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合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课题:集合的知识点小结
教学目标:1掌握集合的有关概念及相关性质;2、理解集合间的关系;3、能够进行集合
的基本运算。

重点:集合的表示及三大性质,集合间的关系,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难点: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集合的概念
元素: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来表示。

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A,B,C…•来表示。

例如:①1,2, 3, 4, 5, 6, 7;
②某农场所有的拖拉机;
2
③在实数范围内方程x 5 0的解。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卸载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注意事项:①元素间用分隔号",”;②元素不重复;③元素无顺序;④对于含较多元素的集合,如果构成该集合的元素有明显规律,可用列举法,但是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表述清楚后
才能用省略号。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它的一般形式
是p|p适合的条件,其中p叫做代表元素。

注意事项:(1)、对于竖号“I”左边“ P”的姓氏引起足够的重视,看下面几个例子:
①对于集合A x|x2 x 1 0 , A中的元素是方程x2x 1 0的解集,A即是方程的解集。

②对于集合N x, y |2x y 4 0 , N中的元素可以看做是不等式2x y 4 0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直线2x y 4 0的右下方的坐标平面所有的点构成的集合。

(2)、此外,我们在用描述法的时候还应注意到一下问题:
①写清楚该集合中元素的代号(字母或用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②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③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④多层描述时,应该准备使用“且”、“或”;⑤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集合符号内;⑥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准确。

3、图示法:为了形象地表示集合,我们常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
合,例如:如图表示集合1,2,3,4,5 。

图像法,也叫做venn图法。

三、集合中元素的三大性质
1、 确定性:设A 施一个给定的集合,a 是某一具体的对象,则 a 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是 不是A
是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它的任何两个 元素都是
不同的。

即集合中的元素不重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的元素都认为是一个
元素,在用列举法表示时,也只能写一个。

例如方程 x 2 2x 1 0的解组成的集合 A ,
必须写成A 1。

3、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不考虑顺序,对于元素相同而元素顺序不同的集合认为是相同的
集合。

例如集合
1,2,3,4 与4,3,2,1 是相同的集合。

四、集合的分类
1) 按元素的属性:数集(元素是数),点集(元素是点),直线集(元素是直线)等等,等 等。

2) 按元素的多少:有限集(元素的个数是有限个)
,无限集(元素的个数是无限个)和空 集
(不含有任何元素)
3) 常用的数集及符号表示: N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N*或N + (正整数集,或除了 0以
外的自然数集),Z (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 五、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属于: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我们就说 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不属于: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我们就说 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2)、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
1)子集:若对于任意的x A ,都有x B ,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

2)真子集:若A B ,且至少有b A,b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 B A )。

3)集合相等:对于两个集合 A 、B ,如果A B ,同时B A ,那么集合A 和集合B 叫做相等集合,记作 A=B 。

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通常记为 。

特别注意:0, 0,, 的关系。

此外,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也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 v enn 图:除了可以表示一个集合外,也可以用于集合与集合间的表示,如 A 是B
6)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 集,记为A B,即A B= x|x A,且
x B 。

的真子集,则表示为
A 与
B 的交
A A A; A
7
A B B /A;
性质:A B A; A B B;
A B A B A;
A B B A B
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兀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集合B
7)并集:由所有属于

的并集,记为A B,即A B= x | x A,或x B。

A A A; A A;
A B B /A;
性质:A B A; A B B;
A B A A B;
A B B B A
8)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
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全集是相对于所研究问题而言的一个相对概念,它含有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因此全集因研究问题而异。

例如,在研究数集时,常
常把实数集R看做全集。

9) 补集:一般地,设U是一个全集,A是U的一个子集,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子集A在全集u中的补集(或余集)。

记为U A=x|x U,且x A。

性质:A u A =U; A u A= ; u ( u A) =A; u (A B)= ( u A) ( u B);
u (A B)= ( u A) ( u B); u = U; u U= .
六、集合的运算律
1
交换律

A B B A;
A B B A
2、结合律
A(B C)(A B)C;
A(B C)(A B)C
3
分配律

A(B C)(A B)(A C);
A(B C)(A B)(A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