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跳舞表情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了解艺术的起源,要求能区别关于艺术的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理解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一)艺术起源于“模仿”
(二)艺术起源于“游戏”
(三)艺术起源于“表现”
(四)艺术起源于“巫术”
(五)艺术起源于“劳动”
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一)文化与艺术
(二)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节艺术与哲学
(一)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二)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
第三节艺术与宗教
(一)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二)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
第四节艺术与道德
(一)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二)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第五节艺术与科学
(二)艺术与哲学
1、识记:哲学对艺术的影响
2、领会: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密切关系
(三)艺术与宗教
1、识记: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
2、简单应用:艺术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四)艺术与道德
1、识记:道德的定义
2、简单应用:道德与艺术的紧密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五)艺术与科学
1、领会: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1、领会: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1.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7.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理解艺术的功能以及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要求学生理解艺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特性及功能是审美价值;认识和领会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大主要审美功能以及它们的主要特点;认识到艺术教育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及其所承担的任务和目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审美认知作用
(二)审美教育作用
(三)审美娱乐作用
第二节艺术教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三)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三、考核知识点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艺术教育
四、考核要求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1、识记:
(1)艺术审美认知作用的定义;
三、考核知识点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二)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四、考核要求
(一)艺术史上对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1、识记:
(1)艺术起源于“模仿”;
(2)艺术起源于“游戏”;
(3)艺术起源于“表现”;
(4)艺术起源于“巫术”;
(5)艺术起源于“劳动”。
(二)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2、领会:
(1)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2)广义的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3、简单应用:广义的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中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4、综合应用: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1.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8.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要求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影响。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B040112)
小学艺术教育(06230)
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
2009年版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1.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小学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是一门使学生掌握艺术的特征、起源和功能等基本概念;艺术教育的基本原理;艺术种类中的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等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以及艺术鉴赏基本原理的课程。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提升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2.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能基本掌握“小学艺术教育”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能初步掌握艺术教育、艺术鉴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
3、能系统地掌握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等艺术种类的有关基础知识与艺术规律。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小学艺术教育”比较侧重于普及性的教育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中外教育简史”、“比较教育”、“大学语文基础”、“人类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相关课程相联系。
(一)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二)艺术与哲学
(三)艺术与宗教
(四)艺术与道德
(五)艺术与科学
四、考核要求
(一)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1、识记:
(1)泰勒、克鲁伯和克拉克洪提出的关于文化的定义;
(2)文化大系统包括的三大子系统。
2、领会:艺术同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2、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中编艺术种类
1.实用艺术
9.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了解实用艺术的种类,要求理解建筑艺术的概念及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园林艺术的定义;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不同特点;中国园林艺术独特的艺术风格;实用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及其主要分类;当今社会实用工艺美术的发展趋势;实用艺术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表现性与形式美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三大审美特征。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上编艺术总论
1.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3.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理解对艺术定义,要求了解中外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不同看法;掌握艺术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一)形象性
(二)主体性
(2)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3)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定义;
(4)艺术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作用的原因;
(5)艺术审美娱乐作用的定义。
2、领会:
(1)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三个特点;
(2)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两个作用。
(二)艺术教育1、识记:源自(1)艺术教育和美育的关系;
(2)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一)建筑艺术
(二)园林艺术
(三)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第二节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审美性
三、考核知识点
4.艺术的本质
5.艺术的特征
四、考核要求
(一)艺术的本质
1、识记: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领会:“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的启示
(二)艺术的特征
1、识记:艺术的形象性特征
2、简单应用:艺术的主体性特征
3、综合应用: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1.艺术的起源
6.学习目的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