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
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
69
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研究报告
70
从失范走向衔接 ——行政案件协调和解机制探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1
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调解”路径 ——以行业联合调解机制的构建为实践样本
72
人民调解在服务外来人口管理中的作用价值及其实现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平邑来沪人员居住地调委会实践为例分析
73
“公调对接”机制的问题及改善 ——江苏省公安机关的实证考察
6
“大调解”格局下法院调解的价值定位与改革方向问题研究 ——以浙江全省法院的调解实践为研究对象
7
法院调解“内卷化”与调解资源外部植入 ——以Q市两级法院人大代表协助诉讼调解实践为例
8
城市社区个人调解工作室的法理学观察 ——以“大土工作室”为例
9
法院调解在中国的法治困境与出路 —— 一种法文化的解读
10
59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缺陷与校正 ——唤醒《人民调解法》中的休眠条款
60
关于构建调解自动履行机制的思考
61
司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路径 ——以西湖法院推行律师主持和解的实践为样本
62
试析诉调对接机制和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影响 ——对上海市长宁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考察和思考
63
酝酿与突破:“一站式”司法附设纠纷解决机制探讨 ——基于诉与非诉相衔接试点法院经验
34
能动司法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展开、实践与司法改革的理论资源 ——以法院调解社会化为视角
35
法院调解社会化问题刍议
36
突破与提升:跳出调解率的限制 —关于完善法院调解考评机制的几点思考
37
论治安调解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38
祛魅与重构:论法院调解的衍生强制 ——社会矛盾调解论反思
39
大调解机制下的人民调解流程再造
64
电话调解当慎行
65
民事诉讼中“恶意调解”程序性规制研究 ——以完善第三人利益程序保障机制为重心
66
我国检察调解制度法理基础及其完善研究 ——基于A市部分基层检察机关实证调研的分析
67
诉讼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问题研究
68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以慈溪法院诉调衔接机制运行情况为例
24
诉讼调解的经济分析 ——以法院为中心
25
诉调对接视野下的司法确认程序研究
26
现实之困与求解之策 ——基于运行中的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实证研究
27
非零和多元博弈的多赢:探索行政协调和解制度的帕累托改进 ——以法律博弈论研究司法实践中的行政协调和解制度之建构
28
纠纷解决的另一种选择 ——民事诉讼调解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构建
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
复评入选名单·调解的制度建设
(排序不分先后)
序号
题目
1
合法与有效之间 ——反思法院调解的价值取向
2
论乡土法庭调解的四个维度
3
论法院对诉前委托调解的干预 ——以“人民调解工作室”为切入点
4
偏离与回归:构建当事人本位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以诉权与审判权的平衡为视角
5
论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风险防范与立法规制 ——以防范和规制恶意申请行为为目的
论纠纷解决机制中司法权与民间自治权的重新配置——以人民调解前置为视角
11
使命与现实的反差 ——从民事调解遭遇高反悔率看其完善进路
12
大调解机制在基层的运用及其完善的建议
13
信赖保护原则视角下的行政调解制度
14
甄别、分流、调解,论预立案的实践探索与制度设计 —以B市基层法院民商事案件预立案实践为样本
15
47
电视调解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兼与一般人民调解比较
48
司法调解—大调解进程中法院/法官的角色分析 ——缘于对C市人民法庭调解工作的实证考察
49
政府推动型人民调解的意涵变迁(1931-2010) ——一个历史社会学的视角
50
对乡土司法需求的现实回应 ——略论欠发达农村地区调解法官模式之构建
51
司法过程中的意思自治 ——审判内调解的诉讼结构与制度实践
40
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研究 ——对新修民诉法194条、195条的理解与适用
41
大调解运行机制研究 ——以安徽省的实践为视点
42
论我国民事诉讼诉前调解的困境与出路
43
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44
诉调对接机制的实证分析 ——以广州市诉前联调工作实践为范例
45
辽宁省治安调解实证研究
46
和谐语境中的刑事和解问题探讨
从调执失衡到调执兼顾: 法院调解率考核机制之实证演绎与正确求解
16
论社会心理学在民事诉讼调解中的应用 ——以亲密关系理论在离婚诉讼调解中的应用为例
17
社会结构紧张背景下“大调解”对我国法院司法的影响 ——以人民调解、法院调解、司法裁判相互关系为实证分析对象
18
消失中的审判:诉讼调解对规则之治的冲击与规制
19
法院调解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以调审分离为视角
20
揭开“行政诉讼和解热”的面纱 ——以中部某省法院和解实践为考察对象
21
小议法院民事诉讼调解的强制化倾向 ——兼论法院调解的监督与补救
22
社会纠纷的行政法解决机制之研究——论行政诉讼制度引入调解的构建
23
民事司法调解“空调现象”之避免与预防 ——对我国基层人民法院当前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完善的若干思考
74
构建法院附设调解制度 ——大调解背景下司法调解路径的探索
75
专职调解员制度与法官助理制度双轨运行抑或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新思路 ——从法官助理制度的移植与瓶颈谈起
76
我国法院立案调解制度之司法实务考察
77
论法院委托调解制度 ——以构建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为视角
78
论以公诉权为主导的检调对接机制
79
“枫桥经验”语境下大调解机制的完善
52
行政诉讼调解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
53
法院调解的发展与规制
54
调判结合:尺度把握与模式选择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规范化路径分析
55
诉讼调解的边界
56
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人民调解? ——从购买人民调解服务思考地方政府竞争
57
对法能院调解功能与限度的再审视 ——以调解在民俗习惯个案中的进路为视角
58
实用驱动还是理性选择 ——诉调衔接的价值、进路分析
29
从被动到能动:诉前调解制度的构建路径 ——重庆市江津区法院繁简分流机制创新
30
加强基层法院与基层商会互动的价值考量与机制构建 ——以预防化解涉企矛盾纠纷为视角
31
法院调解的社会化探析 ---诉讼契约基础上的诉讼和解制度考察
32
大调解背景下民事调解审判监督外部化研究 ——从检察监督的视角
33
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80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以委托调解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81
反思与进路:行政诉讼协调和解程序之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