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茅台酒的起源与发展

茅台酒的起源与发展

8年十一届三中全 会前 1951年,国家在收购三家私人作坊即华茅、王 茅、赖茅的基础上,成立了地方国营茅台酒厂。 1952年全国第一次评酒会上,被评为我国的八大名 酒之一。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茅台酒厂不断发展, 质量不断提高。1958年,*主席视察西南,出席成 都会议期间问及茅台,建议茅台酒质量好应搞万吨。 1958年开始到1978年,由于受大跃进和“文革”十 年的影响,茅台酒生产管理停滞不前,出现连续16 年亏损的局面。 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 在一次全国性会议上正式宣布“贵州茅台酒是国 酒”。
清仁怀诗人陈晋熙有诗为证:“尤物移人付 酒怀,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 得唐蒙鳛部来”。清代大诗人郑珍也有: “橡蚕不自乌江渡,枸酱还从鳛部来”。都 证实了早在汉朝以前,仁怀已盛产美酒。 至唐、宋朝,仁怀已成酒乡,酿酒之风遍 及民间。茅台酿制的优质大曲酒“风曲法酒” 盛行于市。宋人张能臣的《酒名记》,以此 酒质量佳美而载入酒史。到清朝,茅台酒业 兴旺,有“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 不下二万石”及“仁怀城西茅台村酿酒全省 称第一”的记载。茅台烧、茅台春、茅台烧 春、茅春等酒名声鹊起,获得“酒冠黔人 国”,“风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 的赞誉。
It’s over Thank You!
第四阶段: 1978年—1998年 1978年,茅 台酒厂一举扭亏为盈,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到了90年代中期,产品供不应求,茅台酒成 为“液体黄金”。同时,质量与品牌成为茅 台酒厂发展的基石,为正将腾飞的茅台酒厂 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这期间,茅台酒年产量 突破千吨大关,企业管理不断进步,开展了 TQC全面质量管理,成功争创了国家二级企 业继而争创了国家一级企业,1991年名列全 国“十大驰名商标”榜首,获国家特大型企 业。1993年获最高质量管理奖——金马奖。 1994年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为重振黔酒雄风,以茅台为龙头带动地方酒业发展, 走低成本扩张战略。 1998年成功兼并了贵州习酒总公司。1999年控股遵 义啤酒公司。1999年11月20日,企业发起成立了股 份制企业——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7 月31日,股份公司成功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0亿元, 为21世纪再创国酒辉煌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02年2月又控股昌黎葡萄酒公司,向市场推出了 茅台干红。 企业改制改组后又深化改革, 2002年4 月,进行了“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分配制度”三 项制度的配套改革,进一步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 打破了干部、工人界线,统称员工。
2003年四喜临门,即茅台酒生产达万吨,茅台酒质 量管理荣获国家最高质量管理奖,茅台酒销售突破 32亿,茅台酒生产原料随神舟五号飞向太空。 2004年公司决策层站在历史的高度,毅然启动新的 万吨工程,树立了创建百亿销售收入大集团的宏伟 目标。 目前,茅台集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 在董事会、经营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公司员工 的努力支持下,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向前推进着国 酒事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世人对茅台的了 解日益加深,茅台必将引领白酒消费新潮流,从而 缔造出白酒消费的“茅台时代”。
第一阶段:公元前135年—1915年 有史可 考的茅台酒起源于公元前135年的西汉,其时 今天茅台镇一带盛产的“枸酱酒”即为茅台 酒的前身。据《史记》记载,汉播阳令唐蒙 曾献枸酱酒于汉武帝,汉武帝饮后赞其“甘 美之”,故有“唐蒙取枸酱而使南越”之说。 唐宋明清以来,茅台酒一直为酒中佳酿,享 誉相邻各省。1915年,茅台“三茅”之王茅、 华茅送出茅台酒前往美国参展,在旧金山巴 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怒掷酒瓶振国 威”,一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成 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从 此跻身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行业。
1784年,(清乾隆4年)茅台“偈盛”酒号 正式取名为茅台酒,清末至民国相继有“成 义”、“荣和”、“恒心”烧房出现,继承 和发扬了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形成了一定 规模的生产能力。1915年,“成义”、“荣 和”两家酒坊均送出产品参加了美国旧金山 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以其精美绝伦的 品质冠盖群芳,一举夺得金奖,与苏格兰威 士忌、科涅克白兰地同列为世界三大(蒸馏) 名酒。至此,茅台酒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 峰,畅销海内外。
茅台集团理性涉入高科技领域,在 2002年 营业收入就以25亿多元,跻身于中国500强 企业行业,成为一个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 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大的大企 业集团 纵观企业文化发展史,茅台酒从公元 前135年的枸酱文化一路演变下来,经历了茅 台酱香文化、长征茅台文化、“三茅”文化、 国酒文化、当代茅台文化、工业旅游文化到 构造茅台卓越品位的健康茅台文化。2000多 年的风雨磨励,造就了茅台文化的博大精深。 茅台酒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约可分为五大阶 段。
二、茅台酒的发展 茅台历史与现实 回眸茅台集团发展史,尤令世人 注目和敬仰。从解放前的手工作坊到世界一流的现 代化企业;从传统单一的酿造业到跨行业的多元化 产业发展格局;从大庆式企业、二级企业到全国白 酒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企业;从工厂制到公司制到 股份制;从全国知名到全球飘香;从落后的经验式 管理升华为卓越绩效管理;从一次性通过 ISO9002 质量体系认证到通过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成为迄今为止唯一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三大体系整合认证的白酒企业;从政治酒、外交酒、 国酒到重如磐石的文化酒、神秘奇妙的健康酒,到 象征着“高品位生活”的“非酒”,茅台酒的厚重 内涵和卓越品质达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最新高度。
解放初期,茅台酒厂只有几十名工人,到 今天拥有 8000多名国酒员工;从年产量几十 吨到今天突破一万吨;总资产从建厂初期的 1.2万元发展到现在的70多亿,翻了50多万倍; 经济效益从1978年前连续16年亏损到年实现 利税18.8亿元;销售收入从1998年的8亿元到 2003年的32亿元;员工人均年收入从1998年 前的1.37万元增至2.85万元;长期保持了利 税率及人均利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的绝 佳成绩。
茅台酒的起源与发展
一、茅台酒的起源
据传,远古时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于酿 酒,时间上比杜康还早。而更为确切的是:《史记》记载, 在汉朝,仁怀已有了“枸酱酒”,可以说是茅台酒的雏形。 公元前135年(西汉建元6年),汉武帝刘彻使臣唐蒙 出使南越(今广州),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唐蒙尝到了今 仁怀一带产的历史史酒——枸酱酒。为取悦汉武帝唐蒙绕 道鳛部,即现在的仁怀一带,取枸酱酒献给武帝,武帝饮 后,觉得甘美异常,赞其“甘美之”,故有“唐蒙饮枸酱 而使西域”之说。到公元前130年,(西汉元光5年), 唐蒙奉旨赴夜郎,由于枸酱酒的缘故,竟改道出符关(今 四川省合江县南),沿赤水河而上奔鳛部而来。
第五阶段:1998年至今 这一阶段是历史上发展 最快最好的“跳跃式”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初期, 又经历了“一落一起”。 1997年遇到世界金融风暴 危机席卷市场,茅台酒销售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 战。 1998年5月,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受命于危难之 急,奋力拼博于市场经济大潮,经过下半年跑市场、 搞调研,成立市场部,招聘营销员,建立销售网络, 奋力开拓市场,加大宣传力度和打击假冒、侵权, 提出了“以人为本,以质求存,继承创新,捍卫国 酒地位,搏取行业第一”的发展理念。费尽千辛万 苦,战胜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销售任务。
第二阶段:1915年—1951年 1915年“怒掷酒瓶 振国威”到1935年遵义会议,工农红军四渡赤水, 三渡茅台时,当地人民多次用最好的茅台酒慰问*、 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 革命家和红军将士,在当时缺医少药情况下,用来 擦洗消毒、疗伤,疗效显著,称茅台酒是“神酒”、 “智慧酒”。国酒之父周总理说:“红军长征的胜 利,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 1949年开国大典前 夜,对茅台酒情有独钟的周总理在中南海怀仁堂召 开会议,把全国质量最好的茅台酒,确定为开国大 典国宴用酒,并在北京饭店用茅台酒招待嘉宾。从 此每年国庆招待会,均指定用茅台酒。在日内瓦和 谈、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重大历史性事件中,茅 台酒都成为融化历史坚冰的特殊媒介。党和国家领 导人无数次将茅台酒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 人。从此茅台酒成了政治酒、礼品酒、外交酒、友 谊酒而驰名中外。
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制,一年一聘制,公开招聘,竞 争上岗。分配制度打破了沿袭几十年的等级工资制, 实行年薪制、经济责任制、风险责任制、岗位绩效 工资。 逐步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 高能低,灵活的激励、约束、竞争、管理运行机制。 2002年至2003年加强管理,争创全国质量管理奖而 一举成功。 1998年至今,公司连年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 进企业称号。1999年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1 年,茅台酒被列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同年获 有机食品认证。从此茅台酒是健康酒、生态酒的属 性为世人所认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