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参考精选5篇复兴之路观后感1“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x屏蔽词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从1840年x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
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
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
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
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
即如片中所言,x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
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
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
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
而[x屏蔽词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
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
“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
”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
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
陕北延安,是中国[x屏蔽词语]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
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复兴之路观后感2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
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
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这段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付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片子包括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6集,影像资料丰富,解说词准确感人,生动再现了16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
以“复兴之路”为题,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关键。
即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
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
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
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
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
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
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
我想,这是我们反复温习历史最起码要得到与明白的。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觉地“用历史感悟未来”,在中国未来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说,这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很有益处。
现在中国正走在复兴的路上,正是回归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跃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强中,中国也占了30个席位有人预测2020年中国GDP 将超过日本,2050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这不是狂吹,这是对中国成绩的肯定。
“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国稳居世界航天第三位,卫星发射次数占世界总数的17%,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感觉到同中国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国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汉语感兴趣。
现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复兴将在我们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文化来武装自己,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一天中国会再次登上世界领先的地位!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
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我相信,我们会让祖国更富强!复兴之路观后感3影片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并没有成功,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三条道路的斗争。
一条是共产党的道路,主张推翻三座大山,驱除帝国主义出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最终把中国引向自由民主富强;一条是国民党的道路,既不赞同苏联的共产主义也不赞同西方的民主自由主义,主张建立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结合的法西斯专政,对外投靠英美,维持官僚资产阶级的独裁专制统治及其利益;一条是第三党的道路,主张实行欧美的民主自由制度,把中国改造成类似欧美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
最终共产党及其道路取得了胜利,这是历史的选择。
从辛亥革命的浪潮开始,中国人就开始走上了救亡图存的救国之路。
从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地下党,到逐渐壮大,再到和当时当政的国军联手抗日,最终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国大陆的执政党,中共的胜利是每一个为之牺牲的共产党员的生命换来的。
革命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员大多经历过艰苦的生活,但他们怀有最忠诚的共产主义信仰,真正能做到为了革命而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看到龙华烈士陵园为了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事迹,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
是什么值得他们连最宝贵的生命都可以舍弃?是心中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期许。
我们这一代人,是生长在太平盛世,从未亲历到过战乱和动荡,可能很少能体会几十年前那些牺牲的先烈所经历的一切,但深知现在的稳定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饮水不忘思源,我们每一个年轻人能力所能及做的,可能也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奉献自己的所学之识了。
但作为一名大学生,有所思,有所为,有独立之思想,有批判之精神,不一味地赋予在歌功颂德的声浪中,同时也对我们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思考之精神,才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九十年风风雨雨是一段辉煌的历史篇章,我们应该牢记每一位抛洒青春和热血的共产党员,也应该以更理性和客观的目光从中为铺筑未来更辉煌之路汲取经验和教训。
复兴之路观后感4我于2009年7月4日将六集政论片《复兴之路》全部看完了,我感到这是一部非常令人奋进的好片子,它如实记录了中国从1840年至1949年,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走到今天的这样一个历史进程。
此片以三代领导核心为一条主线,全面细致地讲述了毛泽东同志令中国人站起来,邓小平同志令中国人富起来,江泽民同志继往开来,全面深入细致地讲述了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这样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的传承,观看此片令我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与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更让我有了一种历史使命感,我感到确实应该多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事情。
很快就要到我们的祖国六十年大庆了,我已经准备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人民日报》联合主办的国庆六十周年的征文,我已经在用我手中的笔在为我的伟大的祖国歌唱了,我想我还会一直这样唱下去,因为我的祖国太美好了,我的祖国太伟大了。
复兴之路观后感51997年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去世,联合国为这位老人降半旗志哀,百姓们自发前来送行,感谢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感谢他带领中国人走上富强的道路,这一年全世界都听到了一个坚定的声音,中国将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