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蓄电池基础知识

汽车蓄电池基础知识

充电电源必须采用直流电源, 以一定的电流人向一只完全放 电的蓄电地进行充电。
保持充电电流入不变,每隔一 定时间测量单格电池的端电压 和电解液相对密度。
可以绘制出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曲线,如图所示。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恒流充电)
(1)充电开始阶段 端电压迅速上升。 开始充电时,孔隙内迅速生
1、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及基本电特性
蓄电池端电压的测量: 端电压包括开路电压、放电电压和充电电压,
取决于蓄电池的工作状况。 一般发动机未工作时测量蓄电池电压为开路电
压为12V。(12~12.7 V) 一般发动机工作时测量蓄电池电压为充电电压
为14V。(13.8~14.4 V) 起动时测量蓄电池电压为放电电电压约为8-
这时正负极板发生的化 学反应正好与放电过程 相反,其化学反应过程 如图所示。
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结论
蓄电池在放电时,电解液中的硫酸将逐渐减少, 而水将逐渐增多,电解液相对密度下降 。
蓄电池在充电时,电解液中的硫酸将逐渐增多, 而水将逐渐减少,电解液相对密度增加。
在充放电时,电解液浓度发生变化,主要是由 于正极板的活性物质化学反应的结果,因此要 求正极极处的电解液流动性要好。
干荷电蓄电池 免维护蓄电池
干荷蓄电池
极板处于干燥的已充电状态和无电解液贮存的 蓄电池。
干荷蓄电池加足电解液后,静放20~30min即 可使用。
干荷蓄电池的工艺特点 在负极板的铅膏中加入抗氧化剂、负极板在化 成后经过水洗和浸渍防氧剂、经特殊工艺干燥 处理,提高了负极板上的海绵状纯铅的憎水性 和抗氧化性,可以干荷电贮存。
GB/T 5008.2-2005 引用了原机械工业部 部颁标准JB2599的规定,铅蓄电地产品 型号分为三段。
蓄电池的型号、规格
以6 — QA — 60型电池为例: 6-----代表电池单格数量为6个 Q-----代表汽车起动用蓄电池 A -----代表干式荷电,W---代表免维护 60 ----表示电池容量为60Ah
活性物质还原反应 结束后的充电称为 过充电,充电电流 用于电解水,应避 免长时
端电压上升到最大值2.7V,并在2h~3h 内不在增加。
电解液相对密度上升到最大值 1.28g/cm3
蓄电池内产生大量气泡。
第四节、蓄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
见培训材料。
2、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3)迅速下降阶 段
端电压由1.85V迅 速下降至1.75V。
放电接近终了时, 电化学极化、浓差 极化、欧姆极化显 著增大,端电压迅 速下降。
蓄电池放电终了的 特征
3、蓄电池的充电特性(恒流充电)
在恒流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 端电压与电解液相对密度随时 间而变化的规律。
池的电动势。但是,开路电压在数值上很接近蓄电池 的静止电动势,可以用开路电压代替静止电动势。 一般规定铅蓄电池的额定开路电压为2.0V。 开路电压(静止电动势)公式 铅钙电池:ES=0.85+ρ25°C(V)或 铅锑电池:ES=0.84+ρ25°C(V) 汽车用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一般在1.12-1.30g/cm3之 间,因此ES=1.97~2.15(V)
蓄电池的功用
1.发动机启动时,向启动机和点火系统供电 2.发动机低速运转时,向用电设备和发电机磁
场绕组供电。(应用中应避免) 3.发动机运转时,将发电机剩余电能转化为化
学能储存起来; 4.发电机过载时,协助发电机向用电设备供电 5.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大电容器,能吸收电路中
出现的舒瞬时过电压,保护电子元件,保持汽 车电器系统电压稳定
免维护蓄电池
极板栅架采用铅钙锡合金制成,消除了锑的副 作用:自放电少、使用中不需加水;
采用袋式PE隔板,可避免活性物质脱落、极板 短路:使用寿命长;
采用新型安全通气装置:回收水汽 外壳由聚丙烯塑料制成:重量轻、体积小。
免维护蓄电池的产品特点
水份散失少 自放电小 连接件腐蚀小 起动性能好 使用寿命长
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
第一节、汽车蓄电池概述
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 置,属于可逆的直流电源。
应用最广泛的汽车蓄电池是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最主要的作用是:发动机工作时
向起动机和点火装置供电。 汽油机起动电流为200-600A 有的柴油机起动电流达1000A。
蓄电池并联电路
双极硫酸盐化理论 蓄电池中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正极板上是
pbO2 负极板上是pb 电解液是硫酸水溶液 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上
的pb都变成pbso4水溶液 电解液中的H2SO4减少,相对密度下降。蓄电
池充电时,则按相反的方向变化。
一、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电解液的纯度是影响蓄电池的电气性能和使用 寿命的重要因素,一般工业用硫酸和普通水中, 因含有铁、铜等有害杂质,绝对不能加入到蓄 电池中去,否则容易自行放电,并且容易损坏 极板。因此,蓄电池电解液要用规定的蓄电池 专用硫酸和蒸馏水配制。
外壳
蓄电池外壳为一整体式 结构的容器,极板、隔 板和电解液均装入外壳 内。
蓄电池的基本构造 (现代免维护蓄电池)
蓄电池盖 端子
排气孔 排气盖
蓄电池槽
蓄电池的基本构造
极板 隔板 外壳 电解液
极板
极板:是蓄电池的基 本部件,由它接受充 入的电能和向外释放 电能。极板分正极板 和负极板两种。正极 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 氧化铅,呈棕红色; 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 是海绵状纯铅,呈青 灰色。
在装配蓄电池时,应将隔板有沟槽的一面对着 正极板,以便电解液流通。
二、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及基本电特性 蓄电池的内阻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1、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及基本电特性
静止电动势ES 蓄电池处于静止状态时,正负极板之间的电位差(即
开路电压)称为静止电动势。 开路电压:理论上,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并不等于电
奇瑞汽车用蓄电池
6-QW-75 即是6个单格电池 额定电压12伏 额定容量75Ah 起动型免维护蓄电池
奇瑞汽车用蓄电池
A11车用 L2 400电池 B11车用 6-QW-75电池 T11车用 6-QW-75电池 S11车用 6-QW-45电池 S21车用 6-QW-45电池
1.电动势的建立
蓄电池的电动势是正、负极浸入电解液 后产生的。其反应过程见图1-8所示
负极板:铅溶于电解液中,失电子生成 Pb2+
Pb-2e→Pb2+ 电子留在负极板上,和Pb2+吸引,使负
极具有负电位,为-0.1V。
电动势的建立
正极板:PbO2溶于电解液 PbO2+2H2O→Pb(OH)4 Pb(OH)4→Pb4+ + 4OH OH-留在电解液中,Pb4+ 沉附在正极
放 电 特 性 曲 线
2、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1)开始放电阶段 端电压由2.14V迅速下降至
2.1V 极板孔隙内硫酸迅速消耗,电
解液密度迅速下降,浓差极化 增大,端电压迅速下降。 (2)相对稳定阶段 端电压由缓慢下降至1.85V 极板孔隙外向孔隙内扩散的硫 酸与孔隙内消耗的硫酸达到动 态平衡,孔内外电解液密度一 起缓慢下降,所以端电压缓慢 下降。
不同类型的铅酸蓄电池
按使用来分为: 动力型蓄电池、起动型蓄电池、储能型蓄电池等
按蓄电池的结构分为: 普通起动用蓄电池(湿荷电蓄电池H、干荷电蓄电池A、 非荷电蓄电池):需维护或少维护。 免维护起动用蓄电池 阀控蓄电池(胶体电解质蓄电池、AGM吸附式蓄电池)
汽车上采用铅酸蓄电池,主要目的是使起动发动机。 现代汽车起动用蓄电池主要使用:
商标标签内容
警示标示
标示的含义: 1.注意阅读说明书 2.注意有腐蚀性液体 3.禁止靠近明火和火
焰 4.对蓄电池进行操作
时注意穿戴好防护 用品
警示标示
5.严禁儿童接近 6.注意有爆炸性气体 7.蓄电池禁止放入垃
圾箱 8.旧蓄电池应该进行
适当的处理,并且 可以回收再利用
第三节、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对蓄电池的要求
启动发动机时,蓄电池在5~10S内,要 向启动机连续供给强大电流(汽油机 200~600A,柴油机800~1000A)
因此,对蓄电池的要求是:容量大、内 阻小、有足够的启动能力。
第二节、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蓄电池的构造(传统胶壳电池)
第二节、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蓄电池的构造(塑壳干荷电、少维护电池)
蓄电池电压一般有6V和 12V两种规格,因此, 外壳内由间壁分成3个和 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
外壳应耐酸、耐热、耐 寒、抗震动,并具有足 够的机械强度。
外壳
蓄电池的型号、规格
蓄 电 池 的 产 品 型 号 :GB/T 5008.2-2005 对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的规格、外形尺寸、 端子位置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从理论上说,蓄电池这 种放电将极板上所有物 质全部转变为硫酸铅, 但实际转化的只有3050%。
3、充电过程
将电能转换 成蓄电池化 学能的过程 称为充电过 程,它是放 电反应的逆 过程。
3、充电过程
充电时蓄电池的正负两 极接通直流电源
当电源电压高于蓄电池 的电动势E时,电流由蓄 电池的正极流入,从蓄 电池的负极流出,也就 是电子由正极板经外电 路流往负极板。
极板
极板
栅架 活性物质
隔板
为了避免相互接触而 短路,正负极板之间 要用绝缘的隔板隔开。
隔板材料应具有多孔 性结构,以便电解液 自由渗透,而且化学 性能应稳定,具有良 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 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