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PPT课件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PPT课件
3、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 抑制心肌收缩力,抑制程度随剂量增加 而加重。
4、对呼吸的影响 较强效的吸入麻醉药均引起与药量有关 的呼吸抑制。异氟醚、安氟醚抑制明显。
5、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安氟醚使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升高,脑耗 氧量下降, 3%安氟醚吸入可进展到爆发性抑 制,脑电出现惊厥性棘波。
• 异氟醚在低CO2条件下可防止颅内压升高,适 合神经外科手术。
60%N2O、O2 ,可用于心脏手术、小儿 及门诊病人麻醉。
表1.常用麻醉药的MAC、AD95及MACawak
麻醉药 0.65MAC MAC1.0 MACawak AD90
安氟醚 1.09
1.68
0.67
2.20
异氟醚 0.75
1.16
0.46
1.51
氧化亚氮 65.0 101.0
41.0
131.0
第六章 吸入麻醉
第一节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定义: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产生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 失而不感到手术刺激导致的疼痛, 称吸入麻醉。麻醉深浅与脑组织中 的药物分压有关。
一.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1、可控性 吸入麻醉药可控性优于静脉麻 醉药。可控性的大小与血气分配系数有 关。 麻醉药分压在两相中达到平衡时的麻醉 药浓度比称为分配系数。 麻醉药在血药内溶解度越低, 即血/气分 配系数越小,可控性越好。
5. 呼吸管 转运回路中的气体。 6. 呼吸活瓣 使麻醉机中的气体循一定方向流动。
分为呼气活瓣和吸气活瓣。
7. CO2吸收器 内装硷石灰,呼出气通过时CO2被 吸收。
2NaOH+H2CO2 →Na2CO3+2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钠石灰中含5%NaOH及95%Ca(OH)2在上述化 学反应中产生水和热量。
3.呼吸抑制强。VT下降,肺顺应性降低。
4.安氟醚有松弛子宫平滑肌作用,可引起 宫缩无力和产后出血。孕妇安氟醚吸入 浓度宜<1% 。
5.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运动终板去极化而 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新斯的明不能完 全逆转其阻滞作用。
6. 降低眼压,适用于眼科手术。
安氟醚应用禁忌症
1.严重心、肝、肾疾病 2.癫痫 3.颅内压过高
异氟醚
1. 对 中 枢 神 经 抑 制 与 吸 入 浓 度 相 关 , 1.5MAC出现爆发性抑制 。对开颅病人异 氟 醚 在 低 PaCO2 条 件 下 可 防 止 颅 内 压 升 高。
2.对心功能抑制小于安氟醚。 3.抑制呼吸与剂量相关。 4.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抑制作用与剂量相关,
深麻醉时有较大抑制并由于子宫血流灌 注降低,对胎儿可产生不利影响。
2.对循环无直接抑制作用。 3.不引起呼吸抑制。 4.有骨髓抑制作用,吸入50%氧化亚氮限于48小
时内为安全。
5.体内气体容积增大作用。肠梗阻、气腹、气脑 造影等体内有闭合腔隙存在时,氧化亚氮麻醉 应列为禁忌。
七氟醚
1.化学性质不稳定,与钠石灰作用后产生 有毒的分解产物,不宜用于钠石灰的全 紧闭麻醉,可用鋇石灰。
6、对运动终板的影响
• 吸入麻醉药均有肌肉松弛作用,可减少肌松 药用量。氟烷对子宫平滑肌松弛作用强,对剖 宫产、刮宫病人可引起产后出血。
理想的肌松药应具备以下条件:
1. 不燃、不爆。 2. 室温下易挥发。 3. 麻醉强度大。 4. 血溶解度低,可控性好,诱导快,苏醒快。 5. 体内代谢少;代谢产物无毒性,安全范围大。 6. 不增加心肌应激性,能与肾上腺素合用。 7. 使肌肉松弛。 8. 能抑制过强的交感神经活动。 9. 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有支气管扩张作用。 10. 对心肌无明显抑制。 11. 不致脑血管扩张。 12. 无肝肾毒性。
三、常用吸入麻醉药的药理特点
安氟醚
1.中枢神经抑制与吸入浓度相关
爆发性抑制: • 脑电图出现惊厥样棘波-安氟醚深麻醉特征 • 可伴面颈部、四肢肌强直性阵挛性抽搐 • 严重循环抑制 • PCO2过低可诱发 • 安氟醚麻醉时动脉压不变,则脑血管扩张,脑血
流量增加,颅内压升高。
• 中枢耗氧量下降。、
2.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抑制心肌,扩张 血管。
5.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能增强琥 珀胆碱的作用(安氟醚无此作用)。
• 各种吸入麻醉药加强维库溴胺作用的顺 序是:
七氟醚>安氟醚>异氟醚>氟烷
异氟醚适应症:优于安氟醚,适用于老年 人、冠心病人、癫痫。
异氟醚禁忌症:因增加子宫出血,不适于 产科手术。
氧化亚氮
1.麻醉作用极弱。吸入30%有镇痛作用,80%以 上有麻醉作用。增加脑血流量,升高颅内压。
七氟醚 1.11
1.71
0.68
2.22
地氟醚
7.25
2MAC 3.36 2.32 202.0 3.42
第二节 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及吸入麻醉方法
一、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 1. 气源 分为中心供氧和高压氧气瓶(200bar),
经减压阀减压后连接麻醉机。O2瓶蓝色; N2O瓶灰色;CO2瓶黑色。 2. 流量计 3. 蒸发器 内装液态吸入麻醉药,配有温度补 偿装置将具不同蒸气压和饱合度的吸入麻醉 药蒸发成气态。 4. 呼吸囊 呼吸机的贮气部分。
2.可抑制乙酰胆碱、组织胺引起的支气管 收缩作用,可用于喘息病人的麻醉。
3.诱导迅速,麻醉深度易掌阻力血 管扩张有关。
地氟醚
1.组织溶解度低、麻醉诱导快、麻醉后恢 复迅速。
2.化学稳定性好,在体内几乎无代谢产物。 麻醉药稳定性比较:
地氟醚>异氟醚>氟烷>七氟醚 3.对循环功能影响小。 4.应用方法:维持用2.3%~3.0%地氟醚加
二、常用的吸入麻醉方法
1.开放点滴法
• 冲气法
• 无重复吸入法 无效腔和呼吸阻力小 ,能进 行辅助和控制呼吸,可用于婴幼儿。
2.半开放式 呼气有少部分重复吸入,无CO2吸入 装置。根据有无活瓣、贮气囊、螺纹管及新鲜 气体的流入位置分为MaplesonA、B、C、D、 E五类。
2、麻醉强度 吸入麻醉药的麻醉强度与油
/气分配系数有关,油/气分配系数越高, 麻醉强度越大,所需MAC也小。
• 通常吸入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与油/气 分配系数成反比,即麻醉强度越大,其 可控性越差。
• MAC(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 即肺泡最小有效浓度,指挥发性麻醉药和 纯氧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50%的病 人对手术刺激无体动反应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