ/(kg.K);io-汽轮机进汽焓,kJ/(kg.K);ifw-锅炉给水焓,kJ/(kg.K)。
2.2 实际焓降法实际焓降法是按供热抽汽的实际焓降不足与新汽焓降之比来分配总热量。
它鼓励热用户尽可能利用低品位热量,但将冷源损失都归结到发电方面,其分摊比为:αr2=(Qr2/Qz)=Dr(ir-ip)/D0(io-ip)(2)式中Qr2-实际焓降法抽汽供热量,kJ/h;ip汽轮机排汽焓,kJ/(kg.K)。
2.3 两种方法间的关系(1)式可改写为:αr1=Dr(ir-ip)/DO(i0-ifw)+Dr(ip-ih)/DO(i0-ifw)(3)式(3)右边第一项为抽汽焓降不足耗热比,第二项为热化发电和抽汽焓降不足冷源损失耗热比。
它把冷源损失归于热,而好处归到发电方面,显然不合理。
在这里引进一个系数-抽汽焓降不足系数s:s=ir-ip/i0-ip (4)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把冷源损失都归到发电方面,这时可把(3)式改写为:αr1=Dr(ir-ip)/DO(i0-ifw)+Dr(ip-ih)/DO(i0-ifw)·s= Dr(ir-ip)(ip-ih)/DO(i0-ifw)(i0-ip)(5)当热网回水焓和锅炉给水焓相等时,αr1=αr2.实际焓降法考虑了由于抽汽供热而导致作功不足,对热能质量利用不利的方面,但由于把冷源损失都归到发电方面,影响了发电的积极性,作用和热量法正好相反。
目前,我国一般采用热量法计算耗热电这一指标。
3 热电分摊新方法为了平衡热电双方的利益,更好地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必要对冷源损失进行合理分摊。
在这里根据热量的品质,利用最大有效热量的概念对冷源损失进行分摊。
汽轮机抽汽的热量最大有效利用率为:ηr=1-T0/Tr (6)式中Tr-汽轮机抽汽温度,K;T0-环境温度,K.热用户热量的最大有效利用率为:ηy=1-T0/Ty (7)式中Ty-热用户处的温度,K.热用户的热量最大有效利用率与汽轮机抽汽的热量最大有效利用率比为:G=ηy/ηr=Tr(Ty-T0)/Ty(Tr-T0)(8)考虑到热用户与发电厂双方的利益,将冷源损失按质分摊,得到的热电分摊比为:αr=αr1(1-G)+αr2·G (9)热用户利用的热量品质越接近于抽汽的热量品质,G越接近于1,汽轮机抽汽供热方面分摊的热量就少;反之,越接近于0,汽轮机抽汽供热分摊的热量就多。
4 结论根据热量的最大有效利用率,对热电冷联产系统按质分摊冷源损失,克服了热量法与实际焓降法的缺点,有效地反映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优化,更加合理地利用能源。
参考文献1.陈所宽.节能原理与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刘化斌.热电冷联供技术及其在武汉发展的设想.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99(1)3.王世忠.热电联产热、电分摊概念.热能动力工程,1996(4)4.冷树成.对热电比计算方法的改进意见.热力发电,1997(4)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计算方法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万元)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产值(万元)标准煤标准煤只是一个概念,其实是不存在的。
标准煤又叫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和折合各种能源的综合指标。
由于不同的能源所含热量不同,故须用一个统一标准加以计算和比较。
我国规定每公斤标准煤的含热量为7000 Cal,以此可把其他能源的折合成标准煤计算,如石油每公斤发热量为10000 Cal,天然气每立方米发热量为9312 Cal,则相当标准煤的比率分别为1.429和1.33。
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大卡(29306焦耳)的定为标准煤,也称标煤。
另外,我国还经常将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煤的吨数来表示,如1吨秸秆的能量相当于0.5吨标准煤,1立方米沼气的能量相当于0.7公斤标准煤。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
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
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千克)/7000(千卡/千克)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首先直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再折算标准煤。
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平均热值(千卡/千克)=[∑(某种能源实测低发热量)×该能源数量]/能源总量(吨)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原煤 20934千焦/公斤 0.7143公斤标煤/公斤洗精煤 26377千焦/公斤 0.9000公斤标煤/公斤其他洗煤 8374 千焦/公斤 0.2850公斤标煤/公斤焦炭 28470千焦/公斤 0.9714公斤标煤/公斤原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燃料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汽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煤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柴油 42705千焦/公斤 1.4571公斤标煤/公斤液化石油气 47472千焦/公斤 1.7143公斤标煤/公斤炼厂干气 46055千焦/ 公斤 1.5714公斤标煤/公斤天然气 35588千焦/立方米 12.143吨/万立方米焦炉煤气 16746千焦/立方米 5.714吨/万立方米其他煤气 3.5701吨/万立方米热力 0.03412吨/百万千焦电力 3.27吨/万千瓦时1、热力其计算方法是根据锅炉出口蒸汽和热水的温度压力在焓熵图(表)内查得每千克的热焓减去给水(或回水)热焓,乘上锅炉实际产出的蒸汽或热水数量(流量表读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