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


• “峡部”甲状腺

甲状腺滤泡性腺癌
• 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理: “右侧”甲状腺乳头 状
甲状腺乳头状 ca
• 甲状腺右叶上部见一枚 16*13*10mm的混合回声团块, 以实性为主,边界清,周边伴 晕环,该团块偏前内见4*4mm的 回声偏低区,周边及内部见血 流信号 • 病理:甲状腺微癌
• 临床:女,47岁。发现颈前肿块1年 • US:右叶等回声团块伴钙化灶 左叶实性结节 • 病理: 左侧甲状腺乳头状微癌 右侧甲状腺腺瘤
超声特征 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分为2型: (1)低回声型:肿物形态不规则,包膜多不完整, 境界欠清或不清,常无“晕环”,后部多声衰 减。 (2)混合回声型:肿物内显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 则的液性暗区,恶性肿瘤中蟹足样浸润、沙砾 样钙化较为常见。 • CDFI:瘤体内有较丰富的血供,边缘有少量血 流分布,瘤内较易检测到动脉频谱。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 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的两旁,由中央的 峡部和左右两个侧叶构成,峡部有时向上伸出一锥 体叶,可藉纤维组织和甲状腺提肌与舌骨相连。 • 甲状腺血液供应十分丰富,主要由两侧的甲状腺上 动脉(颈外动脉的分支)和甲状腺下动脉(锁骨下
动脉的分支)供应,正常成人甲状腺上、下动脉的
Graves 病
超声特征 • 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均匀性或者不均匀性肿 大.内部回声呈密集细小光点,回声正常或稍强, 分布均匀,或稍不均匀 • 治疗后且病史长者,内部回声增强不均匀,可见 高回声光带呈网格状改变,与桥本鉴别 • 甲状腺上动脉增粗,腺体内也可见增粗血管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彩色血流异常丰富,呈“甲 状腺火海” ;甲状腺上动脉Vmax>35cm/s
超声特征
• 患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与颈前肌之间的 间隙模糊或者消失。 • 腺体内低回声区,呈片状、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呈“泼水征”,可单侧或者双 侧 • 血流信号正常或者稍多
女,44岁 感左颈部疼痛1月余
甲状腺结节病变
• 甲状腺腺瘤
• 结节性甲状腺肿
• 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
病理 • 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包膜,表面光滑,生长 缓慢,质地较软,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楚, 当肿瘤生长迅速时,易发生坏死、出血、囊 性变等退行性变。 • 分为滤泡性腺瘤、乳头状腺瘤及非典型腺瘤, 其中10%的腺瘤可以发生癌变,20%的腺瘤 属于高功能性,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 组织学:甲状腺结节可分为5种类型 增生性:局部细胞的过度增生。 肿瘤性:肿瘤性结节与致癌基因的活化有 关。 胶体性:胶体性结节由扁平的上皮细胞以 及扩大的滤泡构成,内含高浓度粘性的甲 状腺球蛋白(TG),致滤泡扩张。 囊性和甲状腺炎性:约40%的甲状腺结节 有部分/全部囊性变,大部分是坏死和溶解 形成的假性囊肿。其形成与增生/血管生成 的不平衡性有关,常伴有出血。
桥本氏甲状腺炎
病理、临床表现:
• 又称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 疫性疾病 • 临床特点常见于女性,多发于30-50岁, 病程较长(1-2年)。颈部压痛不适,甲 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逐渐变韧,变硬, 但无明显结节。血中自身抗体滴度增高, 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超声特征
• 两侧叶弥漫性对称性轻度肿大,表面光滑, 边界完整,峡部增大明显。 • 内部回声弥漫小减低,不均匀,内见条状 高回声分隔,呈网格状 • 早期血流增多,上动脉流速可轻度增高, 后期腺体纤维化血流可正常或稍增多
临床;男, 48 岁。发现颈部淋巴结肿 大 2年
US :右叶实性团块伴钙化,双侧颈部 多发淋巴结肿大
手术:甲状腺右叶上极0.5cm硬质实性 团块,无包膜,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部分与颈静脉粘连 病理:“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淋 巴结见转移
• 男,45岁,颈部包块入院 • 病理:结节性甲状腺肿,部分滤泡上皮呈 乳头状增生,灶性区域可见毛玻璃样核、 核沟及钙化,考虑为微小乳头状癌可能。
超声特征
• 腺体多表现为非对称性增大,实质回声增粗,分布不 均。回声也可表现为正常。 • 结节以多发为主,形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模糊, 包膜缺失,少有晕环,内部呈中等回声或混合回声, 可出现强回声(直径多>5mm),后方伴声影的钙化灶或 不规则无回声区。 • 部分结节退行性变:嚢性变、出血、纤维化、钙化、 坏死则有不同的相应表现。 • CDFI:结甲单发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较少或没有
• • • •

超声特征 腺瘤可分为三个类型:实性、囊实性及囊性,可单发,也 可多发。 瘤体多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包膜纤细光滑。 滤泡样腺瘤及不典型腺瘤以实性居多,后方无声衰减。囊 性及囊实性混合性腺瘤以乳头状腺瘤居多,后方常伴回声 增强。 腺瘤周围晕:除血管外,受压萎缩的甲状腺组织,周围组 织的炎性水肿,包膜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的粘连及包膜本身 等病理变化均与晕环的产生有关,这可解释临床上部分晕 环检测不到环形血流信号的现象。 CDFI:腺瘤周边的晕环处可见较丰富的动静脉信号,呈环 状分布。内部血流信号呈点状或棒状分布,多于正常组织

侧叶:前后径1-2cm,左右径22.5cm,上下径3.5-5cm。
峡部前后径0.2-0.4cm
•血流:CDFI可见线状或 斑点状血流显示,动脉频 谱收缩期峰值速度2040cm/s
正 常 甲 状 腺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 • • • •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病) 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病理:“双侧”甲状 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 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与病理 • 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 为病毒感染所致,甲状腺滤泡破裂,胶质进 入间质引起异物反应或炎性变化 • 多见于女性,表现为发热、甲状腺中度肿大 和疼痛、局部压痛。多有上感前驱症状,也 可无,发病期间有咽痛等症状,血沉加快。 早期T3、T4增高(滤泡破坏释放入血), TSH增高,但摄碘率减低,后期T3、T4减低
内径为1.5-2.5mm。
正常甲状腺肉眼及高倍 镜观察
正常位置的正常甲状腺,肉眼观察 甲状腺的正常重量是 10~30 克。体查时它不易被触及。
正常甲状腺,高倍镜 正常甲状腺滤泡由卵泡上皮排列而 成,间隙存在丰富的血管
正常甲状腺超声图像
• 蝶形或马蹄形, 两侧叶基本对称, 与中央的扁长形 峡部相连。气管 位于峡部后方中 央,呈一弧形强 光带回声。 内部回声中等, 分布均匀,呈细 弱密集的光点, 周围肌群为低回 声
结 节 性 甲 : (1)乳头状癌:约占成人的60%和儿童 甲状腺癌的全部。恶性程度较低,大部 分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 (2)滤泡状癌:约占20%,属中度恶性, 且有侵犯血管倾向,通过血行播散,一 般有完整包膜,预后较乳头状癌差;
(3)未分化癌:约占15%,发展快,高 度恶性,无包膜,常有坏死、出血,预 后很差; (4)髓样癌:仅占7%,来源于滤泡旁降 钙素分泌细胞(C细胞),细胞排列呈巢 状或囊状,无乳头或滤泡组织,呈未分 化状,恶性程度中等。其他还有转移癌、 嗜酸性癌、肉瘤等均较少见。
腺 瘤 及 胶 质 结 节
结节性甲状腺肿
病理与临床 •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对 不足,TSH的长期刺激使甲状腺组织反复增生, 从而使单纯性甲状腺肿发展到后期形成单个或者 多个结节,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本病女性多 见,约有4-7%可恶变。 • 病理学:多发常见,也可单发,结节可退行性变, 以囊性变最多见,其次为出血,纤维化和钙化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