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图是怎么破解的?
江苏徐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罗伟
九宫图又称三阶幻方,即把1到9的数字分三行排列,不论直着加,横着加,还是斜着加,结果都是等于15。
相传,大禹治水时,洛水中出现了一个“神龟”背上有美妙的图案(图一),史称“洛书”,用现在的数字翻译出来,就是三阶幻方。
图一
早在汉郑玄《易纬注》及《数术记遗》都记载有“九宫”,南北朝的甄鸾在《数术记遗》一书中就写过:“九宫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是怎么得到这个规律的呢?
杨辉对九宫阵的研究源于一个小故事。
当时杨辉任台州地方官,一次外出,遇一孩童挡道,原来这孩童在地上做一道数学算题,杨辉一听来了兴趣,便下轿观看。
这道题便是:把1到9的数字分行排列,不论竖着加、横着加,还是斜着加,其结果都等于15。
杨辉与那小孩趴在地上算啊算,将身边的人和事忘得一干二净。
等两人终于将算式摆出来时,要研究这一阵式的想法也在杨辉脑中产生了。
杨辉隐约记得《大戴礼记》(西汉学者戴德编纂的一部记载古代各种礼仪制度的文集)中似乎有这样的阵式,回家查了无数典籍,发现南北朝时北周的数学家甄鸾在《数术记遗》一书中对这种阵式做了解释,竟然和自己与孩童摆出来的完全一样。
但为什么是这样,这当中有什么原理,书中没有进一步研究。
经过反复琢磨,杨辉终于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总结成四句话:“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
”就是说:一开始将九个数字从大到小斜排三行,然后将9和1对换,左边7和右边3对换,最后将位于四角的4、2、6、8分别向外移动,排成纵横三行,就构成了九宫图。
比法国数学家Claude Gaspar Bachet提出的方法早三百余年。
解法一(杨辉解法):
第一步:菱形斜填写
第二步:菱形四角的3和7,1和9交换,如下图
第三步:9和1插队进去,如图
九宫之二,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从中看出黄蓉看过汉代或者杨辉数学书,黄蓉对瑛姑所说的:“不但九宫,即使四四图,五五图,以至百子图,亦不足为奇……”(电视剧中没有,小说中有此话。
)从中看出黄蓉看过南宋杨辉数学书,射雕英雄传故事发生于南宋,可
以说黄蓉了解最新数学信息,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学过肯定脱口而出。
而瑛姑却没看多汉代及杨辉著作。
解法三(大学老师的解法):
第一步:按照1—9
第二步:1和9对换,3和7
解法四(我的解法):
首先,肯定中央一个数为5,先采用列代数式的方法
第一步,先填5个空
第二步,再把其余的空填上
a, b 是比5小的整数,并且a b ≠,那么有这几种情况:
5-52a a b
a ≠+-≠由得
b 552a b b
a b +-≠+≠由得 5-05a b a b -≠+≠由得59
4a b a b ++≤+≤由得
在1、2;1、3;1、4;2、3;2、4;3、4中只有1、3满足即a=1, b=3再带入表格中即可。
九宫图其方位观念亦广泛用于地理(九州观念)、军事(布阵行营)、书法、武术及数学方面。
后来,杨辉受到九宫图启发,又得到了“花16图”,就是从1到16的数字排列在四行四列的方格中,使每一横行、纵行、斜行四数之和均为34。
陆续得到了“五五图”、“六六图”、“衍数图”、“易数图”、“九九图”、“百子图”等许多类似的图。
杨辉把这些图总称为纵横图,并于1275年写进自己的数学著作《续古摘奇算法》一书中,并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