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怎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怎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浙江省武义县教师进修学校朱龙祥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正确的教学思想必然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却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

这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一、优选教学方法的依据(一)正确的教学思想择优选择教学方法,首先必须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1.重视德育,寓德育在物理教学之中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政治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智育和德育有机结合、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2.开发智力,寓能力培养于传授知识之中物理知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又在生产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中学阶段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在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知识是开发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掌握。

通过物理教学,既使学生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3.教学相长、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和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选择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予教学活动,发扬我国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

4.加强实验,创造学习物理的情景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教师要大力加强实验,为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感知和思维,并且还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现实的客观条件选择教学方法还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进行优化选择,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1.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是相互制约、密切相关的。

不同的教材内容要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一般来说,本源性的知识采用观察、实验、探索的方法,比较恰当;而派生性的知识却采用讲授、讨论、自学的方法较为适宜。

2.学生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智能水平、生活经验、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深入到学生中去,调查研究学生的这些特点,掌握实际情况。

只有知己知彼,方能有的放矢、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教学设备学校的教学仪器、实验设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物质基础,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发挥它的作用;同时,还要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自制教具,为实施最佳教学方法创造条件。

4.教师特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贯穿始终的。

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与优选教学方法有着密切关系。

有的教师擅长语言表达,有的教师善于实验操作,只有扬长避短,选取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也应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倾向,千篇一律地运用同一种方法。

为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注意改善自己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5.教学时间一门课程的教学时数是由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所决定的,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同一教学内容所化的时间是不同的。

例如,运用实验法,探索法就比讲授法需要更多的时间。

因此,即使其它条件具备,也需根据教学时间的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优选教学方法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全面地、深刻地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还要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只有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中,逐步掌握优选教学方法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功,逐步形成具有自身个性特色和艺术风格的教学方法。

二、各种教学方法简介(一)基本教学方法广大物理教师和物理教学研究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吸取了国外先进的成果,总结和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推动着物理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化。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基本的教学方法有下列五种。

1.观察法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眼看、耳闻、鼻嗅、舌尝、手摸,有目的地了解有关物理现象,然后通过思考,获得正确结论。

这种教学方法,叫观察教学法,简称观察法。

应该指出,这里所指的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而是广义的观察。

观察法的模式是: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②明确观察的内容。

③观察和记录。

④分析观察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观察法的特点是:观察对象直观鲜明,能激发学习兴趣。

从观察获得的感性材料,需要经过思维加工,才能形成概念、规律。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实验法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取得实验数据,通过验证和探索,获得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

从广义来说,除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包括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小制作等。

实验法的模式是:①提出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

②选择实验仪器,掌握仪器使用方法。

③设计实验方案,了解实验步骤。

④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法的特点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实验教学法的优点,除了学生应做的实验外,教师可创造条件,把原来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边讲边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解释、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当然,讲授与启发并非对立,讲授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

只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抓住重点,突破关键,不要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模式是设疑��释疑��解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讲授法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物理教学的各种形式及各种方法,都必须辅以讲授法,使其相互配合。

讲授法的另一特点是:教师以运用口头语言为手段,去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力求语言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把抽象的物理概念讲得生动形象,把深奥的物理规律讲得通俗易懂。

4.自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独立地进行学习以获得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叫自学法。

自学法的模式是:提出提纲��阅读教材��解疑析难。

自学法的特点是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能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但是,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自学,不喜欢阅读自然科学的教材。

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地给予具体指导,如编写自学提纲、编拟思考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增强自学能力。

5.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讨论,并加以总结,从而获得知识、训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叫讨论法。

讨论法的模式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讨论法的特点是:通过对教师布置问题的讨论,可以分清是非、纠正错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讨论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主体的地位。

(二)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当代世界的经济、科技竞争十分激烈,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育,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方法体系。

因此,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现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借鉴。

1.发现法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首先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在教帅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的习惯和能力。

发现法的模式是由四个阶段组成的:①自觉阶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②探索阶段��提出问题,明确要求,使问题具体化。

③整理阶段��理解感知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假设。

④发展阶段��运用探索所得的结论,加以巩固、深化和创新。

发现法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但是,发现法忽视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知识这一教学特点,把科学研究中的发现方法移植到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按照“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势必加重师生负担,削弱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影响教学的进度。

2.掌握学习法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法”,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广为使用,也被我国广大中学物理教师所关注。

这一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制定教学目标,并按此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测试、评价和矫正。

掌握学习法的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①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按照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由教师制定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具体的教学目标。

②测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编拟“单元形成性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

③评价��通过对学生解答试题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目标达成的程度。

④矫正��根据测试、评价获得的反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或补课,然后再进行一次测试,使其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掌握学习法的特点是教学目的具体、明确、重视反馈和调控,有利于差生的转化,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根据下列三个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