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
大熊猫喜欢(xī)戏,憨态可(jū),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啃着竹枝,神情悠然自得;有时团作一团打滚,曼不经心;有时拖着笨拙的身躯,晃晃悠悠地在草地上玩耍。
大熊猫经过训练就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骑木马、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与欢笑声。
犬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倚________ 笨拙________ (xī)________戏憨态可(jū)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yǐ;zhuō;嬉;掬(2)曼不经心;漫不经心(3)排比;拟人【解析】【分析】(1)注意“倚”读“yǐ”,不要读成“qǐ”。
嬉戏,xī xì,意思是无忧无虑地玩耍。
憨态可掬,hān tài kě jū,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
(2)“曼不经心”正确书写为“漫不经心”。
读音为màn bù jīng xīn,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3)划线句子“有时……有时……有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舞蹈、神情悠然自得、在草地上玩耍”赋予大熊猫人的神态及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故答案为:⑴yǐ;zhuō;嬉;掬;⑵曼不经心;漫不经心;⑶排比;拟人。
【点评】⑴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⑶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修辞的辨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常见的修辞手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在qí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móu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
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重量。
我们学着承受痛苦,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把苦水当成饮料一样品尝;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
我们学着只争朝夕,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
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qí(________)岖眼móu(________)承(________)受(2)“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段中的“风光”中“风”的意思是(__________)A.气压差异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B.风俗,风气C.景象,景色D.外在的姿态(4)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答案】(1)崎;眸;chéng(2)世事仓桑;世事沧桑(3)C(4)比喻;排比【解析】【分析】(1)字形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崎”与“眸”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承受”:支承或经受。
读“chéng shòu”,注意据义定音。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世事沧桑”:既可指世事无常,物是人非,变化无穷,也可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
沧桑: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注意据义定形。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
文段中的“风光”中“风”,根据对“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们”的分析,是景象、景色之意。
所以选C。
(4)“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为比喻;“我们学着承受痛苦……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我们学着对待流言……”显然是排比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崎;眸;chéng;⑵世事仓桑;世事沧桑;⑶C;⑷比喻;排比。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⑵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⑶本题考查近义词的使用。
难点是先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再对进行近义词的辨析,结合语境进行解答。
答题时注意根据句意理解词语;⑷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辨析能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有: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拟人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物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mò绿,像浓酣的水彩画。
细看,密密点点的nèn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妖柔,随雨飘摇。
桃花,让我立即记起潘老师的体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格外有韵味。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横线字注音。
mò(________)绿 nèn(________)芽色调(________)(2)画线句子里有错别字的一个短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
(3)“像浓酣的水彩画”中“酣”的意思是________。
(4)以上文字第一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墨;嫩;diào(2)体画诗;题画诗(3)畅快,尽兴(4)比拟;比喻【解析】【分析】(1)(2)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
“墨”是表示颜色的,字是上下结构,“嫩”不要写成“敕”,“调”是多音字,diào、tiáo,“色调”读作“diào”,“题”有“写”的意思,而“体”则没有这个意思。
“题画诗”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
(3)酣:会意。
从酉,从甘,甘亦声。
从“酉”,表示与酒有关。
“甘”也具有表意作用。
本义:酒喝得很畅快。
这里是“畅快,尽兴”的意思。
(4)“像浓酣的水彩画”运用比喻,“柳丝分外妖柔,随雨飘摇”运用拟人。
故答案为:⑴墨;嫩;diào;⑵体画诗;题画诗;⑶畅快,尽兴;⑷比拟;比喻。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⑶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的辨析能力。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它在形式上,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
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ù。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ùtuó束________开________(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缚;拓(2)番——帆;幅——副。
(3)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解析】【分析】(1)“缚”易写成同音字,形近字等。
(2)“帆,副”均同音字误写。
(3)注意例句的句式,其句式为“或许青春的……,但我们有足够的……”,前一个省略号内写出可能遇到的困境,第二个省略号内写我们的自信与勇气等会带来的结果。
故答案为:⑴缚;拓;⑵番——帆;幅——副。
⑶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
【点评】⑴本题考查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及书写能力。
解答时注意字形的书写,利用语境识记字形,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⑵本题考查字形的辨别能力。
解答时可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词义或字义来判断。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易错字、同音字、形似字,要注意积累,加强记忆。
⑶本题考查排比修辞的掌握和仿写能力。
解答时注意排比需要至少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才能使排比,仿写是抓住文句关键词,注意句式,修辞,意境的统一即可。
5.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________(填“甲”或“乙”即可)。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________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________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