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方案建议书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方案建议书

人脸识别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XXXX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前言 (3)二、需求分析 (4)三、总体要求 (5)四、方案设计遵循的标准和原则 (7)4.1设计依据 (7)4.2设计原则 (8)五、总体设计 (9)5.1设计思想 (9)5.2采用子系统独立分控、总体系统集成方式 (9)六、人脸识别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11)6.1设计说明 (11)6.2系统拓扑图 (12)6.3系统功能设计 (12)6.3.1三维模型 (12)6.3.2门禁系统 (13)6.3.3车辆系统 (13)6.3.4人脸识别系统 (14)6.3.5配置管理模块 (14)6.3.6视频流控制 (15)6.3.7数据统计模块 (15)6.4系统管理平台 (16)七、关键技术概述 (18)7.1关于人脸识别技术 (18)7.2人脸识别技术原理 (18)7.3人脸识别技术特点 (18)7.4人脸识别应用于身份鉴别的优势 (19)7.5人脸识别流程设计 (20)八、系统部署 (21)九、终端设备选型 (22)9.1GPU服务器 (22)9.2人行通道设备升级选型 (24)9.3门禁设备升级选型 (25)9.4车辆门禁设备升级选型 (26)十、项目预算 (28)一、前言传统视频监控系统主要依靠人工盯屏、人工报警实现,但由于人盯屏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分散,所以传统视频监控渐渐沦为视频记录的工具,起不到实时监控事态发展状况的作用。

人脸识别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系统在现有集成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内最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以达到提升本单位内部安防整体水平,提高安防层级的目的。

人脸识别远程监控报警系统解决方案是一套基于国际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的视频内容分析与监控报警方案,通过分析视频中人脸这一要素来判断视频中的事件,达到对重点场所的智能化、自动化监控。

本方案采用监控摄像机作为人像采集视频源,通过融合人脸识别程序完成视频中人脸的检测,后通过人脸识别监控报警平台完成特定目标的识别与报警。

本系统可利用现有监控系统的视频源与视频传输线路,增强先后监控系统的智能型、可用性,改善现有监控系统一切靠人工的工作模式,降低安保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防范系统的长期运营成本。

二、需求分析本单位通过前期的安保建设,目前可通过视频监控、门禁、车辆管理等方式管理内部安全工作,但随着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仅使用现有方式越来越难以达到安防要求,无法细化安防工作,特别是无法及时预防及处置外来人员的混入问题。

目前安防工作采取的是来访、出入登记的方式,同时采用了智能IC卡系统等管理手段,但智能卡“只认卡不认人”的缺陷并不能带来真正有效的安全管理,为了杜绝冒用卡片进入、尾随工作人员进入等情况,就要保证进入单位的人员身份得到验证,并可实时掌握到非本单位出入人员的位置及走动轨迹。

人脸识别技术具有识别的唯一性,身份鉴定不可仿冒,能很好地解决以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一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正在成为安防安全建设的新动向。

本项目立足于软件方面的建设,要求兼容现有硬件设备,仅按系统最低需要增加硬件设备,升级视频查询功能,优化使用界面,增加键盘快捷键等视频播放方式,增加权限管理和日志查询功能,增加门禁卡权限管理,将视频、人脸智能分析与门禁卡进行软硬件系统集成,实现安防系统的全面升级。

三、总体要求根据需求分析,本系统将全面实现安防和管理自动化,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与软件技术,实现完全智能和具有高安全性的身份鉴别验证系统,以适应我单位现代化安防要求,提供一个安全、便捷、高效、多功能的环境。

我们建议其安防系统按照智能化项目高标准来建设,以提高我单位的安全防范档次和水平,为将来的服务提供安全保证和便利。

因此,设计与施工中应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以经济实用为原则,整个系统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确保本项目成为性能先进、可靠实用、经济合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安防项目。

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人脸识别部分(2)红外感应报警部分(3)人员闸机识别部分(4)车辆进出管理部分(5)门禁管理部分(6)视频管理部分它们分别担负我单位的事相监控,入侵防范、出入管理等基本职责,是安全方防范、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必须得技术保障。

随着安防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业的应用,开创了现代安防新纪元,现代安防的快速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使人耳目一新,安防技术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区别传统安防体系,现代安全体系提出了多层面交叉防范的全新理念,现代安防体系的技术构成呈现跨系统、高智能集成的趋势,现代安防产品的设计正在加快智能化发展的步伐。

为了实现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在满足系统既定总体架构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的设计原则,我们认为,安防系统体系设计应该特别强调采用成熟技术以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高稳定行的大前提,在技术实现方面应注意吸纳人脸识别技术成果,建造先进、实用的安全体系,体现安防业务的时代需求,同时要考虑系统构成具有体系组态灵活、便利的特点,以应变运作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功能需求和技术发函,有效延伸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

四、方案设计遵循的标准和原则4.1设计依据本方案设计遵循GA/T497-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方案中所涉及产品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等参照以下相关文件及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防范行业标准》GA/T74-9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系列标准》(GB/T GB/T20299-2006)《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7)《计算机软件开发质量及配套管理计划规范》(GB12504-12509-9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 394-2002)《视频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7-2001)《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6796-1997)《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1990)《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器》(GB/T 16572-1996)《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GB/T 15408-19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T 74-94)4.2设计原则➢先进性: 系统采用国际、国内的通行的先进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成熟性:以实用为原则采用成熟的经过工程检验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方案设计中所选用的产品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成功的工程应用实例。

➢开放性: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避免系统互联或扩展的障碍。

➢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的设计和标准化的产品。

➢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在系统设计时留有合理的冗余。

系统具有充分的扩展能力,为今后系统扩充的留有充分的余地。

➢安全性、可靠性:包括系统自身的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以及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系统能够确保长时间不间断运行的要求。

➢设计、施工、运营与服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运行可靠的应用方案。

五、总体设计5.1设计思想强调整体安防解决方案,使用一套平台,集成各安防组件及人脸识别技术,保证各敏感位置和报警区域无死角,建设完善的综合安保管理系统有利于加强本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为提高安全级别而提供保障及工作便利。

总体设计中实现“设计一步到位、管线敷设到位,系统要充分和有效的应用系统集成,将人脸识别模块整合到系统中,并具有分布实施和功能扩充的条件,建成后的系统要体现安全、先进、可靠、会用、便捷”。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充分考虑集成的有效性、开放性、扩展性,实现各子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最大程度的共享,便于今后系统的扩充及增容等,预留未来的功能拓展。

5.2采用子系统独立分控、总体系统集成方式安防系统中所选用的各个功能系统设备都具有开放的通讯接口,可以通过数据库或TCP/IP方式API协议接口与各个分控系统进行上位集成。

每个子系统已各自的中控系统为中心,独立工作,同时通过集成与其他子系统有机的协同工作、联动防范,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区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实现防区内各应用子系统的联动(如红外视频同步、人脸识别报警及人员位置跟随)。

各个子系统即可集成在同一的界面协同工作,又可以作为独立系统单独运行;因此在系统选型上,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系统平台,操作与处理在统一的人机界面完成,实现分散监视、控制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的目的。

分控系统集成软件以三维模型为操作平台,为各自防区的值班安保人员提供统一的图形化操作界面,确保各防区能够独立工作。

安防系统集成是建立在人脸识别技术为基础,各个子系统管理系统平台为辅助的基础上的,设计时应用了成熟的技术体系,建立一个可靠、稳定人脸识别系统集成平台,通过通讯协议的转换、数据库的数据采集等方式实现数据交换。

六、人脸识别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与软件技术,实现完全智能和具有高安全性的身份鉴别验证系统,实时监控本单位各位置及出入口安全信息,管理车辆进入非本单位人员进入实时报警与跟踪并提供轨迹、配合自动化门控装置进行本单位出入口通行控制。

管理者通过系统的数据查询与分析功能,可实时掌握非本单位人员信息,维持安全的环境。

提供一种优于其它方式的安保系统解决方案。

6.1设计说明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综合安防系统的应用将极其广泛。

根据人脸识别不可伪造的特性,在人员通道闸机口部署CPU智能闸机,通过CPU卡中的人脸数据信息,自动识别人卡不符、一卡多用、尾随进入等影响安全的情况,加强本单位安全管理,杜绝由此发生的安全性事件;记录人脸识别系统提供的报警数据,建立黑名单数据库,实时读取本单位各位置摄像头视频流,从中截取人脸数据与黑名单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取黑名单人员的当前位置、行走轨迹与进出历史。

对进入单位外来人员进行人脸登记、验证,保证其身份的真实性,并存储面相以备事后调查取证。

加强对车辆进出管理,特别是非本单位车辆的管理。

非本单位车辆进入时,需提供司机及其他同行人员的身份证或其他信息,使用系统拍照记录。

全面优化提升安防系统的可操作性与易用性,加强系统系统日志功能,对门禁、车辆闸口的进出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6.2系统拓扑图6.3系统功能设计6.3.1三维模型建造我单位整体园区的三维立体模型,包括各建筑模型,基于模型构筑各安防要素,将其信息集成到模型中统一展示,当出现警情时,通过模型可获取警情位置、警情类型等信息,并可查看三维模型上在报警区域构筑的摄像头,点击播放实时视频、视频回放及报警信息与人员轨迹等信息;模型集成所有连接的门控装置,对门控的状态(闸机状态、门状态、锁状态、报警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有车辆入场时,模型自动提示进入车辆类型(本单位车辆、非本单位车辆),同时显示非本单位车辆驾乘人员证件照,并可通过模型构筑的摄像头查看实时视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