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百科名片甲状腺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 的主要表现之一。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是碘缺乏,所以又称为碘缺乏性甲状腺肿大,多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TSH,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
甲状腺在长期TSH刺激下出现增生或萎缩的区域、出血、纤维化和钙化,也可出现自主性功能增高。
长期的非毒性甲状腺肿大可以发展为毒性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大WHO推荐的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为150μg。
尿碘是监测碘营养水平的公认指标,尿碘中位数(MUI)100~200μg/L是最适当的碘营养状态。
一般用学龄儿童的尿碘值反映地区的碘营养状态:MUI<100~80μg/L 为轻度碘缺乏,MUI<80~50μg/L 为中度碘缺乏,MUI<50μg/L 为重度碘缺乏。
甲状腺肿大的患病率和甲状腺体积随着碘缺乏的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补充碘剂后,甲状腺肿大的患病率显著下降。
部分轻度碘缺乏地区的人群在机体碘需要增加的情况下可出现甲状腺肿大,如妊娠期、哺乳期、青春期等。
国药准字:Z21020066【消瘿五海丸】处方:浙贝母昆布海藻蛤壳桔梗夏枯草等功能与主治:散结消瘿、活血化瘀。
用于瘿瘤初起;淋巴腺结核、甲状腺肿大。
治疗范围:具有极强的消瘿功能,特效治疗甲状腺瘤,结节,囊肿,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等甲状腺疾病病因症状是一种地方性流行疾病,主要由于缺碘,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退行性病变。
严重地区儿童呈现地方性克汀病。
此外还有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晚期亦可呈结节性。
临床可见压迫症状,以气管受压较多,病人喉头有紧缩感,慢性咳嗽,劳动后气急,甚可引起喘鸣。
食管受压,可致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压可引起发音嘶哑;胸骨后骨状腺肿,可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
本病由于缺碘或甲状腺激素分泌相对不足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肥大,除甲状腺肿大外,一般无其他全身症状,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
本病起病缓慢,早期甲状腺质软而光滑,晚期质硬,常伴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可压迫气管与食管等。
中医称本病为“瘿病”。
自疗注意事项(1)多食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海蜇、淡菜等。
(2)保持情绪的舒畅、平静,尽量控制急躁易怒的情绪。
(3)妊娠期甲状腺肿,可在妊娠后自行消退,一般无需治疗。
自治疗法1.成药自疗法(1)10%碘化钾溶液,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
(2)甲状腺素片,每次服60毫克,每日3次,连服1个月为1疗程。
(3)消瘿丸,每次服10克,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1)海带、海藻各3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2)野苋菜根60克、红糖1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3)牛蒡子根1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3.饮食自疗法(1)海带50克、豆腐250克,煮汤服用,每日1次。
(2)紫菜25克、虾米10克,煮汤,加调料食之。
(3)海蜇皮(头)250克,醋适量,加佐料拌而食之。
4.外治自疗法(1)五倍子适量,置砂锅内炒黄、研末,每晚睡前用醋调后敷患处,次晨洗去,连用7日。
(2)鲜铁脚威灵仙(全棵)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
(3)樱桃核适量,用醋研磨,取汁搽患处。
(4)生首乌60克,捣成泥状,用醋炒热外敷患处。
避免误诊注意勿将甲亢作为本病误治,甲亢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代谢亢进等表现。
用碘制剂与甲状腺素片时应病愈即止,不可长期服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卷心菜、大豆、豌豆、花生、核桃等可引发甲状腺肿,故宜慎用。
巨大的甲状腺肿压迫邻近器官,或妨碍正常的工作与学习或疑有恶变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克汀病(endemic cretinism)多出现在严重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该区至少有1/5人群患有甲状腺肿,一般患病率占甲状腺肿地区人口的1~5%,严重地区高达5~10%。
本病是胚胎时期和出生后早期碘缺乏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造成的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障碍结果。
【病因学】主要病因是胚胎期碘缺乏所致,妊娠时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地方性克汀现高发病率的一种危险指标,由于缺碘使母体及胎儿的甲状腺竞争性摄取有限的碘化物,结果同时影响母体和新生儿的甲状腺激素合成。
某些地方性克汀病以神经型表现为主者就是由于胚胎早期严重的宫内磺缺乏损害神经生长发育所致。
而以后胎儿甲状腺能正常地合成甲状腺激素,可防止生后出现明显甲低表现。
某些粘液水肿型地方性克汀病则是在已存在的神经系统缺陷的基础上再加上甲状腺激素合成能力降低,提示甲状腺本身的正常发育也依赖碘元素。
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均未得到证实。
【病理改变】与散与性克汀病不同,甲状腺并不缺如,在解剖上可接近正常,有些呈代偿性肿大,有些甲状腺扫描显示腺体小于同龄者,常表现为麻点状不均匀,提示有甲状腺退化的可能。
大脑可有发育不全、脑萎缩、中耳骨质增生等改变,骨骼发育的改变和延迟较散发性克汀病为轻微。
本病可分三型:神经型、粘液性水肿型及混合型。
大多数为混合型。
1.神经型身高低于正常,甲状腺肿占15.3%,多数为轻度肿大,智力呈重度及中度减退,共占80.6%。
表情淡漠、聋哑、有精神缺陷、痉挛必瘫痪,眼多斜视,膝关节屈曲,膝反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如巴氏片阳性,引出高尔登氏征等。
临床没有明显的甲低表现。
2.粘液性水肿型有严重的甲低表现,可有典型的克汀病面容,便秘及粘液性水肿较突出,智力减低较轻,有的能说话,侏儒状态明显,生长迟缓,伴有甲状腺肿大,占28%,性发育显著迟滞,腱反射松弛时间延长,某些病人呈家族性发病。
3.混合型可有上述两型的特点。
X线检查骨龄落后,颅骨脑回压迹增多,颅底短小,蝶鞍偶见增大。
脑电图频率偏低,节奏不整,大多有阵发性双侧同步Q波,可无α波。
1.必备条件①出生、居住于低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区。
②有精神发育不全,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2.辅助条件神经系统症状:①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
②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
③不同程度的运动神经障碍。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①不同程度的身体发育障碍。
②不同程度的克汀病形象。
③不同程度的甲低表现。
有上述必备条件,再具有辅助条件中神经系统症状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而又可排除分娩损伤、脑炎、脑膜炎及药物中毒等病史者,即可诊断为地方性克汀病。
早期诊断可依据:①临床表现具备甲低的特征,对可疑者应定期进行智力及听力测验。
②脐血T4降低、TSH增高、T3可增高。
③股骨远端骨骺:胚胎平均38周时应出现,克汀病及早产儿可以不出现。
④骨盆股骨头骨骺:点彩样及畸形,多在生后半年内出现。
【鉴别诊断】1.散发性克汀病2.下聋一甲状腺肿(pendred)综合征3. 一般聋哑无智力障碍,尿碘不减少,吸131I率不高,无缺碘或碘饥饿表现。
与其他各病鉴别诊断可参考散发性克汀病鉴别诊断。
有甲低表现者应自生后3个月内开始补充甲状腺素片等,原则同散发性克汀病。
聋哑者应受专门训练。
同散发性克汀病。
【预防】预防为主。
应由政府大力推行碘化食盐消灭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亦随之消灭。
孕妇妊娠末3~4个月可加服碘化钾(1%溶液每日10~12滴),或肌注碘油1次2ml。
多吃含碘食物。
对地方性克汀病应早期诊治。
不同时期缺碘性甲减的原因缺碘引起甲减对个体的损伤取决于缺碘的程度、持续时间、人体所处的发育阶段以及人体对缺碘的敏感性,可以划分为隐匿性甲减、亚临床甲减及典型甲减。
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但隐匿型、亚临床型或以少见并发症为唯一突出症状者,常造成诊断的困难,乃致延误治疗。
(一)胎儿期甲减怀孕本身可使机体处于“缺碘状态”。
如果怀孕妇女的碘摄入量处于临界状态,就会因为轻度缺碘而使胎儿脑发育处于危险状态。
此外,妊娠时孕妇肝脏合成球蛋白增多,使结合甲状腺素增多,而游离T4、T3浓度下降,这些均造成胎儿发育的不利因素,特别是伴有轻度缺碘的情况下。
正常时胎儿所需的甲状腺激素主要是胎儿自己的甲状腺合成的,人胚胎在第7周即有不规则的甲状腺细胞发生,但在13周、14周时才能形成滤泡,分泌胶质,胶质上的酪氨酸才能碘化形成T4,并开始受TSH调节与控制。
于胚胎18周到20周时TSH分泌明显增多,这说明胎儿甲状腺在妊娠中期3个月期间,是可以合成甲状腺激素的。
但胎儿合成甲状腺激素所需的碘必须来自母体。
在母体缺碘时,其甲状腺摄取碘的能力,由于TSH调节可以明显地增如,但胎盘则缺乏这样强有力的摄取碘的能力,因此在和母体摄取碘的竞争中,胎儿明显处于劣势。
所以在妊娠中、后期即使胎儿甲状腺已有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但合成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致使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现一系列障碍,造成胎儿甲减。
(二)婴幼儿甲减婴幼儿缺碘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根据缺碘程度不同可造成轻度、中度和重度甲减或一次性甲减。
(三)青春期甲减青春期伴随各组织、器官、系统形态发育的同时,相应的各种生理功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这时除生殖系统迅速发育以外,呼吸、循环、消化、代谢、造血、免疫、神经、内分泌、运动等各种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
在形态发育和功能发育的相互促进下,使机体发育渐趋成熟。
由于生长旺盛、活动量大,对热量、蛋白质等需要量增初,热量供给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如引起缺铁性贫血等。
为配合突飞猛进的发育的需要促进甲状腺激素增加,碘泵如速活动,促使甲状腺摄取更多碘合成供发育需要量的甲状腺微紊。
环境缺碘致使合成甲状腰鼓紊不足,必然影响各系统发育,尤其对生殖系统和性器古功能发育的影响。
(四)成人甲减成人担负家务及快节奏的社会工作,消耗大,尤其30岁至50岁以后的妇女,由于长期缺碘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甲状腺失去代偿,造成程度不同甲减。
(五)老年甲减长期缺碘,老年时往往以某种慢性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
由于生理衰退再如缺碘功,往往使疾病加重,使缺碘这样简单的病因被复杂的病情所掩盖,很多病人经多方检查、化验,最终才诊断为甲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