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关系 经济协作关系社会组织内部发生的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 合同管理培训第一章 合同法律基础§1、经济法概述 一 、概念及调整对象调整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以及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调整对象:二 、经济法律规范的效力 1、空间效力 2、时间效力 3、对人的效力三 、其表现形式1、宪法:全国人代会制定,修改2、法律:全国人代会及其常委会制定3、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4、部门规章: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5、地方性法规:地方国家机关制定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解释7、国际条约或协定:我国作为国际法主体同外国或地区缔结的双边、多边协议等。
§2 、经济法律关系 一 、概念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的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的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概念条件⎧⎨⎩经济权利经济义务⎧⎧⎨⎪⎪⎩⎨⎧⎪⎨⎪⎩⎩作为 行为不作为自然事件事件社会事件二、构成要素(一)主体1、国家2、国家机关3、法人:4、其它经济组织5、经济组织内部单位6、公民7、外国经营者(二)客体1、物:自然界存在的和劳动者创造的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质财富。
2、行为3、智力成果(三)内容:三、经济法律事实(一)概念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二)分类:§3、相关的民事法律制度一、代理(一)(概念及特征)被代理人代理人第三人婚姻、遗嘱、收养女子等不适用代理。
(二)种类1、委托代理2、法定代理3、指定代理(三)无权代理(四)代理关系的终止二、财产所有权和债权(—)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人依照法律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二)债权1、债:根据法定或约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2、产生的依据:合同侵权行为人没有法定的义务,也无因管理有受到他人委托,自觉为他人不当得利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
三、担保(—)保证:⎧⎨⎩一般的连带责任的(二)抵押: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期起效下列财产不得用于抵押1.土地所有权。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滩等荒地的使用权以及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时其占有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除外。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6依法不得抵押的财产。
(三)质押:⎧⎨⎩动产的权利的(四)留置:(五)定金: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四、时效(一)概念1、时效:一定的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间的持续存在,从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效力。
2、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制度。
(二)起算、中止、中断与延长1.起算: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那天起开始算。
2.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暂停计算,从障碍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3.中断:因一定事由的发生阻碍时效的进行,致使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从中断时起,其诉讼时效期间重新开始计算。
原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权利主张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4.延长(三)诉讼时效期间的具体规定一般的诉讼时效期间:两年下列的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
第二章合同法总则§1、合同法概述一、合同的概念及种类(—)合同的概念及种类广义:确定权利义务的协议。
狭义: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法》: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狭义)其特征:五点(二)其种类1、按合同名称不同分有名合同:法律上已确认一定的名称和规则的合同,15种。
无名合同:名称尚未确认的合同。
2、按合同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和手续分⎧⎨⎩要式合同不要式合同3、按合同成立要求不同分⎧⎨⎩诺成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实践借款合同保管等4、按合同条款产生方式不同分⎧⎨⎩格式的合同如保险合同非格式合同二、合同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基本原则:1、当事人地位平等的原则2、自愿的原则3、公平原则4、诚信的原则5、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2、合同的订立和成立一、当事人主体资格二、合同的形式书面、口头、其它⎧⎨⎩默示形式视听形式三、合同的内容(主要条款或一般条款)1、当事人名称或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酬金;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四、订立合同的程序(一)要约: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1、其生效条件:①要约的内容具体确定②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2、其效力⎧⎪⎨⎪⎩要约的撤回要约的撤销要约失效到达时生效3、要约邀请: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二)承诺: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1、其生效条件:①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②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可撤回,但不能撤销。
2、其效力:到达时生效①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
③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④法律、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而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该合同成立。
五、订立合同的其他规定(一)合同成立的地点1、承诺生效的地点。
2、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地点。
(二)订约责任1、订约过错责任①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②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③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2、订约保密责任当事人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3、合同的效力一、合同生效要件(—)主体合格(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二、合同生效的情形 (—)成立生效 (二)批准登记生效(三)约定生效(附条件合同)三、效力待定合同1、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订立的合同2、无权代理合同3、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四、无效合同 《合同法》第52条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五、可变更及可撤销的合同 (一)概念合同已成立,但由于存在着法定的可变更或可撤销的因素,经一方当事人的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后予以变更或撤销的合同。
(二)原因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三)撤销权的消灭:⎧⎨⎩1 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2 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六、无效合同的处理(—)返还财产(二)折价补偿(三)赔偿损失(四)追邀财产§4、合同的履行一、履行的原则(一)按约履行原则(二)协作履行原则二、债务人的抗辩权(拒绝和对抗对方当事人请求权的权利)(一)同时履行抗辩权(二)异时履行抗辩权(三)不安抗辩权三、债权人的代位权、撤销权和抗辩权(一)代位权:债权人为了使其债权免受损害,代为行使债务人权利的权利。
(二)撤销权:债权人对于债务人实施的损害其债权的行为,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三)抗辩权:⎧⎨⎩债务人提前履行合同债务人部分履行合同§5、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一、合同的变更二、合同的转让(一)、合同权利转让通知债务人(二)、合同义务转让经债权人同意(三)、权利义务一并转让双方协商一致三、合同的终止(一)债务已按约定履行(二)合同解除(三)债务相互抵消(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五)债权人免除债务(六)债权债务同归一人(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6、违约责任一、概念二、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1、严格责任原则2、过错责任原则三、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1、继续履行2、采取补救措施3、赔偿损失⎧⎪⎨⎪⎩1 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2 另一方遭受了损失3 前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违约金⎧⎪⎨⎪⎩1 有违约金2 有违约行为3 不存在免责事由5、定金四、违约责任的免除(一)债权人放弃债权(二)存在负责事由⎧⎨⎩法定的不可抗力约定的§7、合同争议的解决一、和解二、调解;第三人三、仲裁:四、诉讼:1、究竟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1996年6月,正在兴建现代住宅小区的某工程公司突然接到某建材厂的加急电报,该电报称:因连降大雨,致使洪水泛滥,运送水泥的铁路被洪水冲毁,故无法按时运送水泥,请工程公司另想良策购买水泥。
因正值施工旺季,工地大量需要水泥,而冲毁的铁路又难以在短期内通车,工程公司为不影响施工进度,遂向新风水泥厂和金星水泥厂发出电报,电报称:“我工程公司急需建筑用水泥200吨,如贵厂有水泥,于见电报之日起两日内电报通知我公司,我公司将派技术员前往验货并购买。
”新风水泥厂和金星水泥厂收到电报后,均向工程公司拍发了电报,并向工程公司提供了水泥的型号及价格,而金星水泥厂在拍发电报的同时,又通过关系向铁路车站报领了车皮,用火车将100吨水泥运往工程公司所在的车站。
在该批水泥到达工程公司所在的车站前,工程公司已派技术员丁某到新风水泥厂验货并签订了购销合同,合同签订后的第二天上午,新风水泥厂和技术员丁某一起给工程公司拍电报,称货已发出。
下午,金星水泥厂的水泥运到,工程公司告诉金星水泥厂,他们已购买力了新风水泥厂的水泥并已经支付了货款,因此无资金再购买金星水泥厂的水泥,金星水泥厂则认为工程公司既然发出了要约,而自己又在要约约定的有效期内作了承诺,工程公司应受要约的约束。
据此,金星水泥厂坚持要求工程公司收货并付款,工程公司则以自己发出的仅是购买水泥的意向书而非要约为由拒绝收货和支付货款,双方协商不成,金星水泥厂遂向人民法院起诉。
提问:(1)工程公司向新风水泥厂和金星水泥厂拍发的电报究竟是要约还是承诺?(2)工程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该预约合同是否成立某市副食品批发公司(被告)欲购买该市某区海产品批发公司(原告)的海产品,1995年5月20日被告经理胡某打电话给原告负责人周某,请周某寄来一份价目表。
同年5月28日,胡某收到一份价目表,其中载明带鱼单价每千克18元,黄鱼单价每千克23元。
胡某遂于当日与周某电话联系,称愿购买带鱼和黄鱼各2万千克,但带鱼价应降至每千克15元,黄鱼价应降每千克20元,周某称“价目表规定的价格一律不能变,但由于贵公司要的量大,可以考虑降价,但需要研究后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