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

第一章绪论1 心理危机干预概述1.1 危机的概念及类型●危机 (古希腊语:krisis)意谓身处在一个决定性的紧要关头或转折点而危机的英文(crisis)意涵同时是危险(Danger)与机会(Opportunity)●中文释义危机(crisis)的定义●(1)认为危机是困难和境遇。

这些困难和境遇使得人们无能为力,不能有意识地主宰自己的生活;●(2)强调人们遭遇困难和境遇后的一种“解体状态”,个体在“解体状态”下出现恐惧、害怕和悲伤的感觉,以及因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而自杀的观念、行为●危机更多是指人在应激环境下的一种状态,而非强调事件。

●危机事件(critical incident):又叫创伤事件(trauma event),是指那些危及生命、出乎意料的、让当事人无能为力的一些重大的负性事件。

1.3 心理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干预(intervention)又称应激处理(stress management):●(1) 协助个人或团体安然渡过混乱事件的助人过程,使其能够缩小负面的影响程度,并且加大成长的可能性●(2) 是一个有时限性(time-limited)的介入方式●(3) 意图促使危机个案回復到危机发生前的正常功能状态,协助其度过具有危险性的冲动念头。

●危机干预在许多方面是不同于咨询专业人员所习惯的传统长期咨询模式2 西方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流派●精神分析理论●适应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系统理论3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焦点●时效●(一般危机当事者重新建立心理平衡感的时间约为六周)●次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幻灯片11 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和步骤●平衡模式●重点应该放在稳定受害者的情绪●认知模式●危机起源于对事件的错误思维,而不是事件本身或与事件、境遇有关的事实。

该模式要求咨询师帮助受害者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成分●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将个体内部适当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受害者能够有更多的问题解决方式的选择机会。

2 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技术2.1 心理危机干预的六步法(1)明确问题。

从受害者角度确定心理危机问题,这一步特别需要使用倾听技术。

(2)保证受害者安全。

(3)强调与受害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积极、无条件地接纳受害者。

(4)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

(5)制定计划。

(6)获得承诺。

2.2 危机减压团体(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减压团体是最为普遍使用的危机团体的介入模式,是Mitchell 在1980 年左右提出。

●减压团体是一个结构性的团体过程,主要以危机介入概念及心理教育的原则及技巧一步一步的分析与带领;●因此,它是一个心理教育模式,而不是心理治疗。

●在过程中,目的并不是咨商,而是让参与减压团体的成员,有机会抒发自己在此危机事件之后的想法与情绪,同时聆听到别人经历此一事件会出现的反应与症状;●在过程中,领导者以正常化(normalize)的技巧来协助成员接受自己可能会有的反应,并教导成员在危机事件之后,我们可能会出现的症状与状况,以做预备。

●时间:大约需要1.5~3 小时团体规模:约8-12 人较为恰当。

步骤包括以下7个:(1)简介(introduction phase)(2)搜集讯息(fact phase)(3)想法(thought phase)(4)反应(reaction phase)(5)症状(symptom phase)(6)教导(teaching phase)(7)重新出发(reentry phase)3 心理危机干预的评估●(1)对当事人的功能水平进行评估,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2)对当事人的应对机制、支持系统和其他资源进行评估●(3)危险性评估包括对当事人自伤和伤人可能性的评估第二章灾难性危机的干预1 关于灾难性危机的概述1.1 灾难性危机的含义●灾难(disaster)可以分为人为伤害与天然灾害这两大类●灾难迷思:(1)媒体或者民众对灾民的心理或者行为的错误推论;(2)救灾与重建视为政府的重要任务1.2 灾难心理卫生的危险因子(1) 暴露的强度(2) 年龄(3) 性别(4) 社会经济因素(SES)1.3 心理反应历程(1)紧随灾难后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怀疑和麻木等。

人们倾向于相互合作,有时可以看到英雄行为的出现。

(2)灾难后一周到数月,此时重建刚开始。

不适应者有症状出现。

否认特别明显,常伴随着抱怨躯体症状而增加就医次数。

幻灯片7(3)持续时间会为一年,当灾后协助与复原的期望落空时,失望与不满的情绪变得明显。

此时个人倾向于关心自身需求。

(4)重建阶段持续数年。

幸存者重建生活,在灾区重建中重新赋予灾难事件意义,并整合新的自我概念,解释心理与躯体症状,获得成长。

2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2.1 心理卫生救援目标(1)预防灾民发生精神疾病(2)协助灾民适应生活(3)协助灾民重建支持网络2.2 灾难性危机干预的迷思(1)为调查而调查(2)不敢接触(3)专业惯性思维(4)专业霸道(5)代替做(6)忽略救援人员3 灾难性危机干预的原则基本原则(1)促进安全感;(2)促进镇定平静;(3)促进效能感;(4)促进联系感;以及(5)灌输希望心理卫生工作人员在灾后早期的参与行动是重要的灾难心理卫生的关键观念(1)每一个看到灾难的人均会受影响。

(2)幸存者的哀伤反应是一种从灾难中复原的正常过程。

(3)集中救援效果常打折扣(4)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接触方式(5)介入方式必须适合灾难的不同阶段(6)避免灾区重建中二次伤害第二章灾难性危机的干预(2)1 灾难救援阶段●紧急救援●过渡安置●过渡服务(transitional services)或短期安置期●灾后重建。

●长期社会暨心理重建的时期2 灾难性危机的问题提出●所处的环境会让个体容易复元还是困难复原?3 灾难性危机的初步干预3.1 提供支持3.2 寻找可能解决途径3.3 和个案一起订出计划4 压力解除过程4.1压力的情绪表达●压力解除(defusing)是透过小团体或大团体的运作,营造出一种支持性、个人化并且安全的互动过程。

4.2 解除压力的有效方法与技术● 1.说话● 2.画画● 3.写作实践一灾难性危机的干预(1)1 问题采集1.1 建立关系1.2 积极关注1.3 倾听2 危机干预中的倾听技术2.1 倾听技术●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确定和理解求助者的问题。

●干预人员使用积极的倾听技术——同感、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

●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

既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语言信息,重述(Restatement) :又称释义,是将受害者信息中与情境事件人物和想法有关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实际上是对受害者信息内容的再解释,以帮助受害者注意到自己表达信息的内容甚至可以促使问题的实质显现出来。

情感反映(Reflection):是对受害者的感受或受害者表达信息中的情感内容重新组织编排,以鼓励受害者更多地倾诉其内心感受,帮助受害者支配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个案陈述(Owning Statements):又称澄清,是受害者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后,咨询师就有关信息向受害者提问以鼓励受害者更详细地叙述检查内容的准确性。

总结陈述要点(Summary recapitulation):又称归纳总结,是释义和情感反映两个过程的进一步延伸将信息的不同内容或多个不同信息加以连接并重新编排,以帮助受害者连接多个元素确定共同的主题回顾整个过程开放与封闭式问题(Open ended and closed questions):开放式问题是用来搜集有关个案对危机事件所产生的情感、行为与认知的反应,此时也可要求个案谈论更多有关这些反应的内容。

另外,封闭式问题是运用在当危机工作者需要获知特定信息之时。

监视非语言线索(Monitoring nonverbal cues):包含注意个案的音高、音调、话频、身体动作等,此通常有助于危机工作者去评估个案目前经验到的危机。

2.2 确认个案安全(※此为所有介入前要做到的首要之事) (1)必须使用直接与封闭式的询问方式(2)判断个案致命的危险程度,必要时和个案建立契约(3)以立即行动去确保危机工作者本身、个案与重要他人的安全(4)增强个案的安全行为(5)从个案的观点来定义危机,并与其探索危机的意涵3 特殊群体4 实践操作当我们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收集实事、观点或建议时,要记住:1.在提问的时候,你要清楚地认识到你的寻求什么信息;2.准备一个问话提纲,它能帮助你达到你提问的目的。

正确地使用封闭式、开放式提问方式,并通过一系列连续的追加提问,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并且避免使用非结构式(随意)的提问方式。

3.注意提问时所使用的语言,避免使用语义不清的词句和难以理解的术语。

4.仔细倾听回答,把这些回答自然地转向下一个问题的提问。

有效的提问方式小结* 开放式提问●(以"如何-""什么-""为什么-""哪个-"方式开头)●获取信息鼓励回答(避免被动)●这件事你怎么看?* 清单式提问●(呈现出选择、可能性或决择的问题)●获取信息●鼓励询问对象陈述优先选择●鼓励询问对象不只看一种选择●你认为现在营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营业额、缺勤、工作量太大或是别的什么?* 假设式提问●(让别人想象、探求别人的态度或观点)●鼓励人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你是我的话,你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重复式提问●(返回信息以检验是否是对方的真正意图?检验你得到的信息是否正确)●让别人知道我听见了他的信息●检验获得信息的准确性●你是说......●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你说的是......* 确认式提问●(表达出对信息的关心和理解)●鼓励信息发出人继续与你交流●我明白了!●这很有趣!* 封闭式提问●(得到具体的回答)●用"是"、"否"回答●你今天迟到了吧?●D、假设式提问;实践一灾难性危机的干预(2)1 灾难性危机的心理反应(1)再经验(reexperiencing)(2)逃避/麻木症状群(avoidance/numbness)(3)过度警醒(hypervigilence)持续时间幻灯片52 危机干预中的评估2.1 评估的内容:精神状态及支持系统(1)受害者心理伤害的严重程度(2)受害者目前的情绪状态(3)评估个案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2.2 基本处理原则(1) 找出、认清、并专注于问题上(2) 评估当事人及其问题(3)评估可用资源●实践操作:评估的展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