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浅谈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浅谈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摘要:文章介绍了建筑的基本特征,并详述了古今中外建筑结构及建筑外形两方面的重大成就,总结出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字:建筑结构;建筑艺术;造型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detailing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foreign building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in two great achievements, sums up th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al art.
Key word: building structure; Architectural art; modelling
建筑起源于人类对生活的需求,一直以来,建筑为人类生活居住、工作学习、娱乐及从事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场所。

所谓建筑,就是利用固体材料造出一个空间,以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与遮避外界风雨。

建筑的三大基本要素分别是建筑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一、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必须满足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
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同时适应人们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使用要求,这在建筑的重要构成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2.建筑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
建筑技术是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房屋建造的基本手段,是建筑水平是否提高的重要标志。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建筑材料、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和设备技术等,主要考虑应该采用什么材料以及用这些材料如何去建造房屋的问题;
(2)建筑材料是房屋建造必不可缺的物质基础;
(3)建筑结构是构成建筑空间环境的基本骨架;
(4)施工技术则是实现房屋建造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5)设备技术是确保建筑物达到某种技术要求的技术条件。

3.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建筑外形条件
(1)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造、细部与重点部位的处理、材料的色彩、采光以及装饰处理等,是构成建筑物形象的主要成分;
(2)如果建筑物的形象能够处理得当,就会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即所谓“建筑艺术”;
(3)建筑形象是功能与技术的综合反映;
(4)优秀的建筑艺术形象会使建筑展现出庄严雄伟、朴素大方、简洁明朗的魅力。

4.建筑的基本要素具有时代色彩
(1)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发展;
(2)建筑的艺术形象也不断被时代赋予新的风格。

由此看来,探索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矛盾还是统一,如何使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更好的统一起来、协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从古代建筑看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纵观至今尚存的古代建筑,从材料利用来看,尽管只局限于最原始的建筑材料土、木、砖、石等,但是所用材料的各项性能都得到了有效;从结构形式来看,虽然只用了简单的砌筑方式,但没有不符合基本力学要求的。

这些建筑物凭借了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以及人类长期认识总结积累的经验,其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统一与融合效果,几乎是无懈可击。

下面介绍几个世界知名的古建筑:
1.古埃及金字塔
作为世界四大古国的埃及,拥有着举世闻名的神秘金字塔,其高度约146.6米,历经了4500余年而屹立依旧。

(1)金字塔采用抗压强度高、耐风雨的石材作为建筑材料,同时设计成了极富平衡和稳定状态的正四棱锥体结构体型;
(2)埃及金字塔不但具有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建筑艺术效果,而且其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搭配的浑然一体。

2.古希腊建筑
(1)因为古代建筑局限于原始材料的性质与人类薄弱的力学功底,所以,不过是埃及鲁克索神庙,还是希腊巴特农神殿,都只可以借助两个石柱上架设石
的梁柱结构形式,主要依据是石材做的简支梁横向抗弯强度决定了它的跨度,石材的脆性破坏性质导致建筑的跨度不会很大;
(2)随着静力学原理的发展,半圆拱与十字拱等利用水平推力取得静力平衡的结构体系在古罗马诞生,从而创造出梁柱体系无与伦比的内部空间,形成了古罗马建筑的建筑学派别;
(3)罗马建筑史上最著名的建筑——罗马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中圆顶(半圆拱)结构的重要代表作。

中央内殿圆顶直径达43.5米,墙壁涂层采用的是石灰粉、火山、拌合碎石凝结而成的坚固不透水层,用圆顶底部嵌入墙体6.2米的做法来承受圆顶产生的巨大水平推力;还在弯顶上方开设8.9米直径的圆窗作为采光设备。

整个建筑造型完美,内部空间庄严肃穆,明朗和谐,可称为结构技术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体。

3.拜占庭建筑
它的成功在于拥有一套完整的结构体系和伸展、复合式的建筑空间,比封闭式空间的古罗马万神庙有了很大的进步。

圣索菲亚教堂为典型的拜占庭建筑,下面介绍是该教堂建筑的主要特征:
(1)全部采用砖结构,中央大厅面积为32.6米×68.6米,屋顶采用一个正圆弯顶与两个半圆弯顶的组合形式;
(2)横向水平推力由侧墙支承,纵向水平推力由两个半圆弯顶支撑,整个弯顶通过拱体支撑在四个柱墩上;
(3)两端柱墩、半圆拱、以及斜角上的小半圆拱共同承担圆顶的侧推力,将之传到两侧较矮拱顶上去;
(4)总的来说,它具有结构体系,构思独特、受力合理以及空间层次井然和关系明确的特点,充分体现出匠师们对结构的受力特点和传力方法有相当强的理解水平和设计构思。

4.古代西方的哥特建筑
(1)哥特建筑采用了拱肋和飞券的拱式结构,它的拱肋不但是装饰线条,其本身既是结构的构成部分,又是结构造型的艺术渲染;
(2)艾克西特教堂,拥有别出心裁的受力构造,它是用垂直于主轴线的横墙来承受拱脚传来的水平推力,横墙上方又砌砖墙,组成顺次排列且面朝主教堂大厅的多个小教堂;
(3)主教堂屋顶采用“礼花式”拱肋来将拱顶部荷载传到拱脚。

(4)哥特建筑中,一般中厅拱肋的拱脚较高,其传力方式更是新颖,主要靠凌空腾越的飞券,将推力从高而下传给标高较低的扶壁。

从古到今,除了建筑在不断地演变发展,建筑设计师对建筑设计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更新:
(1)1725年,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不赞成只拘泥于古典的方式,他凭借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认识,建议用新的材料和新的结构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

于是,他用铁、石混合结构和玻璃材料有机配合,成功设计出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
(2)1854年,美国建筑师勃哥达斯运用生铁框架作为承重结构,设计了纽约哈帕兄弟大厦,从此,美国建筑进入“生铁时代”;
(3)1889年,以埃菲尔工程师为首的建筑设计团队,用生铁材料结合完美的结构造型艺术手段,建造了埃菲尔铁塔。

它也是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形式融为一体的杰作。

三、从近代建筑看建筑结构和建筑艺术的关系
1.19世纪以来至20世纪
(1)由于材料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相继问世,为建筑行业的在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先天条件;
(2)力学理论不断创新,一次次取得重要的新成果,为新的结构形式与新的建筑设备的采用带来了可能;
(3)计算机等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物质技术基础;
(4)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又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先决背景。

2.二十世纪以来
(1)钢材和新型混凝土的研究,使得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于是,高层及大跨度建筑迅猛发展,无数百米以上的高楼大厦和近百米跨度的大型建筑拔地而起;
(3)该时期内建筑的主要特点是:虽然功能要求较高,但整个建筑体形与结构造型融合性高,建筑形体规整、布局得体大方、造型肃穆壮观、功能划分恰当。

结构井然有序、施工技术先进、受力明确合理、总体造价低廉。

因此,现代建筑较以往的建筑,已经发生了飞跃性的突破。

虽然技术进步为建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处理好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建筑外形的配合问题仍是现代建筑设计的迫切要求。

如此,建筑和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更加紧密了。

四、结束语
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倍感亲切,激动不已。

所以,为了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具有艺术魅力,我们不仅要清楚地认识到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统一关系,还应在实践过程中更要给予更高程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潘天波胡玉康建筑的表情,抑或风格——论建筑师威托德·黎辛斯基的“建筑表情” 美与时代2011
【2】芦静雯明清时期与罗马时期宗教建筑文化比较文学界(理论版)2011
【3】刘珊贝聿铭设计的艺术博物馆建筑空间结构研究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