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
(一)儒家
二、百家的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孔子(前551-前479),鲁 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 想家和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 主要思想:仁、礼、中庸、教 学思想及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
孔子思想主要内容 (1)仁。“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 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 “仁者,人也。”,“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 性。 “仁”即“爱人”。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
中国文化概论
(3)“中庸”。 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
二是“和”。所谓“中”,不是折衷与调和,而 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 “恰如其分”,从实际出发。
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
中国文化概论
(4)教与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有教无类” 学而优则仕”

中国文化概论
(5)在教学方法上
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 施教。 在知识的形成积累上,强调学与求的重要性。循循善 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强调学与行结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 只说不做是可耻的
中国文化概论
五、上古文化分布 华夏集团:发源于黄土高原,散布在中国中部和
北部部分地区。内部又分黄帝、炎帝两支。 东夷集团:大致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
中部一带。 苗蛮集团:分布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
中国文化概论
中 华 民 族 远 祖 分 布 图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殷商神本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P13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P26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P43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P57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P87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P125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P178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P210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P227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P265
论文考核
中国文化概论
前言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2)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4)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5)魏晋:战乱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6)隋唐:隆盛时代 (7)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8)辽夏金元:游牧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9)明清:沉暮与开新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1、确立宗法分封制 2、确立礼制
礼:一是“ 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强调父子、兄 弟关系来维系宗族。 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分清君臣 上下的等级。
目的:“别贵贱,序尊卑”。 五礼:吉、凶、军、宾、嘉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三节P64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 代”
三、原始观念文化: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 拜、图腾崇拜(totemism )
中国文化概论
四、原始社会组织(三皇五帝) 母系氏族:女娲氏、庖牺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都
是母系时期中华先民创造的神,有所谓的“三皇”:即地皇 神农氏、人皇伏羲氏、天皇燧人氏。
中国文化概论
父系氏族:传说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 唐尧、虞舜)就生活在这一时期。
中国文化概论
(2)礼。“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 畴。“礼”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礼”包括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个方面。 “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 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 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 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 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
中国文化概论
3、儒家思想的学派特征
(1)在天道观方面,把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生的 从属地位 (2)在历史观方面,他们将捍卫三代的典章文物当作 自己神圣的使命,同时也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 加以适当的修改。 (3)在社会伦理方面,试图把社会外在的规范化为个 人内在的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 (4)在修身论方面,他们设计出一套由小及大,由近 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邦定国的方案,为巩固封建政权体 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由内圣而外王: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商朝是我国最早有文字(甲骨文)记载的朝代。 文化成就:天文、青铜、古都建筑、 “尊神重巫”
中国文化概论
神本位:商人观念中的
神,地位最高是帝
或上帝。它统率各
王占曰
种自然力,也主宰
人间事务。甲骨文
就是记录占卜的文
献资料,占卜的目
的就是为了按上帝
的意旨办事。甲骨
文中,凡占曰前的
主语多半是王。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一、中国人的起源:
中国文化概论
二、原始物质文化 旧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是简单加工的石块。 能使用天然火。从元谋人到7000年之前。
中国文化概论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 广泛使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已发 现遗址七八千处。
中国文化概论
“轴心时代”:这是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 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指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 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 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 了。主要依据有: 社会生产力 民族方面,华夏族最终形成。P67 文化方面
中国文化概论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文化达到中国文化颠峰状态原因: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士阶层从宗法制中解放出 来;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给士阶层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兼并战争打破了西周初期相对平静的生活格局,多种 因素的冲突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竞相争霸的诸侯缺乏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 文人可进行独立的的精神劳动; 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代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走 向下层,推动了私人学者集团兴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