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2014年6月一、项目概况1.1 概述主要参数:处理流量1000t/d。
处理工艺:“预消毒+生物接触氧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生物瀑气滤池)+ 二氧化氯消毒”。
水质标准:处理后的水质需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1中的标准和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就近排入九乡河,项目污水远期处理达到上述标准后汇入汤山污水处理厂进行保障处理,尾水排入汤水河。
1.2 处理能力建设项目需处理的污水量约为245054t/a,即671.38t/d,建设项目拟建一座处理量为1000t/d的污水处理站,能满足本项目污水处理的需求。
1.3废水来源及水质分析本项目工程分析中对不同废水进行了分类统计,主要有医疗废水、办公生活污水和食堂含油废水等。
其中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食堂餐饮废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地下车库地面冲洗废水经过沉砂池处理;医疗废水中传染病区废水经过专用化粪池处理、放射室废水经过半衰处理池处理,以上废水经过预处理后与其它普通医疗废水及医务员工生活污水、食堂废水、商业用房废水、地下车库地面冲洗水一起排入本项目自建的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
医疗污水中含有酸、碱、固体悬浮物(SS)、有机污染物(CODCr)、BOD5、动植物油、病菌和病毒等有毒、有害物质。
拟建医院营运期口腔科采用一般治疗,不涉及牙齿美容等深度治疗,不使用金属材料,没有含汞等特殊医疗废水或废液产生,检验室废液与医疗固废一起委托有资质单位收集处理。
1.4 进水水量及水质指标根据环评及环评批复内容,本项目废水量为671.38t/d,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规模为1000t/d。
具体病区废水水质水量及水质见下表:1.5 出水水质指标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为《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1中的标准和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表1.2 本项目所涉及的污水排放标准1.6医院污水处理原则1. 全过程控制原则。
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2. 减量化原则。
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
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3. 就地处理原则。
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4.分类指导原则。
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5. 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
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6. 生态安全原则。
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二、污水处理工艺设计2.1 设计原则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进行设计。
采用先进的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处理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排放要求。
污水处理站既便于操作管理、设备维护,同时又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同时力求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省,运行能耗低,处理费用少。
设计时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站的二次污染的防治,对配套设备的除臭、降噪、减振有相应措施,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剩余污泥经污泥浓缩处理后,定期由外协单位清理外动,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应急旁通和双电源等保护措施。
选用性能可靠、效果好,能耗低的国内先进设备。
充分考虑防止二次污染,噪声低,基本无异味,不影响周围环境。
自动化控制程度高,降低劳动强度。
2.2 参考资料甲方提供的资料本公司的工程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 07:2004)《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化工企业化学水处理设计计算规定》HG/T 20552-9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水处理工程师手册》《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2-862.3 工艺设计2.3.1 工艺选取2.3.1.1污水处理工艺比选医疗污水常用生物处理方法有: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SBR工艺(间隙式活性污泥法)及CASS法(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等。
表4.1-1对常用生物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医院都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法”。
主要是此工艺不受水流高程制约,抗冲击负荷强,水流平稳,出水水质稳定,易实现消毒设备的自控;特别是对于后续消毒,可选用较小型号的消毒设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二次污染。
表4.1-1 医疗污水常用生物处理方法比较2.3.1.2污水处理工艺的消毒方式论证医院污水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的非常重要的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
用于医疗污水的消毒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氧化性消毒剂和非氧化性消毒剂。
氧化性消毒剂主要指有较强氧化性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非氧化性消毒剂主要指季胺盐类消毒剂。
针对医院污水特点,本项目优先选用的消毒剂为: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臭氧等。
表4.1-2对常用的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
通过比选,并针对本医院污水处理的特点,本项目选用已广泛使用的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购入商品二氧化氯水溶液,不在现场直接制备。
2.3.2污水处理工艺建设项目自建的污水处理站采用“预消毒+生物接触氧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生物瀑气滤池)+ 二氧化氯消毒”的组合工艺,该处理系统所采用的工艺较成熟,运行稳定,也符合《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的对传染病医院废水处理的技术要求。
2.3.3 工艺流程图根据《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采取以下工艺:“预消毒+生物接触氧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生物瀑气滤池)+ 二氧化氯消毒“三、工艺叙述3.1废水预处理3.1.1放射性废水3.1.1.1工艺叙述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
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a-、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
放射性废水应设置单独的收集系统,含放射性的生活污水和试验冲洗废水应分开收集,放射性试验冲洗废水可直接排入衰变池,粪便生活污水应经过化粪池或污水处理池净化后再入衰变池。
放射性废水经衰变处理后可与其他污水合并处理。
衰变池采用推流式衰变池,衰变池的容积按最长半衰期同位素的10个半衰期计算,或按同位素的衰变公式计算。
3.1.1.2主要构筑物(1)放射性医疗区污水化粪池按照化粪池图集03S702第11页型号9化粪池施工。
(2)推流式衰变池根据一般性大型综合医院排放的放射性废水性质,按照其最长半衰期同位素的10个半衰期计算,有效停留时间为80d,采取安全系数1.25,其有效停留时间为100d。
V有效=20m3/d×100d=2000m3。
内设4道导流墙。
3.1.2传染病区污水3.1.2.1工艺叙述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房污水与非传染病房污水分开。
传染病房的污水、粪便需设专用消毒池,经过消毒后,流入化粪池,最后方可与其他污水合并处理。
3.1.2.2主要构筑物1)、预消毒池V有效=25m3HRT=30min内设两道倒流墙主要设备:(1)臭氧发生器数量:1台(2)桨式搅拌器数量:2台3.1.3食堂废水3.1.3.1工艺叙述食堂废水中含有大量油脂,其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出水水质,需设隔油池对食堂废水进行处理,然后方可与其他污水合并处理。
3.1.3.2主要构筑物隔油池1座,采购一体化隔油池设备。
若采用钢混结构,参照隔油池图集,选隔油池3型。
有效3m3。
3.1.4医务人员生活用水3.1.4.1工艺叙述生活污水在进入污水处理设施之前需设置化粪池。
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的沉淀、发酵腐化使粪便体积缩小并沉积在池内底部,然后将不含固体颗粒的污水排至系统管道内,更有利于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
化粪池可去除大部分污水中的悬浮物,COD。
3.1.4.2主要构筑物化粪池1座,参照隔油池图集08SS704。
3.1.5地下车库地面冲洗污水3.1.5.1工艺叙述地面冲洗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在进入污水处理设施之前需设置沉砂池。
地面冲洗水通过沉砂池的沉淀将泥沙沉淀在池底,定期用污泥泵吸走,然后将不含泥沙的污水排至系统管道内,更有利于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
3.1.5.2主要构筑物沉砂池1座。
主要设备:污泥泵两台(一备一用)3.2污水综合处理其他医疗废水与上述的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合并后进入后续污水处理系统。
其主要构筑物及其功能如下:3.2.1格栅井3.2.1.1工艺叙述医疗废水首先经过格栅,格栅安装在格栅井中,用以截留,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3.2.1.2主要构筑物L×B×H(净尺寸)=2.8m×1.8m×2.8m数量:1座主要设备:(1)机械格栅数量:1台参数:栅条间隙5mm安装位置:格栅井3.2.2沉砂池3.2.2.1工艺叙述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
污水中的砂如果不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
最主要的是磨损机泵、堵塞管网,干扰甚至破坏生化处理工艺过程。
医疗废水经过格栅后进入沉砂池,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
3.2.2.2主要构筑物L×B×H(净尺寸)=13.2m×2.8m×2.8m数量:1座池底设四个泥斗主要设备:(1)污泥泵数量:4台安装位置:沉砂池泥斗3.2.3预消毒池3.2.3.1工艺叙述医疗废水首先经过预消毒池消毒后再进入后续生化处理。
以降低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以减少操作人员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
3.2.3.2主要构筑物L×B×H(净尺寸)=10m×4.2m×4m数量:1座内设4道导流墙主要设备:(1)二氧化氯发生器及自动投加装置数量:2台(一备一用)安装位置:加药间3.2.4脱氯池3.2.4.1工艺叙述经过氯消毒后的污水必须进行脱氯处理,否则会影响后续的生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