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
通过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人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定义1. 从实用的角度来定义“个人知识管理”,它一般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英文是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2. 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指供依据个人知识管理特点,来协助个人更省时省心管理文件、更容易养成知识管理习惯的软件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学习等其它辅助功能。
二、为什么要做“个人知识管理”1.能快速找到自己搜藏的文档来解决问题,速度要能快到“不打断思路”2.知识型工作者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系统化的管理“个人知识”,达到提高个人竞争力的目的3.收集和消化工作、生活等所需的知识,能清晰的反映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情况进行结构调整.三、如何养成“个人知识管理”的习惯1.养成的意义:个人知识管理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工具的使用,工具最好是体现了优秀人才的良好习惯的固化。
2.难度:短期可以看不到效果,有时不知如何归类,重要简单枯燥的操作而认为无意义等等要克服的心理和意志3、做法:认识到,要养成PKM的习惯开始是有一定适应过程,因为要制作知识分类体系,并按一定规则存放和归类;有时会不知如何分类而烦恼,一时看不到效果而放弃。
所以,这个过程要不断的告诉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收效,持续按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资料收集、加工、处理、消化等,并不断PDCA,就能实现“知识的5S”:标识、定位等,从而令自己的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很容易找到需要用的。
四、个人知识管理和文件管理应该说,文件管理就是一种个人知识管理,用Window资源管理器完全可以将PKM做得很好,但使用专业的PKM软件能省时省心,更容易养成良好的个人知识管理习惯等。
从另一个角度说,个人可随时调阅的未内化的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文件,而企业则更多的是结构化的数据;书也是载体,但对个人而言其“管理的意义”不大,对图书馆量大的情况下才是必要的;即个人主要的知识来源是Office文档、网页和PDF文档等。
五、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工具的选择能称得上PKM软件,至少应具备四点:1、有完善的“知识分类体系”功能,包括统计、任意显示顺序、穿透显示等Windows资源管理器没有提供的功能2、快速搜索:必须是基于索引的搜索,而不是文本扫描。
最好能集成Google等桌面搜索软件3、支持任意格式的文件:对Office文件能直接编辑、索引,而不仅仅是HTML格式的文件4、自动备份:如果没有安全感,没有保证,那一切白搭;因为,那些都是自己的“心血”结晶!六、常见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工具大多数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是内置网页编辑器的原理开发的,和Office文档基本上是没有关系的,最多只能作为附件;如mybase、NoteExpress、资料收藏大师、PKM 2、紫轩资料管理大师等等,网文快捕、友益文书就不用说了。
目前,只发现”针式PKM”、“ Word文档-资料管理系少数几个软件是基于Office文档的。
PKM软件工具链接:0.为知知识管理(WizKnowledge Personal)基于互联网的PKM软件1.针式个人知识库管理系统:国内第一款专业的PKM软件,推荐试用!2.magicflu 免费的中文信息知识管理平台3.Microsoft OneNote4.MyBase5.Evernote6.网文快捕CyberArticle7.网博士Websaver8.资料收藏大师9.资料收集管理器Collector10.Mydata 资料管理器11.PKM 212.EssentialPIM13.MindManager14.紫轩资料管理大师15. 91剪报个人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PKM)的宽泛定义由美国的Paul A. Dorsey教授提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及方法。
”UCLA大学安德逊工商管理学院的Jason Frand已经在他们的MBA课程中列入了采用PKM概念来说明信息及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
Frand 和Hixon (1999)将个人知识管理定义为:“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知识基础的一部分。
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
”Skyrme (1999)也从经验方面对个人知识管理战略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制定一个(知识)获取战略;设定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信息可以丢弃,哪些信息可以收取;确定如何和何时处理手上的信息;为需要归档和保存的知识建立规范;创建个人的文件系统,可以兼顾(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其它知识活动;为不同用途建立信息目录(书签)和索引;经常评估/评价所存储信息和目录的价值。
综上,尽管个人知识管理(PKM)有各种版本的定义,其实质却都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
通过实施PKM,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知识,准确地表达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身能力。
个人知识管理的分类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对知识的分类。
按照应用的角度,经济发展及合作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类: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际知识(Know-who)。
[1]从认知角度出发,知识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ege)。
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文件、形象或其他精确的沟通过程来传授,但隐性知识的获得却只能依赖于自身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
在OECD对知识的划分中,前两者属于显性知识,后两者属于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动态循环。
[2]个人可以管理的知识不仅是指书本和文献中的有形内容,而且更是指信息,是从原始材料中组织和系统化的数据。
个人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对隐形知识的管理,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高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Dorsey教授指出PKM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创建、分类、索引、检索(搜索)、分发以及重新使用某项知识的价值评估。
其中,七项知识管理的技巧及方法是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所必需的,可以概括为:检索信息的技巧;评估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的技巧;表达信息的技巧;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和信息协同的技巧。
1、检索信息的技巧检索信息时,首先要确定个人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技巧方法。
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检索信息的技巧既包括技术要求很低的问问题然后听回答的技巧,也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的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数据库查找信息的技巧。
为充分掌握检索信息的技巧,个人有必要对搜索的概念、布尔逻辑、搜索的技能等充分的掌握。
2、评估信息的技巧这种技巧不仅指个人可以判断信息的质量,而且指个人必须能判断这种信息及自己遇到的问题的相关程度。
个人并不必去了解计算机评估信息的机理,评估主要从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及相关支持等方面来进行。
可信度一般根据作者的可信度、质量保证依据、元信息等来判定。
准确度可从时间界限、综合全面性、信息面向的对象及其使用目的、合理性等方面来确定。
相关支持则是指信息文本的索引目录、参考文献等。
3、组织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需要过滤无用和相关度不大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存储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
有效组织信息的原则是:无论环境怎样,组织起来的信息应该便于有效的利用。
这种技巧会牵涉到用不同的工具把各种信息组织起来。
在手工操作的环境中,我们会用文件夹、抽屉和其他的比较原始的方法来组织信息。
在现代的高科技环境中,我们用电子文档、数据库和网页,或者用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来组织信息4、分析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就必须牵涉到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常用的分析信息的方法是建立和应用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信息间的关系。
电子表格、统计软件、数据挖掘软件等提供了分析信息的方法,但在建立各种分析软件的模型的工作中,人还是最重要的。
5、表达信息的技巧通过表达信息,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个人知识在交流、共享中得到升华。
信息的表达,无论是通过PowerPoint、网站还是通过文本,大部分的工作应该围绕如何让他人理解、记住、能及自己的互动上。
6、保证信息的安全虽然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及个人知识管理中其它的六种技巧有所不同,但这并不表明保证信息的安全就不重要。
保证信息的安全涉及到开发及应用各种保证信息的秘密、质量和安全存储的方法和技巧。
常用到的密码管理、备份、档案管理都是保证信息安全常用的方法。
7、信息协同的技巧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组织和部门的协同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如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及学生、学生及学生在讨论及交流的基础上对一些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协同工作,交流和共享彼此的观点和知识。
有效的利用这种技术不仅要求会使用这种工具,而且要求充分的理解协同工作的各种原则及其内在内容。
以上七种知识管理方法,实际上是处理日常工作中“知识维度”的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和操作,并可以根据需要相互结合,选择使用。
例如,你可能是在对信息进行评估后才发现仍然需要检索一些信息。
瑞士Open Connect AG公司的知识管理主管Hyams教授认为,除了以上七项外,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还应该包括时间管理、基础设施、组织性工作等等方面的技能,具体指:时间控制;工作空间舒适度;快速阅读、备注和研究;备案和文档管理;信息设计(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无用);有目的的写作;知识/信息处理设施(通常指PC 等IT设备);知识/信息过滤技能。
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在技术条件下,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随手可得的主流软硬件工具,结合使用其他方便的辅助小工具。
例如微软Office、MS Outlook、Lotus Notes及ICQ、MSN等常用软件,以及概念地图、心智地图、网络日志weblog 和维基百科wiki 等辅助小工具。
硬件有手机、笔记型计算机、PDA等个人数字工具。
基于简单有效和经济实用的原则,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构架,包括两个部分:信息网络和知识系统。
1、三维信息网络架构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
信息网络代表了收集信息的能力,数据的多少及品质的好坏,成为决定知识产出品质的第一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