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给排水毕业论文

建筑给排水毕业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2016届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题目:住宅的给排水设置学号:2014FBH95114学生:xxx指导教师:XXX评阅教师:XXX2016年 4 月 10 日摘要建筑华美的外部装饰就像是人体华丽的衣服,他决定着建筑的外观美丽与否;建筑的结构就像是人体的骨骼,决定着建筑坚固与否;建筑中的给排水管网就像是人体的血管,决定着建筑将来的运行好坏与否,决定着将来建筑是否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

所以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网不仅仅要满足供水的水压、水量问题还要合理的设置管道,从而达到节能、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目的。

关键词:住宅;管道;形式;设置目录摘要 (I)绪言 (1)1、给水系统 (1)1.1给水形式 (1)1.1.1直接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气压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叠压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7分区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管道设置 (3)1.2.1满足最佳水力条件的要求给水管道的布置应力求短而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力求美观与合理维护检修管道应尽量沿墙、梁、柱呈直线敷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应保证生产及使用安全给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应有利于避免损坏与污染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承受重物压坏处。

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住宅水表设置 (4)1.3.1水表的设置 (5)1.3.2 水表的分层设置 (5)1.3.3 水表集中设置在首层 (5)1.3.4 水表分别集中设在 (6)1.3.5 分户远传水表的设置 (6)2、排水系统 (6)2.1排水形式 (6)2.1.1异层板下排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同层沉箱排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同层后排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管道设置 (8)2.2.1管线最短、水力条件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束语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绪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高质量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建设的核心已从单纯满足人们的饱型居住条件转变为提供全方位以人为本,对环境、房型、实用、美观、安全等全方位求得精益求精。

本文结合近年来住宅建筑设计和施工特点,谈谈住宅多种形式的给排水管道的设置。

让设计施工更优化,更节能,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1、给水系统1.1给水形式建筑物内部只设有给水管道系统,不设增压及贮水设备,室内给水管道系统与室外供水管网直接相连,利用室外管网压力直接向室内给水系统供水。

这是最为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

直接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水量和水压充足,能够全天保证室内用户用水要求的地区。

它的优点是给水系统简单,投资少,安装维修方便,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供水较为安全可靠。

缺点是系统内部无贮备水量,当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系统立即断水。

建筑物内部设有管道系统和屋顶水箱(亦称高位水箱),且室内给水系统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连接。

当室外管网压力能够满足室内用水需要时,则由室外管网直接向室内管网供水,并向水箱充水,以贮备一定水量。

当高峰用水时,室外管网压力不足,由水箱向室内系统补充供水。

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回流至室外管网,在引入管上要设置止回阀。

这种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及室内用水要求水压稳定,并且允许设置水箱的建筑物。

它的优点是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省;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供水,节省电耗;系统具有一定的贮备水量,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较好。

缺点是系统设置了高位水箱,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荷载,并给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带来一定困难。

当水压较长时间持续不足时,需增大水箱容积,并有可能出现断水情况。

当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不足、室内用水不均匀、室外管网不允许水泵直接吸水而建筑物允许设置水箱时可采用这种给水方式。

水泵从贮水池吸水,经加压后送入水箱。

因水泵供水量大于系统用水量,水箱水位上升,至最高水位时停泵,此后由水箱向系统供水,水箱水位下降,至最低水位时水泵重新启动。

这种给水方式由水泵和水箱联合工作,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可以减小水箱容积。

同时,在水箱的调节下,水泵能稳定在高效点工作,节省电耗。

贮水池和水箱能够贮备一定水量,增强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利用密闭压力水罐取代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中的高位水箱,形成气压给水方式。

水泵从贮水池吸水,水送至给水管网的同时,多余的水进入气压水罐,将罐内的气体压缩,罐内压力上升,至最大工作压力时,水泵停止工作。

此后,利用罐内气体的压力将水送至给水管网,罐内压力随之下降,至最小工作压力时,水泵重新启动,如此周而复始实现连续供水。

这种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经常不足,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

它的优点是设备可设在建筑物的任何高度上,便于隐蔽,安装方便,水质不易受污染,投资省,建设周期短,便于实现自动化等。

但是,给水压力波动较大,能量浪费严重。

离心式水泵扬程随流量减少而增大,管路水头损失随流量减少而减少,当用水量下降时,水泵扬程在恒速条件下得不到充分利用,为达到节能目的,可采用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变频调速水泵工作原理为:当给水系统中流量发生变化时,扬程也随之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不断向微机控制器输入水泵出水管压力的信号,如果测得的压力值大于设计给水量对应的压力值时,则微机控制器向变频调速器发出降低电流频率的信号,从而使水泵转速降低,水泵出水量减少,水泵出水管压力下降,反之亦然。

传统的二次给水方式都设有贮水池,不仅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还由于市政管网剩余水压得不到利用导致能量浪费,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可采用图1-7所示叠压给水方式。

叠压给水系统由调速水泵、稳流罐和变频数控柜组成,取消了贮水池,水泵通过稳流罐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水厂至用户水嘴形成密闭系统,完全避免了来自外界的二次污染,并使得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得到利用。

在多层建筑物中,当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只能满足建筑物下面几层供水要求时,为了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可将建筑物供水系统划分为上、下两区。

下区由外网直接供水,上区由升压、贮水设备供水。

可将两区的1根或几根立管相互连通,在连接处装设阀门,以备下区进水管发生故障或外网水压不足时,打开阀门由高区水箱向低区供水。

1.2管道设置引入管从配水平衡或供水可靠考虑,宜布置在用水水量最大处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

当建筑物用水点分布比较均匀时,应在建筑物中央部分接入,以缩短管道向不利配水点的输水长度,减少管道的水压损失。

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对于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侧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

对于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物,给水管道可在管槽、管井、管沟及吊顶内暗设。

为便于检修,管井应每层设检修门。

暗设地顶棚或管槽内的管道,在阀门、仪表附件等处应留有检修门。

管道井当需要进入检修时,其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室内管道安装位置应有足够的空间以利拆换附件。

给水横管宜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给水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或坡向阀门井、水表井,以便检修时排放存水。

给水立管应布置在用水量最大的卫生器具附近,并靠墙角布置,少占建筑空间。

走廓顶的管道不宜单层满布,宜分层布于两侧,以便维修。

不得布置在遇水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和产品的上面,并应尽量避免在生产设备上面通过。

不宜穿过商店的橱窗、民用建筑的壁橱及木装修等,更不得穿过配电间。

对不允许断水的建筑物,给水引入管应设置两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以双向供水。

每条引入管上均应设置水表和逆止阀;对设置两根引入管的建筑物,应从室外环网的不同侧引入,如不能满足,且又不允许间断供水时,应采取下列保证安全供水措施之一。

⑴设贮水池、贮水箱或增设第二水源。

⑵有条件时,利用循环给水系统。

⑶由环网的同侧引入,但两根引入管应保持一定距离。

每根引入管上应设水表和逆止阀,并在接点间的室外给水管道上设置闸阀。

给水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建筑物外墙处时,应采取防水措施。

给水管道外表面如可能结露,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采取防结露措施。

管道布线时应尽量避免减少穿越结构剪力墙。

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排水沟、烟道和风道内,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否则应当采取建筑隔断措施。

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埋设或交叉埋设时,管外壁的最小允许距离应分别为0.5m和0.15m,且在交叉埋设时,给水管宜布置在排水管上面。

给水管道穿楼板、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孔洞。

管道通过楼板时,应设套管,套管顶端宜高出地面且小于50㎜.给水管道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孔洞,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0.1m.给水管不宜敷设在可能结冰的房间内,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

通过铁路或地下构筑物下面的给水管,宜敷设在套管内。

给水管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如:⑴螺纹弯头法:丝扣弯头法,建筑物的沉降由螺纹弯头的旋转补偿,适用于小管径的管道。

⑵软性接头法:用橡胶软管或金属波纹连接沉降缝、伸缩缝两边的管道。

⑶活动支架法:沉降缝两侧的支架使用管道能垂直位移而不能水平位移,以适应沉降伸缩的变化。

给水管道宜敷设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热水管、蒸气管的下面,给水管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管道同沟敷设。

1.3住宅水表设置1.3.1水表的设置设置水表的目的在于计算水量、节约用水,同时在生产上有核算成本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