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见花卉品种栽培技术在我省栽培的花卉品种比较多,如草本的菊花、一串红、鸡冠花、太阳花、雏菊、羽衣甘兰、红叶甜菜、凤仙、翠菊、孔雀草等、木本类的如茶花、杜鹃、红继木、迎春、广玉兰、桂花等。
对于这些常规花卉品种的栽培方式可分露地栽培和盆栽。
要栽培好,关键在于土、肥、水、温度及管理技术。
一、土壤选择土壤是花卉生长的物质基础,它的状况直接影响花苗的成活、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各种花卉对土壤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杜鹃、茶花、兰花要求酸性土壤,而菊花却能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生长。
水仙耐水湿,仙人掌类耐干旱。
因此,首先应根据花卉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具有适宜土壤条件的地区进行有相当规模的生产。
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花卉的生物学特性,人为地改良土壤结构和性质,调节土壤的肥力因素,使其适合花卉所需的条件。
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有重要影响。
砂土土质疏松易耕作,土粒间孔隙大,通气透水,但保水、肥性较差,土温高,有机质分解快,不易积累,腐质含量低,“发小苗,不发大苗”。
因此常用作扦插苗床,此土适合球根花卉和耐干旱的多肉植物生长。
粘土土质粘重,耕作困难,土粒间隙小,通气透水性差,但吸水保肥能力强,土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漫,“发大苗,不发小苗”。
壤土、砂粒比例适中,不松不紧,既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肥,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适合于各种蔽卉生长,是比较理想的土壤质地。
表1观赏植物根系对通气孔隙的要求很高20%高20-10%中等10-5%低5-2%杜鹃花附生兰花金鱼草秋海棠石榴石楠栀子观叶植物大岩桐地生兰花非洲紫罗兰山茶花菊花唐菖蒲百合一品红康乃馨天竺葵常春藤棕榈月季紫罗兰松柏类草皮椰子各种植物根系对通气孔隙的需求见表1,各种花卉适宜的酸碱度见表2表2 各种花卉的适宜酸碱度类别种类适宜酸碱度类别种类适宜酸碱度球根仙客来大理花风信子洋水仙郁金香花毛茛5.5-6.56.0-8.06.0-7.56.5-7.06.0-7.56.0-8.0一二年生草花蒲仓花金鱼草波斯菊爪叶菊百日草三色堇报春花西洋樱草牵牛花万寿菊霍香蓟5.5-6.56.0-7.55.5-6.54.5-5.56.0-7.56.0-8.06.0-7.56.5-7.07.0-8.06.0-7.55.5-6.5观叶植物铁线蕨凤梨花烛橡皮树喜林芋毛叶秋海棠蓬莱蕉椰子类4.0-6.04.0-4.55.5-6.55.5-7.05.5-6.56.0-7.05.5-6.55.0-6.5花木类西府海棠樱花山茶花花柏类广玉兰杜鹃火棘栀子紫藤贴梗海棠一品红5.0-6.65.5-6.54.5-6.56.0-7.05.0-6.04.5-5.56.0-8.05.0-6.06.0-8.05.5-7.56.0-7.0多年生花卉灯芯草菊花铁线莲芍药仙人掌类天竺葵秋海棠5.0-7.06.0-7.05.5-6.56.0-8.07.0-8.05.0-7.06.0-7.0球根类朱顶红美人蕉唐菖蒲大岩桐5.5-7.06.0-7.56.0-8.05.0-6.5培养土和栽培介质是根据各种花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人工配制的土壤,现介绍如下:(一)培养土1、扦插成活苗上盆用土2份黄砂,1份壤土,1份腐叶土(喜酸植物可用泥炭)。
2、移植小苗和已上盆扦插苗用土1份黄砂,1份壤土,1份腐叶土。
3、一般花盆用土(如天竺葵、吊钟海棠、菊花、棕榈)1份黄砂,1份壤土,1份腐殖质,半份干燥腐熟牛厩肥,每4公升上述混合物加一满盆五寸盆的骨粉。
4、一般需较多腐殖质的盆花用土(如秋海棠、多数蕨类、报春花)2份黄砂,2份壤土,2份腐殖质,半份干燥腐熟牛厩肥。
加骨粉同第三类。
5、一般木本植物上盆用土(如杜鹃、瑞香)2份黄砂,2份壤土,2份泥炭,1份腐殖质,半份干燥腐熟牛厩肥。
6、一般仙人掌科和多肉植物用土2份黄砂,2份壤土,1份细碎砖瓦粒,半份腐殖质,每4公升上述混合物加一满盆五寸盆的骨粉和一满盆五寸盆的磨碎石灰石。
以上所说的培养土,都应在消毒后使用。
(二)培养介质近些年来容器栽培所用的介质,逐渐趋向使用全部无土或少土的介质。
这是因为无土介质大都属于园艺无毒类型,不需消毒。
重量轻,质量均衡,价格便宜,易于操作及标准化。
但无土介质多数不含或少含养分,需要注意及时施用营养液。
常用的无土介质有甘蔗液、树皮、木屑、刨花、谷壳焦糠、泥炭、珍珠岩、砂、煤渣等。
(三)培养土和栽培介质的消毒为了保证花卉健康生长,对培养土和栽培介质消毒是极重要的措施之一。
消毒办法之一是通过蒸气加温,多数病源微生物在600C时经过30分钟加热死亡。
800C时,只需10分钟。
蒸气加热消毒要防止过度,锰、铅、锌等重金属经高温处理会变得可溶性加强,过多的锰会造成植物毒害,使植物生育迟缓,叶色变黑以至枯死。
预防的有效方法是在蒸气中混入空气,使蒸气温度降到>00C再行通入,这样就可以防止消毒过度。
消毒方法之二是用氯化苦药液消毒。
每10厘米为一层,每层均匀地洒布氯化苦25毫升,然后密封,10—15天后翻开使氯化苦全部散发后,方可使用。
二、施肥技术(一)花木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及其生理作用花木生长发育要从土壤中吸收几十种化学元素作为养料,碳、氢、氧是组成花木的重要元素,它占干物质的90%以上,它们能从空气中和土壤中获得。
但对氮、磷、钾花卉的需要量要比土壤的供应量大得多,故必须经常施肥加以补充。
通常把氮、磷、钾称为肥料的“三要素”,其它的营养元素也一样需要。
只有了解各种花卉吸收养分的特性和对土壤环境的要求,才能做到合理施肥,提高生长质量,节约成本。
根据花卉对肥料的需要量,可分为多肥、中肥和少肥三种(见表3)表3主要花卉对肥料的需要量需要量花卉种类多肥中肥少肥天竺葵类、一品红、香石竹、西洋八仙花月季、牵牛花、牡丹、梅花、郁金香、仙客来、君子兰、吊钟海棠、三色堇、大岩桐山茶花、杜鹃花、石榴、石斛、凤梨等(二)几种觉花卉的施肥1、球根花卉球根植物在母球中含有很多养分。
主要使用贮藏的养分供根、茎、叶的生长。
在母球中氮、磷、钾、钙的养分至开花期就减少了75%,开花后四周全消耗完了。
在茎叶中开花前不断增加,开花后急剧下降;在新球中开花后迅速增加,新球不断增大。
为此,基肥发酵的牛粪施40-60担/亩,忌用猪粪和鸡粪作追肥,秋天种植后6-8周施用氮8克/米2、五氧化一磷7—8克/米2、氧化钾13—15克/米2,春天施氮肥12克/米2,忌用尿素和氯化物肥料。
2、宿根花卉以香石竹为例:它是花卉中要求施肥最多的植物。
香石竹要求土壤的气相率在20%以上,水分张力PF为1.5左右,土壤离子比例钾:钙:镁大体上以20:60:20左右为宜。
香石竹养分的吸收量在品种间有很大差异。
但还是有它一般的吸肥规律。
总的趋势是氧化钾>氮>氧化钙>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香石竹的施肥,历来采用传统的有机肥(菜籽饼、骨粉等),以基肥和追淝结合施用。
加八微量元素的缓效肥料和包膜肥料,也可取得与有机肥(菜饼肥、骨粉等)相同的生育和产量。
香石竹施肥的最大特征是用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铵、硼砂等级溶解于水后,作液肥施用,施肥次数每隔4-6周1-2次,吸收率高。
3、木本花卉以月季为例:它的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体,如堆肥、饼肥、骨粉、缓效肥料等,再结合化学肥料作追肥。
秋冬施基肥,每株施基肥6公斤、骨粉300克、饼肥150克、钙镁磷肥300克。
春花后新梢伸展时进行追肥。
每株施堆肥3公斤,骨粉200克,饼肥100克,将肥料与表土混合施用。
在春、秋季修剪后可以追施一些肥料。
4、温室花卉施肥要以花卉必要养分的最小限度进行施肥。
目的是减少盐类的集积。
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浓度障碍小的肥料。
一般磷肥对于盐类浓度上升影响较小,而氮和钾影响较大,如氯化铵和氯化钾会使盐分浓度上升。
(2)选择副成分低残留量小的肥料,如磷酸铵、硝酸铵、硝酸钾等,都能被作物吸收。
(3)选择肥效长的肥料,如腐熟有机肥,缓效肥或混合粒肥。
5、露地花木施肥由于受雨水和湿度的影响,在生长前期养分主要由基肥供给,中、后期则由追肥供给。
磷肥作基肥;钾肥应以1/2作基肥,1/2作追肥;氮肥主要由有机肥来供给,生长期可适当追施氮肥。
6、盆栽花卉施肥若采用自然土壤上盆,只需施氮、磷、钾大量营养元素。
若采用人工培养土上盆,除供给氮、磷、钾外还需供给微量元素。
采用粒状复合肥或混合颗粒肥效果好,肥效一般可维持一个月左右,最长可达半年之久,所以盆栽花木施肥以颗粒肥料为佳。
三、种植技术种植包括定植和移植,定植是种后不再移动,移植则是在定植前的一种栽培措施,为改变种植距离,以适应其生长需要。
(一)移植移植是为了使各类规格的苗株行距手扩大,使幼苗获得足够的营养,光照和空气,同时在移植时切断了幼苗的主根,可使苗株产生更多的侧根,形成发达根系,有利其生长。
移植的株行距视苗的大小,苗的生长速度及移植后的留床期而定,移植的苗床准备与播种苗床基本相同。
移植时土壤要干湿得当,一般要在土干时移植,但不要过分干燥。
移植以无风的阴天为好,如果天气晴朗,光强,炎热宜在傍晚移植。
挖苗时切断主根不伤须根,尽可能常护根土移植,随挖随种。
移植穴要稍大,使根舒畅伸展。
种植深度与原种深度一致,或再深1—2厘米,过浅易倒伏,过深则发育不好,种植后要立即充分浇水,并复浇一次,保证足量。
(二)定植定植前,根据植物的需要,改良土壤结构,调整酸碱度,改良排水重要条件。
一般植物都需要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土壤。
肥料可在整地时拌入或在挖穴后施入穴底,定植时所采用的株行距,应根据花卉植株成年大小,或配植要求而定。
挖苗,一般应带护根土,土壤太湿或太干都不宜挖苗。
定植前,挖穴应根据土团大小而定,定植完应浇足一次压蔸水,若天气晴朗再复浇一次。
但为了防风,栽完后应给苗打桩加撑防止倒伏,以保定植后成活。
四、大树移栽技术用大树作孤植、群植、带植景观,在现代园林处处可见。
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好大树资源,移栽大树技术尤显重要。
1.缩根缩冠法。
将树冠进行重修剪,修剪去重叠枝、交叉枝、弱枝、病枝,主干枝短切(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形态)使其冠幅缩小。
缩根,在移取前1—2年,先将土球半径以外的侧根截断,并用砖砌或塑料膜隔断,然后复原养护,促使在土球范围内产生更多的侧根,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移栽时不散土球,提高苛的成活率。
这种移栽法常用于名贵树、古树。
2.重裁重护法。
只保留大树主骨架(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光头”树),裁去所有枝叶,对所有伤口都要包裹,以防树液外溢(伤流)和雨水腐蚀,树干也必须用草绳包裹,主要是防止树干日灼。
在挖树时,根部也会有很多伤口,对已撕裂的根尽可能短切,尽量减小伤口面,此外还可以对伤口进行一些药物处理,一般用生根粉、百菌清、多菌灵涂抹伤口。
这种方法适用于再生能力强的树种,如香樟、杜英、银杏、景裂白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