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XX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

20XX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

20XX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炮烙(lu) 天梯石栈(zhn) 湮没(yān)B. 提防(dī) 恬然自安(tin) 广袤(mo)C. 罗绮(qǐ) 无语凝噎(yē) 国粹(cu)D. 负疚(ji) 喟然而叹(wi) 杜撰(zuǎn)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 孤立无援放诞无礼厮打B. 结外生枝纨绔膏梁烽火C. 休戚相关春寒料峭遵循D. 舞榭歌台捐除宿怨诡秘3.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_________耐劳的人。

②我乘她不再紧接地问,迈开步便走,匆匆地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_________。

③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_________,不想_________。

A. 安逸安分给与取得B. 安逸安分取得给与C. 安分安逸取得给与D. 安分安逸给与取得4. 文学常识填空(8分)(1)《寡人之于国也》记载了_________时期思想家孟轲向梁惠王阐释自己对_________的看法和主张。

(2)汉代文学家_________在《过秦论》中指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明人将唐代文学家韩愈列为_________之首,韩愈的《师说》选自《________________》。

(4)清代沈德潜赞美李白的诗:太白七古想落天外。

七古即七言古诗,如李白的成名作《________________》。

(5)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都是__________________词风的典范之作。

5. 请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12分)①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

低眉信手续续弹,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______________,谁怕?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⑤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⑦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共71分)(一)阅读《苏武传》节选部分和【链接材料】,回答第611习题。

(共21分)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A.茅盾经常用“三式”读书法:第一式,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

第二式,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

第三式,消化式,吸收精华。

B.学生考试达不到规范,不能给他们一个不及格就了事,必须研究学生达不到规范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指导不完善呢?还是学生在资质上有缺陷,学习上有疏漏?C.全国纠风工作会议透露,义务教育将全面推行“一费制”,即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包括教科书、作业本费)的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

D.李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会后退。

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吗?”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3分)A.几百年前,书生气十足的山西商人乔致庸除了有超前而洪大的商业理想,还有“兼济天下”的情怀和报负。

B.上海六所高校联合自主招生考试不考语文,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莫衷一是。

C.海地大地震发生后,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观注,社会慈善组织积极募捐,文体明星也慷慨解囊。

D.一些地区因经济欠发达而选择了高污染企业,有关人士大声急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可偏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人说北京的故宫,平时北京市民就很少去看,因为看过了,就不想再去看,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B.当一群伊拉克人冲进巴格达考古博物馆实施抢劫时,正在这里执勤的美国土兵竟然在一旁充耳不闻。

C.在采访中一位读者胸有成竹地提出,如果他在买书时碰到要验证身份的情况,他会告书店歧视他。

D.眼下正值旅游旺季,但部分旅游地区发现了“非典”病例,这让许多准备出游的人心有余悸,纷纷取消了原先的计划。

比喻“切至”与否,不能仅仅从比喻本身看,还要从作家主体来看,和作者追求的风格有关系。

谢道韫的比喻之所以好,还因为与她的女性身份相“切至”,如果换成一个关西大汉,这样的比喻,就可能不够“切至”。

有古代咏雪诗曰:“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就含着男性雄浑气质的联想,读者从这个比喻中,可以感受到叱咤风云的将军气度。

未若柳絮因风起,是七言的古诗(不讲平仄的),是诗的比喻,充满了雅致高贵的风格,但并不是唯一的写法。

同样是写雪的,李白写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就是另一种豪迈的风格了。

李白的豪迈与他对雪花的夸张修辞有关。

如此大幅度的夸张,似乎有点离谱,故鲁迅为之辩护曰:“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鲁迅的这个解释,把问习题简单化了。

其实,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看。

第一,本体与喻体特征的相似性。

鲁迅所说,正是这个意思,因为是在北国燕山,雪花特别大。

但是,特征的相似性是很丰富的,有时,北方的雪花并不仅仅是雪片之大,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以雪片之多,铺天盖地之美取胜。

为什么有不同的选择呢?这就有了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作家对风格的选择。

第三,文学形式的制约。

“燕山雪花大如席”之所以精彩,还因为它是诗。

诗的虚拟性,决定了它的想象要相对自由得多。

如果是写游记性质的散文,说是站在轩辕台上,看到雪花一片一片像席子一样地落下来,那就可能成为鲁迅所担忧的“笑话”了。

如果从诗的角度看,柳絮因风,撒盐空中,就不仅仅是修辞的问习题。

同样的比喻,在不同的文学形式中,效果是不同的。

所以比喻的暗示和联想的精致性,还与文学形式不可分割。

12. 依据第三段内容,指出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两项( )( )(4分)A.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蜀道难》)B.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C.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柳永《望海潮》)D.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E.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13. 纵观全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分)A. “有女如云”不仅取数量众多的共性,而且使人联想到女子体态轻盈如云,比喻富于诗意。

B. 谢朗将“白雪纷纷”比作“撒盐空中”,具备构成比喻的两个基本要素,但缺乏诗意的联想。

C. 谢道韫“柳絮因风”的比喻,恰当切至,富于诗意的联想,但不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精彩。

D. “燕山雪花大如席”之所以精彩,不仅因其风格豪迈,还因诗歌中的想象可以不受任何约束。

E. “切至”的比喻,既要贴切而且富于诗意的联想,还要吻合作家的风格特点,契合文学形式。

14.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所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句,其中的比喻是否“切至”?请参考本文论述,分条简要分析。

(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并回答第15—16习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