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转移1PPT课件

产业转移1PPT课件


2.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升值了1倍多)。 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 作用? 3.至80年代, 日本传统工业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
和,国际市场面临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 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 老龄化的推进,劳动力的数量下降。 日本劳动力特
归纳总结:
影 响
经济因素



转 移 的
社会因素
合 作 用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 b.某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 c.某香港企业投资的服装厂
劳动力
市场
原料、劳动力
典例精析:
(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势是
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势是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 规律。
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 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共用基础设施
材料 “上海漕河泾新兴 技术开发区” 已 经形成了计算机、 光纤通信、生物工 程、新材料、电子 元器件、工业自动 化、仪器仪表、航 空航天等新兴技术 产业。
图5.9 出口加工区企业生产组织示意
支持者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新航路开辟航线图
4、影响:
(1)正面影响 1.使人类文明的交往通道从大陆与近海转向大洋使世界从原来相对分散、隔绝的 状态走向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2.促进了不同地区人民的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3.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 5.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负面影响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原料、交通、动 力、科技等。
图5.8 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
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 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
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 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称为产业转移
B、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C、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D、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2、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 A )
①劳动力 ②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 ④气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有关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钢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去瑞士建齿轮厂
5.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 A )
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③市场因素④国家政策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第6题。
5、对外贸易:
传出的物品、技术
传入的物品、技术
丝织品、瓷器、茶叶、 印花布、铁器
香料、药材、染料及大量供皇室享用 的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奢侈品
6、意义: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 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郑和远航示意图
二、新航路开辟
1、原因:
(1)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在不断增加,希望在欧洲以外的地方能够攫取大量黄金。 (2)开辟新航路的另一原因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当时通往东方的重要商道 被仇视欧洲人的土耳其人占据着 (3)《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特别是中国看成 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 (4)传播基督教也是推动欧洲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 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 易成本有什么作用?
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 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 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 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
考点13: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 辟的概况和作用
27
一、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作用
1、目的: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 系; 2、时间:1405年——1433年。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 3、手段:和平亲善
4、路线:江苏刘家港出发,经东南亚、南亚、西亚,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时间 人物
14871488
迪亚士
1492 哥伦布
14971498
达.迦马
国别 葡萄牙 意大利 葡萄牙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航线
从西欧沿非洲 西海岸南航, 到达非洲西南 端-好望角
从西欧横渡大 西洋,到达美 洲
绕过好望角到 达印度,开辟 了通往东方的 新航路
完成第一次环 球航行
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对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野蛮屠杀当地居民, 掠夺土地和财富。殖民、奴役和前所未闻的屠杀、掠夺、迫害带给了拉美、非洲、 印度和东南亚人民无尽的灾难。
内容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共同点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不同 点
开始 时间 目的
手段
1405年
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 珍宝特产的需求。加强与海外 诸国的联系;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 作用?
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 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 有较强的吸引力。
2、社会因素: 政策、乡土情感、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 因素等。
3、环境因素: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工业生产带来 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和平亲善
1487年
寻找黄金,发展贸易,获取商业利 益。
殖民扩张,
经济 基础
影响
封建自然经济
逐渐兴起的资本主义经济
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人 正面影响:加强各大陆的联系,促进
民的友谊,促进了中国与 了不同地区人民的相互融合,形成了
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新的民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 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尤其
我国某电冰箱生产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产品单一
的电冰箱增加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等,成为
一个企业集团。该企业集团产品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
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已经在数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
贸易壁垒,据此回答3—4题。
9、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
A.市场 B.动力
C.原料 D
A、20世纪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B、20世纪60年代,出口加工区在东亚的转移是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
交易成本的典型例证
C、日本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
拥有廉价劳动力
D、由于市场的因素,目前日本企业的投资重点地区在西欧和北美
4、下列工业分布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驱动的是 ( A )
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a.某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 b.某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 c.某香港企业投资的服装厂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 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 的利润。
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 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在日本国内,由于传统 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使国内出现了“产业空心 化”的现象。日本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受多方 面原因的影响。
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的时间建立了以 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 年代,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 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 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
市场因素
企业原先市场
图例
企业 产品 贸易壁垒
企业开拓市场
图5.10 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
图5.11 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
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 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 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 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 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①___________日__本______________ ②__韩__国__、__我__国__台__湾__和__香__港__地__区___
③_______我__国__东__部__地__区__________ ④_______我__国__中__西__部__地__区________
课后作业:
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
6、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7、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
中西部地区转移,其原因正确是( A )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
的原因: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的城市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
(4)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
这些法规的主要作用是 使人们有法可依、树立法治观。 念、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