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学:淋巴结和淋巴管
(三)下颌神经
1.脑膜支(棘孔神经)→棘孔→与脑膜中动脉伴行→ 硬脑膜。 2.翼内肌神经:翼内肌深面进入→分布于翼内肌, 并有1~2支穿经耳神经节,分布于鼓膜张肌及腭帆张 肌。
(三)下颌神经
3.下颌神经前干:大部为运动,颊神经为感觉。
(1)颞深神经:分为颞深前神经、颞深后神经→翼外 肌上缘→颞肌
口腔解剖学:
淋巴结和淋巴管
口腔颌面颈部的淋巴结和淋巴管较为丰富,共同组 成此部的防御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淋巴结与软组 织硬度相似,一般不易触及。当淋巴结所收纳的范 围内有炎症时,该淋巴结就会肿大和疼痛;如系肿 瘤侵及,淋巴结多呈固定肿大或可触及活动性肿大。 口腔颌面部原发癌灶主要沿淋巴转移,因而,掌握 淋巴结的所在部位、收集范围、淋巴流向,特别是 淋巴结的形态,对炎症或肿瘤的诊断、肿瘤的转移 和治疗以及愈后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与口腔颌面外科有关的头颈部淋巴结群可分为环形 组和纵形组。
(三)下颌神经
4.下颌神经后干 (1)耳颞神经(感觉):以两根包绕脑膜中动脉合并为 一干→向后走行于翼外肌深面、腭帆张肌表面→穿 过蝶下颌韧带与下颌髁突颈之间→沿颞下颌关节后 方向外→腮腺上部→跨越颧弓根部→沿颞浅动脉后 方上行,分出颞浅神经支。
(三)下颌神经
舌咽神经→鼓室支→岩小神经→耳神经节,换元 →节后神经纤维→耳颞神经腮腺支→腮腺。 交感神经颈上节节后神经纤维→上颌动脉分支→ 耳颞神经→腮腺血管、耳颞部皮肤的血管、汗腺 及立毛肌。 耳颞神经的分支有:关节支、外耳道支、耳前支、 腮腺支及颞浅支→颞下颌关节、耳廓前上部、外 耳道、腮腺及颞区的皮肤。
(一)眼神经
起自半月神经节的前内侧→海绵窦外侧壁→眶 上裂处分为泪腺神经、额神经、鼻睫神经→眶 上裂入眶,分布于泪腺、眼球、眼睑、眼裂以 上前额皮肤、鼻的大部皮肤以及部分鼻粘膜。
(二)上颌神经
起自半月节前缘的中部→海绵窦外侧壁下部前行→ 圆孔→翼腭窝上部→神经节支与蝶腭神经节相连→ 斜向前外→眶下裂入眶→眶下神经→眶下沟→眶下 管→眶下孔→面部。可分为四段:
(二)上颌神经
1.颅中窝段 发脑膜中神经→硬脑膜 2.翼腭窝段 (1)颧神经:眶下裂→眶→穿眶外侧壁之颧骨→分为颧 面支、颧颞支→颧、颞部皮肤。
(2)神经节支:(又称蝶腭神经),翼腭窝内下降,将 上颌神经与蝶腭神经节连在一起,感觉神经纤维穿 节而过,不交换神经元,而直接加入。
①鼻支:蝶腭孔→鼻腔→鼻甲和鼻中隔的粘膜。其中一 支称为鼻腭神经→鼻中隔→出切牙孔→布 3-1 1-3 的腭 侧粘骨膜及牙龈,并有神经分支在 3 3 的腭侧与腭 前神经吻合。
(2)咬肌神经:翼外肌上缘行向外侧→与咬肌动脉伴 行→下颌切迹→咬肌深面→布于咬肌
(3)翼外肌神经:经翼外肌深面分布于翼外肌上、下 头。 (4)颊神经 (颊长神经):翼外肌上、下头之间穿出→ 颞肌下部深面(或穿行于其内)→颞肌腱前缘处向前下 行于颊肌外侧面→与面神经的颊支交织→分布于下颌 第二前磨牙的颊侧牙龈及颊部粘膜和皮肤。
(二)上颌神经
4.面段 于眶下孔处发出: (1)睑支:下睑皮肤;
(2)鼻支:鼻侧部及鼻前庭皮肤;
(3)上唇支:上唇皮肤和粘膜,并与面神经的分支一 起形成眶下丛。 临床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骨体后方上颌结 节上方)。
(三)下颌神经
最粗大的分支,属混合性神经,粗大感觉根、细小 运动根→卵圆孔→二根合一→颞下窝→腭帆张肌与 翼外肌之间,发出脑膜支和翼内肌神经,然后分出 较细的前干和较粗的后干。
(二)上颌神经
3.眶下管段 发出:
(1)上牙槽中神经:眶下管的后段发出→上颌窦前外 侧壁向前下行→分布于一侧上颌前磨牙和上颌第一 磨牙的近中颊根及其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及 上颌窦粘膜,并与上牙槽前、后神经吻合,组成上 牙神经丛。出现率为67.5%。
(2)上牙槽前神经:眶下管中段发出→上颌窦前壁的 牙槽管下行→上颌切牙、尖牙及其牙周膜、牙槽骨、 唇侧牙龈及上颌窦粘膜。 此神经发出鼻支,分布于下鼻道外侧壁前区及鼻腔底 的粘膜,并与鼻腭神经相吻合。 上牙神经丛:上牙槽前、中、后神经在上颌骨牙槽突 基底部交互吻合形成,至该丛再发出终支至上颌牙、 牙周膜及牙龈。
一、环形组淋巴结群
主要指从枕部、耳周、下颌下到颏下的区域淋巴结 群,由后向前环绕头颈部交界处排列,包括:枕、 耳后、腮腺、面、下颌下及颏下淋巴结。除腮腺深 淋巴结和部分下颌下淋巴结之外,大多位置表浅, 置较深,常沿血管、神经或器官附近呈纵形排列, 输出管分别组成左、右颈淋巴干,分别汇入胸导管或 右淋巴导管。纵形组淋巴结群包括:
②腭神经:翼腭管内下降→腭前、中、后神经:腭前神 经→腭大孔→前行 8-3 8-3 的腭侧粘骨膜及牙龈;腭中、 后神经→腭小孔→软腭及腭扁桃体。
(3)上牙槽后神经:翼上颌裂→颞下窝→上颌结节 后面发出:上牙龈支→上颌磨牙颊侧的粘膜及牙龈, 另一部分支→上颌牙槽孔→上颌窦后壁的牙槽管下 行→分布于一侧上颌磨牙(除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 根外)及其牙周膜、牙槽骨和上颌窦粘膜,并在上 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与上牙槽中神经相吻合。
神 经
(这里讨论与口腔、颌面部有关的神经)
一、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系脑神经中之最大者,由粗大的感觉神经纤维束和 较细小的运动神经纤维束所组成。它为颅前部、面部、眼眶、 鼻腔及口腔等处之感觉神经以及咀嚼肌的运动和感觉神经。 在颅内,三叉神经以感觉根(大部)和运动根(小部)与脑 桥臂相连。感觉根在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扩展 成扁平的半月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细胞的胞体。半月神经 节细胞的周围突聚成三条神经干,分别称为眼神经、上颌神 经和下颌神经。三条神经干在出颅之前已分离,它们以后的 行程及分支分布差别很大。运动根较细,紧贴于半月神经节 的下面,进入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故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为感觉神经,下颌神经则为混合性神经。三叉神经感觉纤维 在面部的分布约以眼裂和口裂为界彼此分界较明确。