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
1 2 2 ・
科 技 论 坛
我 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的发展趋势研究
邓 岩
Hale Waihona Puke ( 佳木斯市质量技 术监督局检验检测 中心, 黑龙江 佳木斯 1 5 4 0 0 0 ) 摘 要: 我国质量技 术监督 管理可谓是历史悠久 , 远 在先秦时代 , 在秦始 皇统 一度量衡 之后 , 我 国以计 量为主体的质量技 术监督 , 逐 渐 向标准、 质 量等 方面扩展 。改革开放后 以来, 我国的质量技 术监督 管理 工作得到 了快速发展 , 而且逐步呈现 出了六大发展趋 势。 关键词 :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 发展趋势 ; 研 究 1我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呈现融合化趋势 际性组织 , 我 国已经加入 了其 中的大部分组织 , 但是对于这些组织 , 从1 9 8 8年开始 , 我 国质量技术监督的融 合化趋势 开始显现 。 这 我 国今后 还应该进一 步融 入 , 力争通过加入这些 国际性组织 , 争取 年成立 了国家技术监督局 , 对原来 的国家计量局 、 国家标 准局予 更多 的发言席和决策权 。 以撤销 ,同时把国家经委 质量管理的部分职 能转人 国家技术监督 4我 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呈现法治化趋势 局, 因此 国家技 术监督局 通过融 合具有 质量 、 计量、 标准化 三大 职 所谓质量技术监督 的法 治化趋 势主要是指 , 质量技术监督 不断 能 。1 9 9 8 年, 又将 国家技术监督局更 名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 局 , 又 朝着法治化的方 向发展 。 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职能吸纳进来 。2 0 0 1 年 4月 , 国家质量技 术 是 国家不断完善质量技术监督法规体系 。2 0 0 8年 2月 , 我 国 监督局又合并了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 , 成立 了国家质量 监督检 验 发布 了第一部《 中国的法制建设》 白皮书 , 在 其附件中列举 了我 国现 检疫总局 。目前 , 虽然省级 以下 的质量技术监督局 和出入境 检验检 行有效 的法律 ,其 中包括 了质量技术监督领域 的法律 主要有 : 1 9 8 5 疫局仍 旧分设机构 , 但是质量技术监督 的融合化仍 旧存 在不 断推进 年公 布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计 量法》 , 1 9 8 8 年发布 的《 中华人 民共和 的趋 势 。 国标 准化法》 , 1 9 9 3 年发布 、 2 0 0 0 年修正 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产 品质 国家质检总局 已经提出发展的战略构想 , 即建立 大质量工作机 量法》 、 2 0 0 9年颁 布 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食 品安全 法》 等, 另外 还有 制和建设大质检文化 , 这一构想 势必会对 质检 系统的内部整合起到 些质量技术监 督方面 的行政法规 与质量技术监 督领域 的法律相 积极 的推进作用 。所谓的大质量工作机制 , 主要是 指地方政府负总 配套 ,主要包括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认证认可条例》 、 《 中华人 民共和 责, 有 关部 门各负其 责 , 企业 负主责 , 从 而实现 监督工 作 的有 效创 国特种 设备 安全监察 条例》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工业 产品许 可证条 新; 所谓的建设大质检 文化 , 主要是指通过促进 队伍融合 、 加强资源 例》 , 以及 各质量技术监督法律的实施条例等。 以上涉及质量技术监 整合 、 实现协作联 合 , 也就是说通过加强“ 融合、 整合 、 联合” , 形成质 督方面的法律 和行政法规 ,再加上 由国家质检 总局制定和发布的 , 检管理工作合心 、 合力 、 合作的局面 ; 质量 技术 监督的外部整合趋势 有关质量技术监督 方面的部 门规章 , 以及众多 的其他方面 的规 范性 是指 质量技术监督 与外部其他部 分之间整合 的趋势 。 文件 , 标志着我 国形成的质量 技术监督法规体 系已经基本能够 与行 2我 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呈现安全化趋势 政执法需要的适应 。 我们 可以从我 国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颁 布的 所谓 的质量技 术监督的安全化趋势 是指质量 技术监督 工作从 时 间上 发现 , 我 国的质量技术监督法规体 系的完善 过程 , 基本 上都 以质量为中心 , 逐步 向以安全为中心转变 。 对于一般 的产 品, 以面上 是呈现 连续 性的 , 没有较长 时间的停 顿 , 而且随着经济社 会 的持续 的产品质量监管为中心 ; 而以产品安全监管为重点的 主要是针对汽 发展 , 仍将会不断地加 以完善。 车、 食 品、 玩具 、 特种设备等安全性要求突 出的产 品。质量是需要得 二是 国家不断推进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法治化。质量技术 以满足的程度 , 是特殊性质的组合 , 其可 以包含很 多的特性 , 概括起 监督 的法治化趋势必然要求 质量 技术监督 工作要坚持依法行政 , 同 来基本包 括两大类特性 : 一个是安 全特性 , 第 二是与安 全无关 的特 时也必须要坚持执法的人性化原则 , 实 现由以行政处 罚为主向 以行 性 。对消费者影响较小 的是 与安全无关 的特性 , 当事人可 以通过协 政指导为主 的转变。另外 , 还体现在不 断强化质量技术监 督工作的 调解决或经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 ,行政部 门一般不需要进行干预 。 责任追究制度 。 如果涉及安全的特性 , 而且可能严重侵害消费者 的人身 、 财产权益 , 5 我国质量技 术监督管理呈现现代化趋势 并且造成 了较严重的侵害后 果 , 仅仅依靠 司法途径 已经不 足以解决 所谓 的质量技术监督的现代化趋势是 主要是 指 , 质量 技术监督 利益平衡 问题 , 往往需要 国家行政部 门的介入干 预。在改 革开放刚 管理 的工作效率 、 效果将不 断提高。这 一发展趋 势要求质量技术监 开始的时候 , 人们往往对 产品的适用性等性能更加 关注 , 而 常常不 督工作 的标 准化 、 信息化 、 人本化 、 系统化 、 现代化 、 效 益化。 其中 : 标 重视 产品的安全性 , 随着 改革 开放的深入推进 , 我 国的经济发 展逐 准化是通过质量 管理体系 的建立 , 来规范质量 技术监督 ; 信 息化是 步迈 上崭新 台阶, 人们逐渐增强 了产 品适用性 等指标 的 自我辨别能 指建立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平 台与信息 系统 ; 人本化是指通过加强人 力, 而且辨别产 品安全性 的能力也在逐步提 高 , 而 且越来越对 产品 力资源管理 ,使质量技术监督 队伍 的素质与数量得 到持续 提升 ; 系 的安全性给予 足够 的关注 , 不仅要求产 品的适 用性 , 而且对 产品要 统化是指通 过系统化 ,促进质量技术监督达到最佳 的高效状 态 ; 现 具备安全性 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 代化是指在质量技术监督 中应用现代技术 和高端 的设 备 ; 效益化是 为了与这一发展变化相适应 , 并切实体现国家高度关注 民生 的 指通过最优设计 质量技术监督 的成本效 益 , 来使质量技术 监督 的效 方针 ,质量技术 监督管理工作 必然要对产 品的安全不断增 加强监 益得到保证 。 管, 特别是在监管力 量尚还不够充分 的背 景下 , 更 应 当集 中力量对 6 我 国质 量 技 术 监 督 管 理 呈 现 知 识产 权 化 趋 势 产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 。 所谓 的质量技术监督 的知识 产权 化趋 势主要是指 , 国家 、 企业 、 3我 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呈现 国际化趋势 行业 , 以及 相关人员越来越受重视质量技术监督 的工作 内容中涉及 所谓质量技术监督 的国际化 趋势主要 是指 , 质量技术监督逐 步 的知识产权 问题 , 而且这一 问题越来越多 、 越来越重要 。 各级质检部 与 国际接轨的发展趋 势。 门必须 切实提高对知识产 权的保护水平 ,对地理标 志产 品加 强保 这一发 展趋 势是经济全球化趋 势引发 的人 员 、 技术 、 产 品和资 护 , 对违 法侵 权行为予 以坚 决打击 , 而且在加强知识 产权领域 的 国 金等各种要素国际化的必然 结果 。 目前 , 在质量技术监督领域成立 际合作责任非常重大 , 任务也十分艰巨 。 同时 , 要对认证认可领域 的 的国际性组织很多 , 主要包括 : 世界贸易组织 ( W T O) 、 国际标 准化 法 律法规予 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 进一步健 全认 证认可领域知识产 组织 ( I S O) 、 国际电工委员会 ( I E C) 、 米制公约组织 、 国际法 制计 量组 权 执法和管理体 制 ; 重点加 强信息安全认证技 术研究和应 用 , 以促 织( O I ML ) 、 亚太经合组织 A P E C、 亚太法制计量论坛( A P L MF ) 、 亚太计 进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量规 划组织 ( A P M P) 、 太平 洋地区标准 大会( P A S C ) 和亚 太实验 室认 可 合作组 织( A P L A C ) 、 国际物 品编码协 会( G s 1 ) 、 国际羊 毛工业试 验 室联合会( I N T E R WO O L L A B S ) 等。 对 于这些质量技术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