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财务管理专题之三 财务管理理论
企业财务管理专题之三 财务管理理论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分析
(二)我国财务管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郭复初(2000)认为,我国的财务管理是从新中国 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
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财务核算与监督为主要方式的管理阶 段(1949—1978年);
分配管理为主要内容、财务控制与考核为主要方式的管理阶 段(1978—1992年);
➢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有些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证, 指出“财务质的规定性决定了财务的独立性,财务的种种 独特性态,乃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湖南财 经学院课题组,1991)。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2、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起点
(2)假设起点论
➢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 这一点”(陆建桥,1995)。并进一步指出:“假设对任 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 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陆建桥,1995)。
➢ 我国《辞海》的解释是: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 是系统化了的理论认识。
➢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 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1、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概念
(2)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 《现代汉语词典》对“结构”的解释是:“结构是 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 一般而言,讲到结构,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构成系统或物质的基本要素或元素;二是这些 要素或元素在整体中的作用及其排列组合,即要素 之间的联结关系。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2、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起点
(1)财务本质起点论
➢ 我国著名财务学家郭复初教授认为,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 纪80年代,当时对财务的存废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 财务管理理论工作者在形成财务独立论的过程中,从财务 的本质研究出发,奠定了财务理论的基石(郭复初等, 1997)。
段,它是伴随西方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和财务 管理实践的发展而演进的。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分析
1、传统财务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 典型的环境特征:是20世纪初股份制公司的崛
起和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 该阶段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筹
资管理、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兼并重组和破产 清算等方面。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分析
2、投资财务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 代)
环境特征:是工业技术革新加剧、国内市场竞争 激烈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因而该阶段财务管理 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 方面,注重对投资决策程序、方法和指标体系的 研究。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分析
但现在看来,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因为:①从 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理论的研究起点都应当是其原本 点(即原始出发点),显然财务管理目标并不具备这一特 点。因为财务管理目标受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理 财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②从财务管理理论体 系本身来看,如果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起点,则很难安排财 务管理假设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因为假设是根 据环境概括出来的,而不是根据目标概括的。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2、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起点
(4)目标起点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以财务管理 目标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看法。
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 不例外。只有确立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适 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该以财务管 理目标为出发点…(王化成,1994)。同时认为,财务管 理目标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两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企 业价值的最大化(王化成,1994)。这种观点突出了财务 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作用,有利于财务管理 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郭复初教授也认为,这种观 点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较大的推动 作用(郭复初等,1997)。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分析
3、现代财务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环境特征: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信息技术迅猛发
展、金融市场趋于完善、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国内外 市场竞争激烈和经济风险日益加剧。 代表性成果:布莱克和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理论、法 马的有效市场理论、詹森和麦克林的委托代理理论、 梅耶斯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新优序融资理论、罗斯和 斯宾塞的信号传递理论、史密斯等人的财务契约论、 哈里斯等人的企业治理结构学派等。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分析
代表性的成果:格林的《公司理财》、米德的 《公司财务》、戴维的《公司财务政策》、李恩 的《公司及其财务问题》、洛夫的《企业财务》、 罗斯的《企业内部财务论》、施曼林巴赫的《财 务论》、古川容一的《财务管理》等。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企业外部而不是从企业内部决 策角度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范围较为狭窄, 研究方法主要以描述性和定义性方法为主。
➢ 这是因为:①财务管理假设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是天生 就有的,而是根据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概 括出来的。显然,环境决定假设,而不是相反。②即使是 过去一直以假设为理论起点的会计学,进入20世纪70年代, 也逐渐放弃了这种观点,改用其他范畴作为会计理论研究 的起点(谢德仁,1995)。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2、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起点
(3)本金起点论
➢ “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 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郭复初,1993)。并 进一步指出:“经济组织的本金,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实收 资本、内部积累和负债等几大组成部分”。同时强调,本 金起点理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其他起点理 论的种种不足。本金作为财务资金的代名词,已成为财务 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财务理论概念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以 本金作为基本细胞并从此开始研究,有利于从小到大、层 层展开,从而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郭复初等, 1997)。
代表性的成果:迪安的《资本预算》、马柯维茨 的《资产组合选择》、米勒和莫迪利亚尼的《资 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威廉·夏普的资 本资产定价理论等。
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从企业外部转向企 业内部财务决策,投资管理成为研究重点,强调 事前控制和资产管理,研究领域不断开阔,研究 方法主要以数理模型和定量分析为主,同时,强 调财务管理理论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财务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二、财务管理假设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分析 四、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1、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概念
(1)财务管理理论
➢ 世界著名的《韦氏国际词典》第三版对“理论”一 词的解释是:理论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一套前后一致 的假设、概念和实用原则所构成的系统。
筹资管理为主要内容、财务预测与决策为主要方式的管理阶 段(1992年至今)。
我国学者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财务管理假设、 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原则以及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成 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安排财务管理活动。
若公司处于待清算或清算阶段,则属于非持续 经营状况,则财务管理活动会发生质的变化。
二、财务管理假设
(三)有效市场假设
二、财务管理假设
(四)资金增值假设
(五)理性理财假设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分析
(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 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分析
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注重不确定条件下企业 价值的确定以及市场有效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等方面, 充分重视风险报酬的权衡,研究领域百花齐放,研究 方法以实证研究和数量模型的应用为主,同时重视规 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因而该阶段财务管理理论 研究的内容向纵深拓展,涵盖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 理、 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等领域,集财务预 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评价于一体,更 加注重企业财务战略、跨国公司财务、企业风险管理 和金融产品定价等新领域的研究。
二、财务管理假设
(一)财务主体假设 (二)持续经营假设 (三)有效市场假设 (四)资金增值假设 (五)理性理财假设
二、财务管理假设
(一)财务主体假设 1、本公司财务与其他公司财务
2、公司财务与股东个人财务
结论:财务管理只服务于特定公司,即特定财 务主体。
二、财务管理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根据公司目前的情况,公司可以正常的存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