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运动系统颅骨、上肢骨、下肢骨

第四章运动系统颅骨、上肢骨、下肢骨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教案6课时/周
课题
第四章颅骨及其连接、四肢骨及其连接
教学目标
理解颅骨的组成、颅骨的整体观、骨盆组成、四肢骨的分部及主要骨的名称和位置、腕关节、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掌握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胸骨角肋弓体表标志
教学重点
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胸骨角肋弓体表标志,膈肌作用结构
开口于蝶筛隐窝。
4.颅底外面观:颅底外面前部由上颌骨和腭骨水平板围成的部分称骨腭中部是蝶骨的翼
;突后部正中有一大孔称枕骨大孔其前外方分别有破裂孔、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外口等结

5颅底内面观:由前向后分三个窝。
(1)颅前窝
(2)颅中窝
(3)颅后窝
第二课时
上肢骨及其连接
(一)上肢骨:每侧共32块前后两面:前面为肩胛下窝、后面有肩胛冈、末端为肩峰;
肱骨体部,有桡神经沟;下端,有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内上髁、外侧髁。
4、桡骨:上端有桡骨头、关节凹、下方为桡骨颈、下端膨大,有腕关节面,内侧面有尺切迹,外侧为茎突
5、尺骨:上端膨大,前面为滑车切迹,后方为鹰嘴,前下方为冠突,下端有尺骨头,后内侧的为茎突。
6、手骨:(1)腕骨:共8块短骨,分别为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2)掌骨:共5块,为长骨,为第1~5掌骨。(3)指骨:共14块,为长骨,拇指为2块,其余各指均为3块,分别为近节、中节和远节指骨。
5、足关节:包括距小腿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距小腿关节(踝关节)由胫、腓骨的下端和距骨组成,可作背屈(伸)和跖屈(屈)运
动,与跗骨间关节协同作用时,可使足内翻和外翻。
6、足弓:足骨借关节和韧带紧密相连,在纵、横方向上都形成凸向上方的弓形,称足弓。
三、巩固小结
四、作业
简述上肢骨的组成及其排列关系。
4、胫骨:上端有内侧髁、外侧髁;下端内侧部形成内髁。
5、腓骨:上端为腓骨头、体;下端膨大部为外踝。
6、足骨:(1)跗骨:共7块,为短骨(跟、距、骰、足、外、中、内);(2)跖骨:共5块,为长骨(第15跖骨)(3)趾骨:共14块,为长骨,拇趾为2块,其余各趾均为3块。
4、小腿骨的连结:上端为胫腓关节,体和下端分别以小腿骨间膜和韧带相连。
3、桡尺连结:包括桡尺近侧关节、前臂骨间膜和桡尺远侧关节。
4、手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脘掌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一)下肢骨:每侧各
31块1、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构成,三骨融合部有一深窝称髋臼,下方的大孔称闭孔。
(1)髂骨:分髂骨体和髂骨翼(髂嵴、髂前上棘、髂前下棘、髂后上棘、髂后下棘、髂结节、髂窝、弓状线)
上肢骨中在体表能触摸到的骨性标志有哪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哪些与我们护理工作中有关?
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
3.颅前面观:前面可见一对容纳眼球的眶和位于其间的骨性鼻腔下方为由上颌骨、下颌骨围成的口腔
(1)眶分为底、尖和四壁眶尖部有视神经孔眶下壁有眶下沟、管、孔
(2)骨性鼻腔外侧壁有向下突出的三个骨片自上而下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各鼻甲下方的间隙,分别称为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鼻腔周围有四对鼻旁窦分别开口于鼻腔。其中额窦、上颌窦和前筛窦、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
1、肩胛骨:三个缘:内侧缘、外侧缘、上缘,外侧有一突起,称喙突;三个角:上角、下角分别平对第二肋和第七肋,作为背部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外侧角有一浅凹称关节盂。
2、锁骨:呈“~”形,内侧为胸骨端,外侧为肩峰端,中、外1/3易骨折。
3、肱骨:上端为肱骨头,小结节、大结节(是肩部的最外侧点)外科颈,易发生骨折

第三课时
(二)上肢骨的连结:除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外,主要有:
1、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
(1)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浅小,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肌腱穿过;
(2)运动:是人体运动幅度最大、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易损伤和脱位。
2、肘关节:由肱骨下端与桡、尺骨的上端连结而成。包括肱桡关节、肱尺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可作屈、伸运动。
括成对的顶骨颞骨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和筛骨共8块围成颅腔容纳脑。面颅骨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及下鼻甲骨;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及舌骨共15块构成眶、鼻腔、口腔和面部的骨性支架
二、颅的整体观
1.颅上面观:颅的上面称颅盖。有三条缝即位于额骨与两侧顶骨的冠状缝两顶骨之间的矢状缝以及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人字缝
(2)坐骨:分坐骨体、坐骨支(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切迹)
(3)耻骨:分耻骨体、耻骨上下支(耻骨联合面、耻骨结节、耻骨棘)
。2、股骨:(最粗最长的长骨),分体及上下两端。
(1)上端:股骨头,其下方为股骨颈,以下为股骨体(大转子、小转子)
(2)下端:内侧髁、外侧髁;内上髁、外上髁。
3、髌骨:为人体最大的籽骨。
教学难点
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胸骨角肋弓体表标志,膈肌作用结构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标本
课型
理论课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时间
第二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环节设计
备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2、进入新课
颅骨
一、颅的组成
颅位于脊柱的上方,由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骨包
2.颅侧面观:由额骨、蝶骨、顶骨、颞骨及枕骨构成。侧面中部有外耳门,外耳门后下
方的突起即乳突。在颞窝内有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四骨交界处所构成的翼点。颞窝下
方的窝称颞下窝窝内有三角形裂隙其深部称翼腭窝。此窝向外通颞下窝;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借蝶腭孔通鼻腔向后借圆孔通颅中窝借翼管通颅底外面向下经腭大孔通口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