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深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4)一、项目概况 (4)二、项目单位简介 (5)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容 (5)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第二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11)一、市场分析 (11)二、市场预测 (9)三、营销模式 (13)四、营销策略 (13)五、市场风险 (15)第三章建设规模、容及产品方案 (15)一、建设规模及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产品方案 (16)第四章项目区概况 (17)一、自然条件 (17)二、社会经济条件 (19)第五章工艺技术、设备方案 (21)一、面粉加工技术设备方案 (21)二、馒头加工技术及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面粉加工设备方案 (23)四、馒头生产设备方案 (29)五、检验化验设备及电料 (30)六、主要建筑结构和特征 (31)第六章公用工程 (34)一、给水工程 (34)二、排水工程 (34)三、通讯设施 (35)四、厂区绿化 (35)第七章节能措施 (36)一、原则与要求 (36)二、节能措施 (37)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42)一、厂址环境条件 (42)二、环境影响分析 (42)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41)四、环境影响评价 (44)第九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45)一、项目管理 (45)二、项目建设工程与实施进度安排 (45)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47)一、建设投资估算 (47)二、总投资 (49)三、融资方案 (49)第十一章项目财务评价与社会评价 (51)一、财务评价 (51)二、社会评价 (52)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54)一、结论 (54)二、建议 (54)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正阳县三优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新建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二)项目性质:新建(三)项目选址:正阳县产业集聚区(四)项目承办单位:正阳县三优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五)项目法人代表:(六)项目编制依据1、国家粮食局《“十二五”粮食基础设施规划》2、国家粮食局《“十二五”粮油加工业发展规划》3、《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豫政〔2009〕76号4、《正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1)6、《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9、《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科技部、建城(2001)120号;10、《城市污染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科技部建城(2002)124号。
11、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二、项目单位简介正阳县三优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
2011年度销售收入9240万元,现有固定员工74人,其中面粉加工27人,豆制品加工车间47人,生产高峰人员有140人以上,主导产品为中原磨坊、三优牌系列通用粉、食品专用粉。
产品主要销售区域为、、、、等省市和地区,2011年7月,公司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以及ISO20002(HACCP)安全体系认证,2012年被评为“省放心粮油示企业”。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取胜,诚实守信,共同发展”的企业宗旨,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服务、精益求精的科学管理,服务社会,发展自我的导向,凭借货真价实的产品和优质完善的服务占领市场。
公司领导班子政治坚定,团结一致,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强烈的改革和开拓进取精神,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决策水平,总经理梁桂珍同志品行良好,清政廉洁,能吃苦耐劳,在企业界有良好的口碑。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容为延伸面粉加工的产业链,完善企业产品结构,满足人们对健康、保健食品的需求,调整人们膳食结构,合理规划小麦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生态效益,正阳县三优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计划在正阳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化面粉、馒头和小麦深加工生产线。
1、建设规模项目计划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61650平方米,具体建设规模如下:①面粉生产体系:新上2条生产线,日处理小麦1000吨;②馒头生产线:新上馒头生产线3条,日加工30万个馒头;③配套小麦仓容:新建小麦房式仓、浅缘仓,仓容量10万吨。
2、建设容①面粉生产体系:新建加工车间1座,总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引进2条500吨成套面粉生产线及其他面粉生产配套设施;②馒头生产体系:新建生产车间5000平方米,引进3条馒头生产线及配套设施③配套小麦仓容:新建小麦房式仓、浅缘仓,仓容量10万吨,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④仓库:新建原料和成品仓库5000平方米。
⑤办公楼及职工宿舍:新建办公楼、职工宿舍2400平方米;⑥质量检测体系:新建质量检测中心250平方米,并引进先进检化设备,并配套仓储办公设备、电料、变配点、给排水消防系统、环节设施、道路、绿化和变配电等设施。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218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0865万元;设备及安装费用6382.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05.6万元,预备费1378.5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68.37万元。
资金筹措:企业自筹16800万元,贷款5000万元。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正阳县是农业大县,资源丰富。
粮食、畜牧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县级前列。
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却一直提高缓慢。
造成这种反差的根本原因是。
缺乏科学的大农业发展观念,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尚在初始阶段。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就地增值的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较少,农副产品大都以原料形式外销。
增产不增收、高投入低收益现象,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已存在十多年。
因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之所在。
实施该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1、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的需要。
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指出: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与设备,开发粮食、油料、果蔬、肉类、奶类等大宗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与设备,发展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效力,依靠科技,建立新经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农业产业模式,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培育大宗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发展是最近十年农业科技的主要任务。
2、加快农业主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之间发展却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
从全国围看,除个别省份外,大多数农业主产区往往也是欠发达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省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转化增值,即农业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事实上,农产品每一次深加工都较大幅度提高其附加值。
因此,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战略,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把农业主产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主产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增加就业渠道,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正阳县拥有76.5万人口,平均年剩余劳动力在30万-40万左右。
为缓解就业压力,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大批青壮劳力外出务工。
2010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4万人,2011年增至27万人。
就业压力仍然巨大。
农产品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创造就业方面是有很大的空间。
以食品工业为例,2010年我国食品工业企业就业人数达503.7万人,是工业企业就业人总人数最多的产业,也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在美国,直接从事初级农产品加工及相关产前、产后服务的从业人员却高达180%左右。
可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一项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为就业创造更多的空间,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推动小城镇建设,统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提高农产品加工档次,创名优品牌的需要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的后续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无公害、高营养食品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的主要追求。
本项目的实施,通过产前优质品种推广,产中科学管理,产后深精加工,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生产社会所需求的优质食品、创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该公司在拟建实施该项目中,坚持围绕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升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达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变,提高加工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带动和促进项目区农业经济和农业协调发展。
5、是开发优质小麦资源的需要小麦是正阳县农作物中一项主要越冬品种。
以其抗灾能力强、产量高、投入成本低等特点,在正阳县大部分乡镇广泛种植,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年产小麦淀粉90多万吨。
但由于加工技术薄弱,加工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收益少。
本县所产小麦80%以上仅以原料形式外销。
小麦资源附加值未能开发出来。
6、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需要。
小麦种植是正阳县农业一大优势。
近几年来,正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注重发挥优势,把发展农业尤其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做为顾上农业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不断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提出正是响应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延长产业链,增加农副产品副加值计划而提出,对正阳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起到科技示和引导作用。
7、发展生态农业需要正阳县是农业大县。
通过科技兴县战略,正阳县业已进入中国农业标准化示县之列。
部分农产品已达到或接近绿色食品标准。
做为年种植200万亩以上的小麦,按绿色食品生产规模种植,要求种植过程环保化无公害化,通过定单种植和“公司十基地十农户”模式全力推进优质小麦种植,必将加快小麦种植科学化进程。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使之就地加工增值,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企业增效的最佳途径。
通过“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生产定单化,能够加快绿色种植进程,尽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因此,该项目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第二章市场分析及预测一、市场分析(一)面粉市场分析以小麦粉为载体制成营养强化面粉,作为改善公众营养的措施之一,是解决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以及铁、钙、硒、锌、叶酸、烟酸等微量矿物质和生物索缺乏症的有效途径。
食用营养强化小麦粉消费微营养素缺乏症是许多国家的成功经济,它的效果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20世纪40年代以来,已有近80个国家采取国家立法或国家倡导等方式对面粉进行营养强化,采用面粉营养强化改善公众营养不良状况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通用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