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献检索绪论一、本学科出现的学科背景1、科技文献激增知识爆炸信息危机2、中医药方面文献分布日益分散各学科相互渗透新兴学科3、藏与用的矛盾载体类型文献检索――指从众多的文献中迅速而准确地查找出符合特定需要的文献或某一问题的答案。
目的:获得情报二、中医药文献检索的意义1、促进文献资源的开发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需要文献信息检索技能这把金钥匙2、提高科研效率1988年国家科委明文规定,所有科研项目在立题审查和成果鉴定时,必须有情报部门出具该项目的检索查新报告。
反映该项目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可行性。
3、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4、信息意识的培养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三、学习方法课堂讲授+检索实习+上机实践第一章中医药文献概论一、文献概述信息: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
知识: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情报:知识经传递而起作用的部分。
文献: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知识的载体。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构成文献必须具备四个要素:知识、载体、记录方式、出版形式。
载体:甲骨文的龟甲,竹木片,纸张,磁带,胶卷,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
记录方式:手写,印刷,机录,光感等。
出版形式:图书、期刊、专利说明书等。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之间的关系二、中医药文献的演变历史中医药文献:知识范畴属于中医药学领域的文献 中医古籍 辛亥革命(1911年) 中医现代文献 中医药古籍:以抄写和雕版印刷为主要记录手段而形成的医药文献。
1. 秦汉三国以前《黄帝内经》引用古代医书21 种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3000多年历史 两汉,竹简、帛书广泛使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2.两晋、隋唐时期⑴开始有组织的编撰医书公元610年 隋太医博士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公元657年 唐太医署医官苏敬《新修本草》 ⑵出现综合性著作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⑶涌现不少专科著作晋代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唐代 昝殷 《经效产宝》 隋唐 《颅卤经》3.宋金元时期印刷术金元四大家:寒凉派 刘完素 火热论《素问玄机原病式》 攻下派 张从正 攻邪论《儒门事亲》 补土派 李杲 脾胃论 《脾胃论》文献记录记录情报知识 事物 信息 产生 大脑加工 传递利用传递利用滋阴派朱震亨相火论《格致余论》4.明清时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三、中医古籍著述类型:1、中医专著专著:对某一方面加以研究论述的专门著作。
2、中医类书3、中医丛书4、中医全书:①完整无缺的书;②一人多部著作合列的全集;③合编的一套丛书;④某一方面或某一专题的各方面皆加以阐述的书。
中医古籍的著作结构:1、书名汉朝开始才有书名2、撰修者撰著或编写书籍的作者作者署名项目包括:姓名、字号、籍贯、官衔、朝代等。
3、著述方式:撰、注、辑、校四类撰:著作;注:以注文形式解释原作;辑:将原作加以全部或部分的分类汇纂;校:对原作加以勘误、修订。
4、刊刻印行者书的刻印及发行者5、序跋书的著述经过,主要内容和作者情况等问题的说明。
6、凡例对全书要旨和所定编撰方法的说明7、目录与篇卷目录也叫目次,系汇集各卷、篇名称而成。
8、附录医家言犹未尽之言补写附于书后。
四、现代文献分类1.按出版形式(1)图书:用印刷或手抄的方式把原文或图表加以再现,并装订成册,篇幅不小于48开的独立出版物。
包括专著、教科书、论文集、以及年鉴、手册、表谱、图录、百科全书、字词典等工具书。
ISBN:国际标准书号 978+地区或者语种号+出版商代号+书名号+校验号英国、美国、加拿大、南非等英语区国家代码为0;其他英语区代码是1,2代表法语,3代表德语、7代表中国大陆。
如978-7-302-02372-7 代表中国大陆代号为302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号为02372的书。
计算机校验码为7。
(2)期刊:一种具有固定的编辑部和统一刊名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
特点:出版周期短、发行数量大、载录信息量大、快速和内容新颖。
科技人员获取信息65%来源于期刊,被称为“情报源”。
报纸也是一种期刊。
报纸《中医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医药信息报》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1000-0135 前7位代表期刊代号,末位是校验号我国出版的期刊有国内统一刊号CN,再加上地区号和报刊登记号以及中图分类号组成。
如 CN11-2257/G3 表示上海地区的分类为科学的期刊。
(地区号就是我们身份证的前两位)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即在同类期刊中,学术价值较高,情报信息量大,文摘率(刊物摘刊)、引文率(文献摘引)很高,深受本学科专家和读者关注的期刊。
如:《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成药》、《中国中药杂志》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长)。
(3)特种文献:非书非刊类型: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资料等。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和审批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出版物,包括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分类表、专利检索工具等会议文献: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书面交流的单篇论文以及会议论文集。
学位论文:为获得学位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的,并经过专家评审和答辩通过的论文。
标准文献:经权威机构批准的以特定的文件形式出现的标准化工作的文件。
(中医药标准化)产品资料:为推销产品而引发的企业出版物。
2.按载体形式(1)印刷型:以纸张为载体,以各种印刷方式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
优点:成本低廉、阅读方便、利于大量生产。
缺点:知识存储密度小、收藏空间大、不易保存和管理,查阅和利用率低(2)缩微型: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经缩微照相技术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包括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缩微平片。
优点:知识存储密度大、体积小、分量轻,便于复制和收藏、缺点:借助放大阅读器。
(3)视听型:以感光材料或磁性材料为载体,借助特殊的机械装置,对声音或图像信息进行真实记录而形成的一种文献形式,包括唱片、录音带、录象带、幻灯片等。
优点:形象逼真、声情并茂,反复播放。
缺点:借助一定的技术设备。
例:生物器官病变、细菌繁殖(4)机读型(电子型):以磁性材料(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为载体,经计算机处理后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
优点:知识存储密度大、存取速度快、修改和更新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能进行复杂的文献信息分析和处理。
缺点:使用计算机、费用较高。
(图书馆所定的各种电子资源属不属于电子型文献?载体是各大公司的庞大服务存储)3.按文献级别(1)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科研人员依据自己的科学研究撰写的,直接阐述本人的科学发现、成果或学术观点的文献。
不管作者在撰写文献是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资料,也不管其文献载体或出版形式如何,均属于一次文献。
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科研报告、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和学术专著,也包括不成熟的手稿等。
情报价值高、是文献检索的直接对象。
由于其数量庞大、发表分散、排放无序,因此需借助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进行查找和利用。
(2)二次文献:又称检索工具,是对数量庞大、出版分散的各类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分类、提炼、加工,形成的供检索一次文献线索的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
按加工程度和编制内容不同分为目录、索引、文摘、数据库等。
(3)三次文献:是指围绕某一专题,利用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一次文献内容,进行综合后撰写的文献。
主要包括两类:综述、述评(归纳已取得的成果进展或加以评论或预测发展趋势);字词典、百科全书、手册、年鉴等参考工具书。
三次文献是以一次文献为研究对象,二次文献为研究工具,并通过各种情报研究方法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情报研究性文献。
一次文献是人们检索利用的对象,二次文献是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三次文献既是文献检索活动的产物又是人们参考利用的对象。
第二章中医药文献检索基础文献检索的类型1.数据检索:以文献中的数据为对象的一种检索。
2.事实检索:以文献中的具体事实为对象进行检索3.全文检索:以文献原文为检索对象的一种检索。
4、线索检索:以某一课题、某一著者或某一事物的相关文献(图书、期刊、论文、专利文献、会议资料等)为对象的检索文献检索的手段: 1.手工检索。
2.计算机检索。
第一节参考工具书、检索工具书检索工具书――用来存储、报道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
(二次文献)参考工具书――人们根据各种需要,广泛收集一定范围内的知识,并按特定的方法编排,主要用来考核查检的专门工具。
一、检索工具书1、目录:以图书为著录对象,系统揭示它们的名称、著者、出版者、出版时间以及内容提要的检索工具。
(目录型检索工具)例:题名:医事法学研究及典型案例评析作者:张赞宁版本项:出版项: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国际标准书号:7-81089-255-X页码:552页价格:CNY60.00主题:卫生法法学中国卫生法研究中国卫生法案例索取号:D922.161/ZZN摘要:本书从医学科学的本质特征、医疗行为的特有原则与规则与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等卫生法学入手,阐述医患关系的特征,创立了卫生法系“斜向法”的理论。
中图分类号:D922.1612、索引:以单篇文献为著录对象,系统揭示它们的名称、著者和所在出版物的位置的检索工具。
(题录型检索工具)如:新生儿窒息所引起的医疗纠纷及相关法律问题思考/喻观培等//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6),916-9183、文摘:系统揭示每篇文献的名称、作者、所在期刊的名、年、卷、期、页码与内容提要的检索工具。
索引+内容提要二次文献的核心(文摘型检索工具)例:医法交叉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医事法学专业发展/邓虹等//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B),182-186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迫切需求既懂医又懂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法学专业(医事法学方向)应运而生。
结合昆明医学院开办医事法学专业的实际和专业建设情况,提出作为医法交叉,法学为重的专业应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模块和实践教学体系,特别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途经和方法。
二、参考工具书1、字、词(辞)典:解释文字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参考工具书。
《中医大辞典》、《中药大辞典》2、百科全书:以词条形式系统介绍各种学科基本概念、重要事实、基本理论及有关数据,供人们查检有关学科主要内容的参考工具书。
《大英百科全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3、年鉴:按年度汇编有关方面的基本成果、发展概况及统计资料等内容,并连续出版供人们查检年度内有关基本事实的参考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