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促进职业学校创新资源整合的研究

促进职业学校创新资源整合的研究

促进职业学校创新资源整合的研究
摘要:整合中职校创新资源,是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
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对于加快推进职业学校发展,增强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家职业教育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
针对中职校创新资源利用现状,就资源整合问题探讨了职业学校创新的问题:创
新要发展,整合必先行。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新资源;整合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探索职业学校
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动职业学校的重组和整合,鼓励学校引进民办运
行机制,稳步推进改革,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促进职业学校创新资源整合,就
是要求整合创新资源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包括环境资源、师资队伍、教
学改革、办学条件、管理保障、教学模式,网络资源,社会资源等。

其中,环境
资源是首位,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办学条件是基础,管理制度是
保障,我们必须研究资源整合现状,解决好各个环节的突出问题,才能使学生具
备更好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

一、资源配置现状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学校的财政投入,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各
自为政,重复投资建设,使学校教学、实验室资源的使用率低下,实践性教学资
源闲置和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虽然有关部门已开始针对资源整合问题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且存在多方面问题。

1.管理模式落后。

观念与体制的落后已成为资源共享的最大障碍。

各学校之间资源占有不平衡,且在各项评估工作中过分地强调学校的硬性条件,这是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各学校虽共处一地,但都封闭办学,资源共享严重缺乏。

2.资源共享意识淡薄。

许多学校领导本位主义严重,对资源共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共享意识。

有的学校为了强化或巩固自身的地位,把国有资源当成校有资本,宁可浪费,也不共享,提高资源共享意识淡薄。

3.国家的资源共享的具体法规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的教学资源管理工作中还没有出台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
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严重影响到资源共享的资源整合,也严重干扰了各校
资源共享工作的积极性。

二、创新资源整合措施
针对国家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的优化教学、效益教学
精神,实行创新资源整合显得很重要,也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各地必须实现资源的优化重整,取长补短、优化配置,打破条块分割、信息
垄断旧圈,向教育集约化方向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创新教育的开展。

(一)创新优势资源整合,实现集团化办学。

如何整合创新资源,整出优势,整出品牌?是当今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
领导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职业学校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

为此必须进行深入的
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中职校的社会现状。

“谋定而后动”,在摸清了情况后,实施
办学资源整合,在“保持各专业特色发展,又充分发挥整合优势资源共享”思路下,整合地区职业学校资源。

1.专业资源整合,张显专业创新特色。

在专业和实训设施建设方面,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整合其它学校的同类设施,
扩大实习、实训规模,集中优势条件规模办学。

在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同时,也使
广大学生受益。

2.创新型教师资源整合,发挥品牌教师影响。

创新型教师资源整合关系学校成败,因为人力资源是中职校的第一资源。


合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加强整合师资的沟通以及实现专
业的优化组合,提高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还要开辟职工聘用的新思路,聘请一
批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退休教师和企业职工。

在教师管理方面,学
校要出台一系列文件,在探索中规范完善一系列制度,为教学工作提供规范。

同时,要狠抓师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业务水平。

(二)整合创新品牌资源,凸现办学特色。

职业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积极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
地方经济,办学要打破地区限制,以专业特色为龙头,凸现办学特色。

落实参与
为新型、地区型经济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更新办学观念、创新办学模式和
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显办学特色:保证专业有品牌、教学重技能、
管理规范化、就业有保障。

(三)整合学校效益资源,注重创新办学的成果。

整合出效益,整合出希望。

学校从分散办学到逐步集中,会为学校获得更多
的办学影响,从而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更多的机会,也为学校获得一定的经
济效益提供了可能。

真正实现从整合到融合的实质性飞越,学校工作才能得到长
足发展,学校整合形成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显现。

师资力量充足、教学设施完善、
专业齐全、教学资源充足。

学生就业工作也才能收到了学生满意、企业满意和学
校满意的良好效果,资源整合积蓄的优势才能得到进一步彰显。

(四)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学校就业市场的社会竞争力。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与企
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
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

建立企业
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企业要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要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通过争取专
项经费、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学校内部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绩效积分制,股份办学制,形成集高、中等职业教育、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于
一体的多功能职业学校。

(五)注重信息资源整合,以创新理念引领就业市场。

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生产资料、资本同
等重要,在经济社会资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
下国际竞争的下一个重点。

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利用水平,是落实科学发
展观,推动中职学校强势发展的重要条件。

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有
利于中职校更好接受信息,实行资源整合,提高办学效益。

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
利用是中职校更好地接受信息的必要条件。

通过资源整合,学校之间才能不出现浪费国有资源的恶习竞争,也便于国家
实行宏观调控,集中优势力量规范办学、科学办学、高效办学,办学能力和办学
效益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职业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
针才能得以落实,政府从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
向转变。

也才能真正实现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内容陈至力。

[2] 刘道玉,《创业与人生设计》。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9年9月版。

[3]《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4期。

作者简介:汪清,单位:涟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综合一科中学一级教师,综合一科副主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