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生活在老边区宁园社区的人们都有着这样的感受,不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的喧嚣、不论一天的工作多么的繁累,回到宁园社区的家都会怡然自得心情舒畅。
整齐的楼房、宽阔的街路却没有太多喧闹的商铺和拥挤的车辆。
闲暇里,老人们可以去社区的活动室玩玩棋牌、舞弄太极,中年人们可以携着爱人去公园满是花草幽静的小路上散散步,孩童们玩耍在社区的活动广场上,这里无处不洋溢着和谐和安逸,正如宁园社区的名字一样,宁静而致远,满园尽春色。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就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这不仅是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同时也是社区建设工作必须遵循的总体要求。
要使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成为社区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关键是要夯实基础,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活动载体,提高服务能力,切实把服务群众需要作为社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2011年7月,宁园社区召开了居民代表大会,会上办事处领导、社区干部和上百名群众来到社区会议室,大家献言献策,社区广泛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和归纳,准确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吸取好的做法和经验,逐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社区管理模式。
一场关于社区建设的研讨正在火热的进行。
经过一整日的研讨,宁园社区制定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一个紧扣时代发展且富有宁园特色的建设“六个家园,构建和谐社区”主题活动。
一是建设管理完善的“阳光家园”。
二是建设文化生活的“快乐家园”三是建设安定祥和的“平安家园”四是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家园”。
五是建设扶贫济困的“爱心家园”。
六是建设服务党员的“红色家园”。
从那儿以后在宁园社区,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此起彼伏,大合唱、秧歌舞、太极扇、评剧、京剧,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合唱团、腰鼓队、太极队、花棒舞队、民族舞队,健身舞队,这“一团五队”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带动全区居民早晚活动在各个健身广场上。
在2011年,宁园社区一团五队被辽宁省体育局评为“巾帼文明健身队”欢歌笑语荡漾小区内外,艺术养心,文化化人,文化活动提升着居民的素养;居民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困难党员有人帮、困难群众有人管、宣传板报有人写,义务护绿有人做,治安巡逻有人办由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党小组按活动类别分成7个组,分别是理论宣传、社会环境、法律咨询、文体活动、扶贫帮困、邻里协调、义务巡逻7个党小组,成立有鲜明特色的7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按照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地开展活动。
在宁园社区辖区内有不少的物业弃管楼,在人民的印象里弃管楼都是又脏又乱,杂草丛生的样子,但是在宁园情况可不是这个样子的,走到宁园辖区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干净整洁,都是井然有序,这都是归功于宁园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在他们嘴里有一串话叫“下街道、进楼道”。
每年都有各样的党员奉献周活动,几十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他们带着抹布、水桶、铲刀等工具,对小区内大面积杂乱的荒草进行了细致的清除,对墙体、墙面上张贴的各类乱贴乱画小广告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他们不仅仅彰显了党员的风采,更是激发起更多人文明意识的诞生和责任意识的加强。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党组织充满敬仰与信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活充满憧憬与热爱;2011年9月28日,在宁园社区活动室内,一副鲜活的牡丹画卷慢慢显现,这是宁园社区第五届书画摄影展览,历经五届的书画展已经成为宁园社区文化活动的品牌,更是宁园人的一年一度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盛宴。
活动越来越吸引书法绘画名家的参与,越来越受居民的关注和喜爱。
2009年,一块金黄色的牌子挂进来了,那是辽宁省政府为宁园社区颁发的辽宁省社区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的荣誉。
这是对宁园社区多年来在文化建设方面给予的充分肯定。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民主与和谐中安居乐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宁园的小区里锣鼓喧天,那是庆党生,邻里共相聚”宁园社区首届邻里节活动。
通过互助类游戏使邻居们由相识到相知,由相疏到相助,密切邻里关系,增进邻里友谊,真正发挥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氛围、凝聚发展力量的作用。
活动期间,宁园社区为每户居民发放了精心制作的“邻里守望卡”上面有邻居之间的联系方式,方便大家日后生活上的交流和联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只有邻里和谐才能共享美好的生活。
在全国第15个“110宣传日”。
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代表亲身走进老边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进行参观。
社区居民孙桂珍在参观后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候说道:“经过这次亲身的参观,我体会到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达和进步,公安部门在应对群众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够更迅速更准确的应对,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也越来越有安全感了”。
在每年一次的社区与老边公安局的治安座谈会上辖区的居民群众都可以畅所欲言,针对小区外来人口增加,小区安全存在的隐患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受着健康幸福的生活。
身体的健康是人生的大事,所以在宁园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受到很大的重视,主管妇联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的负责人,更是针对宁园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营口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专家都会走进宁园社给居民讲解肿瘤防治知识和个人卫生健康知识。
使我们大家知道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怎样改变生活习惯,从食品营养、身体运动方面怎样防癌,更进一步增强了自我预防意识,强化了我们大家定期体检意识。
同时每年还定期开展免费的妇女体检工作和不少于五场的健康教育公益讲座,让更多人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认真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老李家的暖气不热,张二叔家的房顶漏水了,老大妈家的楼上冒水找不到人了,孙大姐下岗了,赵家的丈夫病倒了…每天都是这样社区物业和调解办公室人来人往,但是这些事情在别人看来好像不是什么大事,没什么了不起,而在宁园社区干部的心中这些事却是天大的事。
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无疑是急事、是难事,是最紧要的事,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为居民处理这些所谓鸡毛蒜皮的大事,而且全身心投入。
因为在他们心中永远有一个标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小事情也能赢得大民心,解决小问题也能促进大和谐。
2011年夏天,在宁园社区的各个办公室的门口都放着雨衣和靴子,工作人员们盯着电脑上关注着台风“梅花”的动态,大家都已经两夜没合眼了。
而且这两天他们是冒雨对辖区内的低洼地带的居民房屋进行挨家挨户走访,排查险情,防止出现灾害时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同时防止居民发生意外又要对路边下水井盖的安放也进行了检查。
挨家挨户的走,一家一户的讲,真是水火无情人有情,社区为民牵着心。
在2011年以前,宁园社区辖区内还有三栋楼房是定时给水,百姓用水依旧不方便,老边区针对这一情况进行自来水24小时供水改造,这是一件便民的大好事。
可在改造过程中,施工队在施工上和一楼的几户住户发生了误会和矛盾,工程一度停滞,原本已经铺设好的水管就是入不了户,居民都得到楼下去接水抬水。
原本的好事变成了麻烦事。
这事可急坏了社区的干部们,在事情发生伊始社区领导就抓紧做居民的工作,另一方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千方百计解决这些居民的诉求,在社区的双方面的积极协调下,这水管终于进了户上了楼,居民家里那水龙头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淌出哗哗的自来水。
群众利益无小事。
宁园社区的党员干部心中根深蒂固的信念就这样时刻体现着,他们真正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天职,把实现群众的愿望当作最大事情。
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善解民意,善待百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愁、解困难,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如今百姓的生活都好了,生活都富足了,可难免有谁家有病有灾的、或是企业破产下岗的、或是有病伤残的,日复一日的生活造成了拮据。
所以做好难难群众的帮扶工作是社区这个基层组织的工作重点。
建立科学有效的帮扶体系、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再就业的平台这些都是社区为困难群众着力解决的事情。
在社区党委的号召下,党员们站出来了,他们结对帮扶,尽心尽力。
走访、慰问、解困已经成为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习惯。
社区工会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常年帮扶困难职工,社区建立再就业帮扶站,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次走上工作岗位,社区联合营口五矿转炉党支部联合帮扶辖区困难家庭等等,在这样不胜枚举的事迹里涌现了太多的感人事迹,有擦鞋起家的二亮同志多年来共帮扶70多名困难学生上学,有慈母一样的邹丽花老人关怀着辖区内的困难儿童。
每年的母亲节,社区干部都要招呼着辖区里空巢的老人来到社区吃饺子,端午节了一个个包好的粽子也都给送到老人们的家里去。
年年的秋天,社区的工作人员们又抱着一颗颗白菜给困难的家庭送菜上楼。
年年的元旦和春节低保户和困难家庭的年货也不用发愁,社区都早已经帮忙采办好了,雪白的面粉、金黄的豆油、沉甸甸的猪肉还有那厚厚的慰问金,这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扶,更是满含着所有社区干部们的爱心和真情。
在走访里社区干部们还不忘鼓励大家坚定信念,勇敢面对生活,在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帮扶和关心下,相信一定会渡过困难时期,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是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不尽心、不尽职,上愧对党、下愧对百姓。
”这是宁园所有人的定位准则。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思路带动社区工作全面开展回顾多年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关键在党建”。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区党建承载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只有党的建设扎根到社区,才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近年来,宁园社区党委不断的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的好方法好办法,并运用到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宁园社区党委最大限度地吸收辖区内有影响的驻区单位参加共建活动,现有12家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已达225人。
已经形成了社区建设管理的多元主体。
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社区党组织、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凝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大力推行“八联”工作机制,实行党员思想教育工作联做、普法教育工作联抓、社区治安联防、社区环境联治、公共设施联建、弱势群体联帮、社区文化活动联办、文明和谐社区联创,形成社区内多元主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齐抓共管、共驻共建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