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 C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儒家B.墨家C.法家D.阴阳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A )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3.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D)定为国家宪法日。
A.9月4日B.10月4日C.11月4日D.12月4日4.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中,把人权的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 C )。
A.十项B.十五项C.二十项D.三十项5.“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的规定出自于( D )。
A.《宪法》B.《民法通则》c.《刑事诉讼法》D.《出版管理条例》6.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性文件是( C )。
A.宪法B.行政法规C.法律D.行政规章7.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B )。
A.宪法B.同级政府规章C.法律D.行政法规8.“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祸患。
”这句话是( A )说的。
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9.“必须使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此观点的提出入是( A )。
A.B.云 C.真D.10.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这是( B )提出的见解。
A.商鞅B.居正C.王安石D.王阳明1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话为( B )所云。
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12.“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此话是( B )说的。
A.周文王B.周公C.孔子D.菲13.“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这是革命的先驱( A )说过的一句话。
A.B.大钊C.独秀D.廖仲恺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 C )的名言。
A.老子B.墨子C.孔子D.孟子15.在我国传统道德中,概括为“三达德”是指( D )。
A.仁义礼B.礼智信C.知仁礼D.知仁勇16.在道德规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 A )。
A.道德原则B.道德规C.道德畴 D.道德概念17.在我国提倡的一系列职业道德规中,属于最基本或者最低层次要求的是( C )。
A.诚实守信B.奉献社会C.爱岗敬业D.办事公道18.按照孔子所说,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 A )A.愚B.绞C.贼D.狂19.“道不同,不以为谋。
”这句话出自( C )。
A.《诗·小雅·大东》B.《荀子·正名》C.《论语·述而》D.《荀子·尽天下》20.朋友关系在中国古代属于“五伦”之一。
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古人讲求的是( C )A.义B.序C.信 D.别二、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45分)1. 2000多年前,的( A )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而西方的( D )则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非B.商鞅C.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2.下列部门法中,属于私法的有( AD )。
A.继承法B.税法C.诉讼法D.婚姻法3.中共十七大就提出保障公民“四权”,也有人把这“四权”称为新公民四权。
该“四权”是指( AC )。
A.知情权与参与权B.知情权与参政权C.表达权与监督权D.表达权与批评权4.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包括( ABCD )。
A.刑事诉讼法B.民事诉讼法C.行政诉讼法 D.仲裁法5.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CD )。
A.罚金B.拘役C.剥夺政治权利D.没收财产6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遵循( ABCD)等基本原则。
A.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B.意思自治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7.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对“法治”概念作了最经典描述的当属( ABCD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洛克D.卢梭8.“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容是( AD )。
A.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B.有法可依和必究C.科学立法和执法必严D.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9.人事相处,有许多较优或较劣的选择性安排。
下列选项中,属于次优类的行为安排是( BC )。
A.以怨报德B.以德报德C.以怨报怨D.以德报怨10.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 AB )。
A.贪B.欲C.爱D.恨11.格拉底和柏拉图曾提出“克己、虔诚”等品德容,并系统地论证了其中的四种基本德性。
此即“希腊四大德性”,其具体容是指( AD )。
A.聪明和勇敢B.正直和虔诚C.克己和节制D.节制和正直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下列选项中,完全契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涵的是( ABD )。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D.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1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下列选项中,符合该题意的是( ABCD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以公灭私,民其允怀”C.“公义胜私欲”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修养途径有( ABCD )。
A.省察克治B.与社会实践相联系C.慎独自律D.积善成德15. 2014年5月4日,总书记在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围绕培育核心价值观要在哪些方面去做努力的问题,总书记也为青年人支了三招。
这“三招”是( ABC )。
A.要勤学B.要修德C.要明辨D.没收财产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正确打“√”,错误打“×”)1.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 √)2.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
( √)3.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称作“基本人权”或“人权”。
( √)4.专家的伦理义务高于普通百姓。
( ×)5.按照儒家文化,“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高于“贫而乐,富而好礼”。
( ×)6.在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上,儒家只强调义而不涉及利。
( ×)7.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 √)8.道德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规体系。
( √)9.我国《宪法》不涉及道德建设的问题。
( ×)10.任何职业道德都具有强烈的纪律性。
(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
()正确错误2、德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
()正确错误3、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正确错误4、法律信仰最本质、最在的特征,其实是通过法律实现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
()正确错误5、对一个现代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便不可为。
()正确错误6、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经过长期酝酿发展形成的,主导国民思想并指导行为方式的精神支柱,可以说是一种哲学体系。
()正确错误7、东汉时代,把“文化”与“”对举,“文化”的基本涵义便是“文治教化”。
()正确错误8、对法律产生信仰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终极标志。
()正确错误9、有法制一定要有法治,有法治也一定要有法制。
()正确错误10、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礼治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披上了温情面纱的“人治”()正确错误二、单选题1、()就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A、孟子B、佛教C、老子D、孔子2、()是以国家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法理念。
A、法B、伦理C、国家本位D、行政力量3、“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A、《周易》B、《春秋》C、《论语》D、《大学》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
A、《法经》B、《易》C、《春秋》D、《礼》5、()是养成法治思维最核心的要求。
A、严格依法办事B、坚守法治的定力C、敢于排除干扰D、克服特权思想6、()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
A、法制B、人治C、德治D、法治7、()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A、道家B、名家C、法家D、儒家8、()成为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
A、道德B、信约C、法治D、法制9、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整个社会对()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A、法律至上地位B、统治者权威C、人治至上地位D、德治至上地位10、通过儒家“仁学”思想的总结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向()转化。
A、神本位B、性本位C、权本位D、人本位11、一个社会普遍的、大众的()是社会法治化程度的基本指标。
A、法律信仰B、法律道义C、法律良知D、法制观念12、()法治却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
A、法制B、人治C、法治D、德治13、()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的治国理论,占据二千余年封建统治。
A、神治B、法治C、人治D、德治14、儒家认为()对于国家的安定和个人的幸福尤为重要。
A、人人和谐B、天道自然和谐C、家国和谐D、天人和谐15、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A、老子B、孔子C、荀子D、向16、()是儒家文化的首要特征。
A、等级伦理B、国家本位C、礼治主义D、宗法意识17、()是公认的道家创始人。
A、孟子B、老子C、D、孔子18、()致力于通过约束群体的外部行为,建设群体的行为文明,开掘群体的心文明。
A、依法治国B、道德C、法治D、法制19、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A、孔子B、C、孟子D、老子20、法律法规再健全、再完备,最终还是要靠()来执行。
A、人B、统治者C、社会D、国家三、多选题1、大藏经按语系分为()系统。
A、巴利语系B、缘起C、藏语系D、汉语系2、而法治所讲的法除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之外,还包括()A、动态的立法B、守法C、行政执法D、司法3、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的所有成果。
A、物质B、地理C、人文D、精神4、儒家的特征是()。
A、尊奉六经B、崇尚礼乐仁义C、提倡“中庸之道”D、主“德治”和“仁教”,重视伦理道德等5、“三教九流”中的九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